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菲菲+劉楓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生活質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改善人們生活環境的重要行業,林業越來越受到關注,并不斷向前發展。城市化不斷向前推進,綠色文明深入人心,林業是綠化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著綠化工程的質量。因此,積極采取措施促進林業綠色健康發展勢在必行,而由于種種原因病蟲害成為威脅林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近幾年,林業病蟲害趨勢堪憂,病蟲害防治工作成為林業發展首要工作?;诖耍诜治隽謽I病蟲害發生的主要原因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幾點解決對策,旨在幫助相關部門深刻認識到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原因并切實開展林業保護工作。
關鍵詞 林業;病蟲害;可持續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0.016
造成林業病蟲害大量發生的原因并不是單一的,涉及方方面面,這也是造成林業保護工作難以快速開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強對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的探究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找到根源,才能制定具有實踐性的解決對策,從根本上將林業病蟲害控制在一個可接受的范圍內。
1 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原因
1.1 人工園林的隱患
一方面,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精神文明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為了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國家和社會著力建設人工園林,雖然出發點是好的,旨在保護天然林資源的同時美化環境、凈化空氣,給人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1],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工園林的大量存在已成為林業病蟲害產生的原因之一。相關數據表明,我國人工園林面積和森林出現病蟲害的面積同步增加,這無疑會給林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造成威脅。人工園林的隱患主要在于樹木種類單一、種植結構不夠科學合理,使得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穩定性差,一旦受到病蟲害攻擊,不僅抵御能力差,還易造成大規模的病蟲危害使生態系統失去平衡。而當人工園林遭受病蟲害時,附近的原始林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一定影響。
1.2 氣候變化、溫室效應的影響
因溫室效應不斷加劇,最近幾年氣溫逐年提升,這給病蟲害提供了存活的有利條件,即使在冬天,病害蟲也能存活下來并繁衍后代,當第二年春天氣溫回升時林木可能得不到充足的水分,抵御外界威脅因素較弱,此時病害蟲乘虛而入繼續危害林木[2]。不僅如此,如今全球氣候不斷變化,導致病害蟲也不斷進化,適應環境的能力越來越強,病蟲害不僅數量多,且種類多,使病害蟲防治工作開展效率低下。
1.3 天然林破壞嚴重
二十世紀我國經濟發展以犧牲環境作為代價,對原始森林破壞嚴重,雖然在進入新世紀后,我國開始重視可持續發展,在保證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重視生態文明建設。至今我國還在積極植樹造林,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國的森林覆蓋面積有所提升,但人工造林的結果是出現了大片的純種林,這樣的樹林生物多樣性差,缺少良好的生物鏈,導致抵抗外界攻擊的能力差,易引發病蟲害大面積發生。
1.4 林業病蟲害防護工作有待提高
如今,社會大眾已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也一度傳出“少生孩子多種樹”的說法,退耕還林工作也曾開展得如火如荼。但必須承認,雖然多數人知道林木資源對人類的生存發展有積極影響,不會隨便亂砍亂伐,但對于林木的保護工作還是有所忽視,尤其是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就完全依靠林業相關部門。林業病蟲害防治觀念并沒有覆蓋到廣大人民群眾,人們可以接受人生病要打針輸液,卻不能接受樹木也要在人為幫助下減少病害蟲的侵蝕。只有樹立防治林木病蟲害人人有責的意識,才能真正將此項工作提上日程,林業防護工作量大,需要一定的專業設備和人工力量支持才能有效開展[3]。
1.5 林業農藥使用不合理
不少林業部門在使用農藥防治病蟲害時存在用藥不合理現象。很少有人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大多數人認為既然農藥能防治病蟲害,那么加大劑量、使用更多農藥種類就能更徹底甚至根治病害蟲。這種錯誤的認識不僅不能防治林業病蟲害,反而會增加林業病蟲害的抗藥性,進一步加大病蟲害防治難度。任何事都講究適度原則,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也是如此,過度使用農藥不僅給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提出新的挑戰,也會污染環境,更會影響森林生態系統平衡。
2 針對以上現狀提出的幾點防治對策
2.1 樹立科學護林觀念
人們不能從環境變化的角度有效減少氣候變化和溫室效應給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消極影響,但可以學著接受和分析這種影響,樹立科學合理的營林造林理念。病蟲害越冬時間縮短,要積極采取措施使病蟲害無地可藏。一方面及時清理林木落葉工作,去除患病樹枝;另一方面還要做好林木刮皮和刷白工作,這兩項工作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病蟲害越冬場所進而減少病蟲害數量。同時,在造林過程中減少引進外來苗木,盡量栽培自己培育的無病蟲害苗木。
2.2 積極營造混交林
在人工植樹造林過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據地區環境和周圍環境特點選擇合適的林木并科學搭配,積極營造混交林,促進生物多樣性,使人造林形成良好的食物鏈,保證生態環境平衡,提高病蟲害干擾抵抗性。在造林前,要做好規劃工作,一般種植也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先喬木、再灌木、最后栽植小花小草[4],只有把握這些規律,才能合理搭配,保證不同樹種都能擁有適合的生存環境,提高抗病蟲害能力,多樣化的森林生態系統本身就會減少病蟲害對林木的危害。
2.3 科學使用農藥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和人們對保護環境的積極響應,各種健康綠色的病蟲害防治技術被應用。這些技術的引進不僅改善了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效果,促進林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且這些生物、物理防治技術對環境無污染,綠色環保,還提升了林木生態系統自身的抵抗能力。近年來,利用天敵進行防治的方法以其絕對優勢被廣泛使用,不僅滿足森林多樣的要求,也時害蟲和天敵最終達到動態平衡。
3 結語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林木對生存環境的重要性,但對林木病蟲害認識還有待提高。要全民樹立正確的觀念,根據地區情況,及時發現隱患、積極預防,當病蟲害發生時認真分析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原因,防治結合,將科學技術與林木實際情況相結合,盡量采用生物方法,適度使用農藥,減少污染,促進林木生態環境的動態平衡,從而實現林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龔云華,苗國成,陳秀東.關于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2(12):207.
[2]劉世英,趙瑞玲,李振海.林業病蟲害的發生原因與防治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1(17):196-197.
[3]趙少華.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預防措施[J].吉林農業,2015(24):79.
[4]夏雨霞.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重要意義和防治方法[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09(5):58-59.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