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素英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2-000-01
摘 要 本文對煤炭企業負債嚴重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應采取倒貸、債務分割、債轉股等多途徑應對負債問題。
關鍵詞 煤炭企業 負債 債轉股
一、煤炭企業負債嚴重
1.資產負債率高。據相關數據,2016年1月,煤炭行業平均資產負債率已經達到67.7%,處于1999 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而且遠遠高于工業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56%的水平。產煤大省山西五大煤炭集團的負債率2015年達到了81.79%。從上市煤企來看,根據最新公告數據統計,38家煤炭上市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3.8%,超過70%警戒線的有12家。
2.負債額度大。據中煤協會有關統計,2015年煤炭行業負債攀升至3.68萬億元,90家大型煤炭企業負債總額達3.2萬億元,其中,債務在2000億元以上的2家,1000億元以上的11 家,500億元以上的44家。
3.債務違約增多。如四川最大的民營煤企恒鼎實業2015年6月無法償還到期的2.9億元人民幣貸款,發生違約;央企中煤集團山西華昱能源有限公司2016年4月未能在兌付日籌措足額資金償付6億元短融,構成違約。產能同樣嚴重過剩的鋼鐵企業,央企中鋼股份、地方國企東北特鋼也先后發生債務違約。
二、多途徑應對負債問題
1.倒貸。目前煤炭企業銀行貸款到期,普遍通過倒貸解決,用新的貸款償還舊的貸款,維持現金流。但是,受煤炭企業效益下滑和信用等級下降的影響,銀行惜貸、抽貸現象嚴重,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突出。近日,央行等四部委出臺《關于支持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銀發〔2016〕118號),要充分利用這一政策,積極爭取信貸支持。
2.債務分割。關注和研究國家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債務處置政策,將集團公司的債務進行分割,分到擬實施關閉退出的煤礦,在煤礦關閉退出整體工作推進中,依據相關政策和法規化解實質上屬于退出礦井的債務。研究把握分離企業辦社會政策,將集團債務分割到后勤服務單位,依據相關政策和法規化解實質上屬于后勤服務單位的債務。
3.研究謀劃債轉股。李克強總理提出可以通過市場化債轉股的方式來逐步降低企業的杠桿率。銀監會主席尚福林表示有關銀行債權轉股權的問題正在研究中。據稱首家出現債務違約的鋼鐵央企--中鋼集團的債務重組方案已上報國資委、銀監會并等待國務院批復。中鋼將成立一個核心平臺公司,國資委注資一部分,一部分貸款展期并免息,另一部分貸款轉為股票,由銀行找相關附屬公司持有,留債和轉股的比例,由銀行和企業之間談判而定,債轉股的比例大約占到一半。集團公司要總結上一輪債轉股的經驗,研究謀劃推進新一輪債轉股。
4.轉讓非核心資產。加大非經營類資產、劣質資產、呆滯資產等處置變現力度。如龍煤集團2015年資產負債率達到了87.54%,為解決欠薪問題,應對債務危機,轉讓旗下超過15億元的資產,主要為房產等非經營性資產,涉及賓館、養老院、辦公樓、餐廳、供暖房等。而且在運作上,是由省財政出資按照評估價值一次性先行收購,迅速補充企業現金流,然后由省財政廳負責組織公開拍賣處理。
5.爭取政府支持。如2015年12月,龍煤集團因兩筆總計58 億元的債券到期陷入危機,最終獲得黑龍江省政府38 億元的資金支持,得以渡過難關。
6.清理應收賬款。優化市場結構,銷售政策向現金支付客戶合理傾斜,控制應收賬款增量。存量應收賬款加大清欠力度,對于回收難度大、且不涉及戰略友好合作關系的拖欠款,可依靠政府和法律的手段強力清欠,或通過市場化方式引進中介公司采用專業手段加快清欠。
7.應付賬款籌資。拓展煤鋼焦等“以物易物”貿易,減少現金流壓力。充分發揮集中批量采購、戰略合作采購等優勢,最大限度延期付款。據有關數據,下游重點鋼鐵企業,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應付賬款4634億元,比2011年三季度末增長28%。
8.推進市值管理。充分利用能源化工股份公司融資平臺,通過定向增發的方式引入股東和資金。在遵守證監會關于大股東減持規定的前提下,通過大宗交易、協議轉讓及集中競價交易等多種渠道,合理減持變現,同時保證以較低的股比實現實質性控股。
9.籌集財政資金。積極關注和深入研究國家、行業、地方各種扶持政策,完善集團公司籌集財政資金管理辦法,提高財政資金籌集規模和跑辦效率。
10.引進投資者。制定促進企業引進投資激勵政策,責權利相統一,調動相關責任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集團公司到區域公司、子公司及建設項目各個層面,大力引進央企、地方國企、民企、外企等產業資本及各種投資基金,擴充企業資金,降低資產負債率。
11.研究企業內部集資。企業內部集資是企業在自身的生產資金短缺時,在本單位內部職工中以債券等形式籌集資金的借貸行為,不同于非法集資。可深入研究企業內部集資相關政策規定和審批程序,按照協商自愿、同舟共濟,優先償付、利率適度高出市場水平,研究實施企業內部集資的可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