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新
中圖分類號:F24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2-000-02
摘 要 職工教育培訓工作是企業的重要工作內容,企業教育培訓應以生存、發展為目標,以實際需要為導向,要求制定有效、可評估的培訓方案、計劃,各級管理人員主動補工作中的短板,將職工培訓工作落實到實處,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生產能力。基于此,本文結合企業日常培訓工作,探討和分析教育培訓的具體方法和措施,為后續教育教育培訓提供參考。
關鍵詞 企業 培訓 目標 導向
修船行業由于工作特性,工程涉及面廣,產品結構變化快,工作量不均衡,人員流動大,人才隊伍不穩定,用工成本居高不下,迫切需要復合型人才,培訓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一、發揮職工教育培訓的重要作用
企業作為培訓主體,以實際需要為導向,培養適任的職工來完成多變的生產經營業務,加快本企業的人力資源開發,進一步轉變培訓觀念。
(一)培訓是企業的一種投資,是提高職工素質的重要途徑
企業根據需要組織職工開展有效培訓,花費人力、物力、財力,提高管理、生產效率,最終反應到企業的效益上,是一種投資行為,因其針對性強,是企業最有價值的投資。同時,又是雙贏的投資,一方面,因培訓對象是職工,以“人”為核心,注重提高“人”的素質,發揮“人”的作用,圍繞“人”來構筑企業的核心能力,另一方面,滿足能職工個人不斷上進、提高自身能力、保持自身競爭力的需求。
(二)建立培訓模塊
為提高培訓效果,企業根據自身特點,實施分類培訓,建立培訓模塊,根據模塊特性,組織培訓工作,并予以不斷完善。利用社會培訓資源培訓和企業自身培訓相結合,根據效益最大化原則組織培訓工作。對需求量少的持證上崗培訓,主要以社會培訓為主;對需求量大的持證上崗培訓,則引進社會培訓或合作培訓;對企業自身專業化強的業務,則組織內部培訓或行業內專家培訓。
(三)評估培訓效果
培訓工作的可持續性,取決于取得的培訓效果。培訓工作的開展是正向的,培訓效果的評估則是逆向的,針對培訓需求的提出,培訓的結果必須滿足培訓需求,也才有必要開展后續的培訓,才能達到培訓的可持續性。為完成培訓效果的評估,必須在培訓需求提出的同時同步完成培訓效果評估標準,由培訓需求方和組織方共同完成。
培訓效果評估標準按培訓模塊分類,逐步建立、運行、驗證、完善,從需求中來,再返回到需求中去,需求調整了評估標準也做相應調整,不斷完善培訓模塊版本。
(四)做好培訓規劃
建立公司、部門二級級培訓制度,發揮培訓需求方的作用。教育培訓職能部門為保證取得培訓效果,匯總培訓需求,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的需求做好全局規劃,進行有效組織,確保重點,突破難點,同時督促、指導二級部門開展培訓工作。
二、當前職工教育培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對教育培訓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
企業由于教育培訓效果滯后,且認為教育培訓具有福利性質,對教育培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對職工教育培訓經費投入不足,應配備的人員、設施、設備未及時到位,教育培訓計劃、效果相應減弱,形成負面循環。
(二)職工積極性不高,缺乏激勵,缺乏硬性要求
職工本身習慣于過去的“大鍋飯”,市場經濟觀念和市場經濟意識薄弱,滿足于現狀,缺少危機感,對提高自身的職業技能素質的意識不強,缺乏主觀能動性。相對于職工,企業缺乏激勵措施,缺乏可行的崗位競爭機制,薪酬分配機制,缺乏壓力。
(三)培訓效果難以評估
企業教育培訓的難點在于培訓效果的客觀評估。對持證上崗培訓,由于經專業的第三方培訓、考核、發證,培訓評估較為客觀;對企業自行組織的培訓,培訓評估較為困難。
三、職工教育培訓的內容
(一)企業教育培訓組織的培訓,即對培訓組織者的培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培訓(專業)方面的知識,包括培訓需求提出、制定方案、組織實施、效果考核、匯總歸檔。
(二)崗位技能培訓
1.持證上崗培訓、等級證書培訓,根據所屬部門或職能部門的要求組織培訓。
2.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培訓,根據生產項目或企業發展戰略需求組織培訓。
3.生產經營管理人員的管理培訓,根據管理過程出現的縱向、橫向問題組織培訓。
(三)對企業二級部門培訓提出要求,做好以下二方面工作
1.明確部門培訓的主體責任,做好持證上崗培訓和崗位培訓,保證具備基本技能。
2.根據部門需要,協調、組織部門間的培訓。
四、職工教育培訓人員組織
(一)各級領導負責,明確領導責任
教育培訓工作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不應只停留在領導支持層面,各級領導應在分管的職工范圍內與職能部門共同擔負起職工教育培訓組織與考核的責任。將企業教育培訓組織文件分發給各級領導,明確領導承當的責任。
(二)設立培訓專員崗位,主抓培訓工作
教育培訓工作是一項繁雜而細致的工作,計劃、組織、考核、總結,每一項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做好培訓工作必須要設置專職人員。
(三)培訓需求提出
1.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生產經營,由教育培訓職能部門提出培訓需求。
2.二級部門根據生產任務,提出崗位培訓(包括持證上崗培訓)、內部業務培訓需求。
3.根據橫向部門業務要求,由需求部門提出,職能部門配合。
