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金喜
摘 要:興趣是人對認識和活動的需要的情緒表現,有了興趣,學生學習效果也比較好,學習感到不是負擔,而產生欣慰快樂的情趣,由此又能較好地掌握知識。興趣不是天生的,是后天的生活環境和教育的影響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提出: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關鍵詞:興趣;激發;情感;調動;評價
興趣是知識的源泉,興趣是成功的秘訣,興趣是學生獲取知識的直接動力。任何一門學科都必須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尤其是科學課要注意培養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因為科學課每周僅兩節,老師與學生接觸的時間較少,有很多課外觀察與實驗、制作、寫科技小論文等作業,學生如果不對科學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持續下來,就不可能自覺地、主動地去完成。怎樣才能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導入是一節課的起始環節,在這一環節中創設良好的情境,恰當引導學生的好奇心,使其興趣盎然地進入探求新知的心理狀態,為新課教學做好鋪墊。妙趣橫生的游戲、引人入勝的故事、設有懸念的實驗、促人思考的發問等都可作為創設情境的方法。如,在教學《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一課時,可以這樣設計導入環節:將一個小鐵塊扔入水槽中,提問:“小鐵塊為什么下沉?”(因為鐵塊重,所以下沉)又問:“大輪船也是鐵制成的,比小鐵塊重得多,為什么能浮在水面呢?”為新授課及知識的擴展留下懸念。在這個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能使他們明確學好自然科學知識的重要意義。如學習“我們吃什么”一課,講到用碘酒檢驗淀粉,我讓每個學生把手指洗干凈,再把碘酒涂在手指上進行消毒,隨后讓每個學生把飯粒放在桌子上擺整齊,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有學生報告,飯粒變臟了,手指也變臟了。飯粒和手指都出現了藍黑色,這是怎么回事?此時此刻學生產生了奇妙的感覺,要研究的問題竟是如此奇妙,還能不情緒高昂,精神振奮嗎?
二、重視師生情感,帶動學生興趣
興趣與感情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的感情表現得比較明顯。他們往往對哪個老師有感情,就對哪個老師教的課產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科學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首先,教師對敢于、善于質疑問難、大膽創新的學生及時給予肯定、表揚。對學生過于嚴厲、批評太多,容易使學生產生挫折感。要容許學生犯錯誤,多包容他們。試想,課堂上學生存有戒心,生怕自己一旦出錯就招來老師的指責、同學的嘲笑,哪還敢再標新立異?其次,在上課時,力爭做到教態親切、說話和藹、輔導耐心,使學生感到可親可敬。哪怕這一天你的心情不佳,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老是板著臉,這樣會讓學生對你產生距離感,就不會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告訴你,師生之間就會缺乏真實的情感交流。與此同時,我還經常與學生談心,了解他們學習上的困難,并和他們一起做科學實驗,幫助他們改進實驗中不合理的操作規程。由于師生感情融洽,不僅使原來學習興趣濃的學生能持續下來,也帶動了原來學習興趣不夠濃的同學,積極地參加課外自然研究活動。因此,教師與學生建立一定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能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巧妙設計作業,調動學生興趣
科學課的作業設計不僅僅是鞏固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包括課前預習作業、課堂練習作業、課后創造提升型作業等。設計多種形式的作業,使學生完成作業時不感到單調,進而提高學習興趣。
1.查閱型作業
如,在學習《我們吃什么》一課前,可先讓學生統計自己家庭一周內吃了些什么,然后讓學生利用電腦、書籍等方式查閱所吃食物的營養成分,這些營養成分對人體的健康有什么好處?
2.創造型作業
在學習《建橋梁》一課后,我讓學生利用雙休日用紙棒設計建造一種橋梁,可以一人單獨完成,也可以幾個人一起完成。既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興趣,也為學生科技小發明競賽提供了作品。
3.趣味性作業
現在的小學生不愛做作業,把做作業看做一種負擔。孩子的作業要在老師、家長的再三催促下進行。針對這種情況,我努力讓學生不把科學作業當作一種負擔,讓學生能夠開心而又獨立地完成作業。例如,我讓學生觀察樹葉,讓他們用樹葉拼貼小動物,夾在科學書里,回家后用膠水粘在白紙上面做成標本。這樣的作業形式學生很感興趣,激發了學生課外活動的興趣,豐富了學生課余生活。
4.專題型作業
每學完一單元內容,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生活的環境來選擇研究課題,如,在學習《土壤與生命》一單元后,教師組織學生調查“生活垃圾的來源和處理”,在學習《我們周圍的空氣》一單元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空氣污染的調查研究”,在學習《吃的學問》一單元后,我讓學生進行“零食與健康的調查研究”,學生可利用身邊的資源展開調查,利用采訪、查資料、網絡等方式經歷科學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及時進行評價,提升學生興趣
對學生的學習一定要及時進行評價,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小學生是一個興趣有時學習就有動力,興趣無時學習就毫無生趣的特殊群體。如何激發學生保持高度的學習熱情,對學生積極進行評價無疑是一個好辦法。當然對學生的評價一定不能單一,應該多種方式,全方位地、準確地對學生及時進行評價,以鼓勵學生繼續努力。教學評價的內容要豐富:可以對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進行評價,對學生的情感、態度、科學觀、價值觀進行合理評價。
總之,科學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培養學生的興趣,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而且有利于學生理解和鞏固知識。讓我們從現在起,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嘗試,給孩子們創造出一節節精彩的科學課吧!讓學生從此認為科學課是有趣的,也是豐富多彩的!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