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英
一、調查背景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持續推進,農村小學生學習質量愈來愈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但由于經濟條件的局限,現階段農村小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依舊遇到一些阻礙。教師要充分根據農村地區教育現狀以及學生學習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策略,解決學習質量發展瓶頸問題。
二、調查目的
本文通過對甘肅省武威市天祝縣哈溪鎮中心小學的89名留守學生進行調研,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與學習心理、興趣愛好等因素結合進行定向分析,以期探索當前農村小學留守兒童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教師提出相關建議,幫助留守兒童更好地接受數學教育。
三、農村小學留守兒童數學學習現狀調查分析
1.調查問卷
(1)你的性別
A.男 B.女
(2)父母不在你身邊的原因
A.有一方打工 B.雙親打工 C.父母離異
D.有一方去世 E.父母都去世
(3)如果學習遇到困難,你會采取什么方式解決
A.求助老師 B.求助同學
C.求助親戚 D.自己解決
(4)喜歡數學嗎 A.喜歡 B.不喜歡
(5)你有什么興趣愛好嗎
A.看書 B.唱歌 C.跳舞
D.運動 E.無 F.其他
(6)你是否覺得自己很棒、很優秀
A.我很棒,我做得很好
B.我做得一般
C.我做得比很多人差
D.我做什么都不成功
(7)你會拖欠學習任務嗎
A.偶爾 B.經常 C.不會
(8)你拖欠學習任務的原因是什么
A.玩,忘記了 B.不會做,沒人輔導
C.不愿意做 D.其他
(9)雙休日你在家一般會干什么?
A.看電視 B.去同學家玩
C.在家做家務 D.在家學習
2.調查結論
(1)學習信心不足
通過對哈溪中心小學的89名留守學生的問卷調查我們發現:77%被調查學生表示很少在生活中遇到數學書上所講的案例,例如,六年級上冊“百分數”一節的汽車導入案例讓學生感到陌生、不親切。75%學生存在自卑心理,較為內向,沒有掌握與教師、同學溝通的技巧與方法;90%左右的學生渴望得到老師的關心,身邊能有父母陪伴。
(2)學習習慣較差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1%的學生表示學習上遇到問題會自己解決,不會尋求教師、家長和親戚的幫助,因為他們害怕教師批評自己,而家長和親戚又無法提供幫助;超過50%的學生表示課后不會復習知識點,回家忘記寫作業。這些不良學習習慣的形成阻礙了良好學習行為的發生,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提高。
四、對提升農村小學留守兒童數學學習質量的幾點建議
1.創設生活情境,構建典型案例
在對調查問卷的分析過程中發現,數學知識的遙遠、學習資料的匱乏是阻礙學生學習質量提高的重要問題。雖然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已經取得諸多豐碩成果,但是另一方面,經濟條件限制、生活環境的閉塞、教學資源的有限等問題均非一朝一夕即可轉變之事,對此,教師自怨自艾是無濟于事的。為進一步激發學生數學學習情感,教師應當挖掘農村地區特色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組織過程中,應當結合農村地區特點,“接一接地氣”,將農村生活情景再現于課堂之上,從而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理解相關內容。
例如,在“百分數”一節課堂導入過程中,教師可以這樣設計:本季度農民伯伯花生收獲量為11000千克,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20%,其中剛剛過去的10月份收獲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甚至達到241%,像120%、241%這樣的數叫做百分數。結合農村地區特點,將數學問題生活化,能促使學生調動生活經驗去解決所要學習的內容,更能促使良好學習情感的產生,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2.新型師生關系,加強師生溝通
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心理,為此,教師應當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構建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快樂、民主的學習氛圍。教師的語言要親切、態度要和藹,不因留守兒童身份對學生產生偏見,也不因學生學習成績好壞戴著有色眼鏡看人。
由于長期與父母分離,這些留守兒童普遍養成了內向孤立的性格,即便學習上遇到困難,他們也不好意思向教師提出來。針對這一現狀,數學教師應當主動與學生溝通,走進學生,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隔閡。除了學校里面的第一課堂教學之外,還需要加強第二課堂對學生的輔導交流,課后為學生提供來自學習上的幫助,使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尊重,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愿望。
總而言之,想切實提高農村小學留守學生數學學習質量,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以及當地教育實際,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地展開教學設計。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加強對快樂數學課堂的研究,寓教于樂,促使學習動機的產生,從而使學生在學習興趣的激發下主動參與學習。
參考文獻:
[1]鐘力順.抓好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之我見[J].考試周刊,2013(60).
[1]董占奎.培養農村小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教學質量[J].都市家教,2013(6).
注:本文是甘肅省“十三五”教育規劃課題“農村小學留守兒童數學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網絡初審號ww2016-299)(立項號:GS[2016]GHB1693)的研究成果之一。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