(四)合理選定培訓對象
本著從實際出發的原則,以完成特定培訓目標,合理確定培訓對象,確保教育培訓收到實效。正確選擇培訓對象,首先由需求部門(或所在部門經考核后)提出培訓對象,其次要考慮培訓對象是否有學習的動機,第三要考慮培訓對象是否有能力接受培訓。
(五)培訓老師
培訓老師從公司領導、業務專家、學校老師中挑選,由需求部門配合教育培訓職能部門提出培訓老師人選,逐步建立老師數據庫,年度考核。
五、企業內部職工教育的培訓方式
(一)由各級領導或企業資深人員開課
案例:2012年5月至6月由公司總經理助理等幾位公司領導、企業專家為工程部開展“生產經營講解培訓班”。 內容涉及商務溝通和談判技巧、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物資采購供應、修船流程管理、船舶修理工序流程等多項涉及實際生產有關的內容。此次培訓由人力資源部牽頭,通過深入調研工程部修船生產中實際需要的培訓要求,并結合廠內各部門專家精英力量,制定教材來完成此次授課培訓。共進行了六次課程,參加培訓人員包括了,工程部總管、主管、商務部經營員、2011屆大學生等,共計培訓500多人次。
(二)由企業或行業內業務專家開課,進行業務培訓
案例:2014年教育培訓職能部門與技術質檢部組織生產設計軟件培訓。經過籌劃、協調于2014年4月至7月,以技術質檢部研發設計中心14名技術人員、內協工程部5名技術人員為骨干,利用工作間隙及業余時間,在技術質檢部辦公室進行了生產設計軟件培訓。根據軟件特征及專業特性,培訓分三大部分進行,分別為船體設計、舾裝設計、系統管理。其中船體設計包括線型光順、平面建模、曲面建模、零件分離和數控套料等模塊,舾裝設計包括部件庫管理、管路模塊、電纜模塊和鐵舾模塊等,系統管理包括系統的初始化、基礎數據庫設立與拷貝、缺省文件設置和用戶權限設置等。
生產設計軟件培訓采用業內專家課堂主講和學員實船建模練習的方式進行,老師在課堂上著重講解各個專業模塊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學員課下以500客觀景船工程為例進行實船建模練習,在實踐期間所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匯總由老師統一解決并答復。這種培訓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一位學員都感覺收獲頗豐。在培訓過程中,每一個學員都表現出了極大的熱忱,課堂上積極與老師交流,課下主動加強實踐練習。經過這次培訓,部門職工工作技能整體得到了提升,填補了企業技術短板,形成企業核心技術。
由于此項培訓具有實用性,培訓成果已逐步轉移應用到實際生產中去,切切實實將軟件應用轉化為實際生產力,企業決定開啟第二階段的提高培訓。
(三)根據需要成立專項興趣小組,以完成特定工程項目
案例:2012年10月,公司貫切以實際需求為目標導向,以項目實踐為載體,為達到職工技術培訓可持續且建立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核心團隊為目的,支持機電車間成立一支以培訓為主要目的興趣小組,選擇了日常工程較多且工程外發包的船舶液壓系統修理作為興趣小組的技術攻關方向。在人力資源部、質檢部及技術工藝部的協助下機電車間成立了液壓培訓興趣小組,旨在從液壓修理上有所創新,提高自主維修能力。機電車間成立的興趣小組--“液壓小組”,由老、中、青三代5人組成,其中三位青年大學生。參照車間輪機修理技術培訓的模式,請技術工藝部、質檢部的師傅和車間工藝員講解,小組成員全程參與從設備拆解、維修、調試、裝復等全過程,培養骨干力量,機電車間液壓小組成立后便立即投入生產,先后成功修復了“神農峰”輪和“邊疆精英”輪上的液壓設備,包括錨機油馬達2臺、開倉油馬達3臺以及艉門柱塞8臺,2013年10月10號,機電車間液壓小組成功解決“海富”輪上纜機液壓操縱桿的問題,不僅歷練了液壓小組積累了經驗,更重要的是為公司贏得榮譽,避免了不必要的損失。機電車間成立的“液壓小組”在實踐中獲得了經濟效益,起到了試點的作用,為以后車間成立其他項目小組、乃至其他車間成立類似小組摸索道路。
(四)組織后備人員參與企業典型工程項目
案例:2008年,企業為在海工業務領域進一步發展,利用“長青”號海洋工程項目機會,組織新進大學畢業生加入海工項目組,共12名大學畢業生參與。通過學習、實踐,大學生實地了解、熟悉了海洋工程項目,同時人力資源部結合企業原有的大學生培養規劃,組織參與項目的大學生交流心得,開闊了眼界。
(五)企業職能部門督促、指導企業二級部門完成各自基礎教育培訓。
案例:2014年1月至6月,公司三大車間(船體、機電、塢修車間)分別開展了大學生生產技術工藝培訓,通過授課形式讓大學生深入理解學習修船生產工藝、現場管理要點、賬單談判技巧等。三部門合計授課15余次,共計培訓300人次。此次培訓是在13年度大學生技能培訓的基礎上,根據各部門培訓需求,針對當前修船新形式和生產特點的又一次嘗試;5月,工程部開展了涂裝工程技術培訓,邀請工業公司專家來我廠授課,合計培訓50人次;7月,工程部繼續開展修船改造設計技術培訓,讓大學生認識到了未來修船市場改造設計的生產新形勢,拓展了新思路,學習了新技術要點。上述培訓提高了部門工作效率。
六、日常教育培訓考核重點把握以下原則
1.崗位要求需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行業規定、企業規定的是否達到了。
2.培訓后是否增加了經濟效益,如文中興趣小組案例所述的。
3.培訓后是否擴大了視野,提高了生產管理檔次,如文中所述的軟件設計培訓、海工項目生產實踐。
4.培訓后是否提高了行業、企業的背景知識。
七、結語
企業的教育培訓是一項長期的投資,和企業其他投資一樣,都是以取得回報為目的。我們應當高度重視企業職工的教育培訓工作,通過有效的教育培訓工作,不斷提高企業職工的整體素質,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