張明戰
【摘 要】高中物理是高中各科目中較難學習的一科,為了促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文章結合教學實際,從物理學習心態、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以期提高大家的物理教學效果和學生的物理成績。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習心態;學習方法;學習習慣
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科是相對較難學的一科。學過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學生,特別是物理成績中差等的學生,總有這樣的現象:上課聽得懂,聽得清,就是在課下做題時不會。這是個普遍的問題,值得物理教師認真思考。筆者認為,要提高物理成績,必須掌握一定的物理學習方法和策略,具體如下。
一、有好的物理學習心態
“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痹趯W習中,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使得不少學生在學習上都依賴老師:課前等老師來,課上等老師講,課后等老師布置作業,這是不正確的學習態度。我們倡導的素質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受教育者能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發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因此,作為一名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應當是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以高中物理學科為例,真正會學習物理的同學都是經常回顧基礎的物理理論和物理概念,認真地品味他們在整個章節體系中,尤其是在一些常用的重要方法中的地位和意義,從而做到“精通理論”和“熟悉習題”。
二、有好的物理學習方法
一些學生上課時能聽懂,輪到自己做題就束手無策了。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真正地掌握好物理學習的方法。在高中物理學習中,比較常用、好用的學習方法也較多,筆者僅舉下面幾個方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1.等效法
等效法是把復雜的物理現象、物理過程轉化為簡單的物理現象、物理過程來研究和處理的一種科學思想方法。在中學物理中,合力與分力、合運動與分運動、等效總電阻、平均值、有效值等方面均有廣泛的應用。在學習過程中,若能將此法滲透到分析物理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使學生對物理問題的分析和解答變得簡捷,還可以促進學生在知識、技能和能力等方面的遷移,使其能夠靈活運用知識。等效法能化復雜為簡單,化腐朽為神奇。如題目:質量分別為m1和m2的甲乙兩人,分別立在長為L、質量為M的小船的兩端,小船靜止在平靜的水面上。當甲、乙兩人相互交換位置時,如果不計水的阻力,則小船發生的位移大小是多少?如果采用傳統方法,也能解出答案,但過程較為繁瑣。如果采用等效法,可從兩人在船上交換位置來看,可以等效成船的質量為M+2m(m是兩人相同的那部分質量),把質量為|m1-m2|,的物體從船的一端移到另一端。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則有:若m1>m2,船的等效質量為M+2m2,設質量差這部分的位移大小為x1,等效船的位移大小為x2,x1+x2=L(M+2m2)x2=(m1-m2)x1?x2=L,考慮到m1可能小于或等于m2,綜合得出:x2=L。從中可以看出,采用等效法更為巧妙和簡捷,經常使用該法可使人的思維更為靈活。
2.分清因果地位
物理學中有許多物理量都是通過比值來定義的,在這種定義方法中,物理量之間并非都互為比例關系的。在運用物理公式處理習題時,要理解物理公式中各個物理量的本身意義,分清哪些物理量之間有因果關系,哪些物理量之間沒有因果關系。尤其要注意因果對應關系,任何一個結果都由一定原因引起,一定原因產生一定的結果,因果常常是一一對應的。如題目:質量為m的物體,從傾角為θ的光滑長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求:(1)前n秒內重力對物體做功的平均功率;(2)第n秒內重力對物體做功的平均功率;(3)第n秒末重力對物體做功的瞬時功率。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于功率概念的理解能力, 尤其是瞬時功率和平均功率的區別于計算,同時考查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計算公式。(1)由題意知,物體在光滑長斜面上做初速度是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設加速度是a,則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sinθ=ma,物體第n秒末的速度vn=an=gnsinθ,所以前n秒內重力對物體做功的平均功率是=mgcos(-θ)=mg×vnsinθ=mng2sin2θ;(2)物體在第(n-1)秒末的瞬時速度vn-1=a(n-1)=g(n-1)sinθ,因此第n秒內重力對物體做功的平均功率是=mgvcos(-θ)=mg×(vn-1+vn)sinθ=m(2n-1)g2sin2θ;(3)第n秒末重力對物體做功的瞬時功率是p=mgvncos(-θ)=mng2sin2θ。
當然好的物理學習方法并不僅僅是這幾種,學生應該從自己實際出發,找到適合自己情況的學習方法,其實只有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三、有好的物理學習習慣
一些學生做題的速度很慢,但是每次做完題后,都看看是怎樣得出的,看看對以后有什么可借鑒的,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而不是做完后就置之不理。物理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學好物理既要以一定的數學知識為基礎,同時更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很多同學都感到學好物理特別難。物理固然有復雜性的一面,但是只要我們抓住物理學的特點,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門功課是完全可以學好的。筆者認為,我們做題的真正高效率應該是有所篩選,選取有價值、有典型意義的題目,選取不同角度思考,從中提煉出一些思想方法。在物理學習中,我們可以為自己建立錯題本,做法是將自己每次考試或自測中做錯的題目摘出,記錄在一個專門的本子上,以備復習之用,在反復的研究自己的錯誤中,可以發現自己知識結構中薄弱和思維方法中不周全之處,以使自己及時調整,在實施過程中此法需要堅持不懈方可有效。
以上是筆者的一點淺薄見解,希望對物理教學工作者及物理學習者有所借鑒和幫助。方法、策略千千萬,適合自己是關鍵。因此,我們應該分析自身現狀,探索適合自己成長與發展的路子。
【參考文獻】
[1]朱永波.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方法及解題技巧探究[J].數理化學習,2014.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