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玲
(巢湖學院,安徽 巢湖 238000)
“互聯網+外貿”下的應用型高校國貿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
方玲
(巢湖學院,安徽 巢湖 238000)
近幾年,“互聯網+外貿”興起,企業對新型貿易方式下的人才需求增加,而多數應用型本科院校卻未能跟上貿易環境發展的步伐,繼續培養傳統貿易人才,這與“應用型”定位是不相符的。傳統的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勢在必行,應用型高校應從企業對人才能力需求出發,對人才培養計劃、教學方法、考核方式、人才評價模式等進行改革,以真正培養出“應用型”人才。
互聯網+外貿;跨境電子商務;國貿專業;實踐教學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外貿”的興起,我國通過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完成的交易規模迅速擴大,預計未來幾年還將繼續平穩發展,到2017年通過跨境電商完成的貿易額將達到我國總貿易額的20%左右。相對傳統貿易模式而言,跨境電子商務有著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環節少、成本低等優勢,為中小企業外貿發展帶來了機遇[1]。在大量的企業加入“互聯網+外貿”模式行列的同時,市場對既懂外貿又懂電子商務的人才需求激增,而目前市場上多的是傳統外貿人才。外貿人才供需的結構性失衡更成了企業順利推進互聯網貿易的嚴重障礙,新時代的外貿專業應用型人才缺口巨大,產業崗位脫節。
外貿行業的人才需求與供給的結構性失衡現象,透露出傳統貿易人才的培養不能符合企業的需求的背后事實。地方高校的國貿專業應進行改革,根據企業需求培養應用型人才跨境電商人才,既有利于滿足企業對人才能力需求 ,也有利于提升職業素質,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2.1 “互聯網+外貿”類專業實踐課程較少
目前大多數高校實踐課程主要是針對傳統貿易設置的。大多數應用型院校現有的實驗課程還是以傳統實驗為主,《國際商務談判》《國際貿易實務》《單證實務》《報關實務》和《國際結算實務》等課程,基本上是圍繞著傳統貿易的各個環節設置的實驗課程,且教師講授以分析案例為主,完全脫離了“互聯網”與“電子商務平臺”。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到了工作中幾乎全部用不上,得重頭再來學習。
2.2 “互聯網+外貿”實驗資源缺乏,實習流于形式
根據傳統貿易設置的實驗課程和購買的軟件,是在固定的模式下設置的操作流程,即使是上機操作的課程軟件也是脫離了網絡,學生根本不會在網上尋找客戶、不會利用網絡的大數據進行客戶需求分析,甚至部分高校學生的實驗室無法連接互聯網。實驗課缺乏行之有效的實驗教學管理制度,以及相應的質量管理與評價規范。所謂的實驗課對學生而言其實就是換個場地學習理論課而已,實驗效果難以保證。
學生在平時的實踐能力得不到鍛煉,企業對這樣的“高分低能”學生也是不歡迎,校企合作“叫得響、落不實”。頂崗實習在很多學校中已有開展,但往往流于形式,實習的內容與人才培養目標要求不符,很多國貿專業的學生實習的崗位是財會類,過程監控性不強,有的學生弄虛作假,隨便蓋個章,抄個實習心得完事。即使少有的頂崗實習工種也較為單一,技術含量不高,甚至存在頂崗實習變相為低層次勞動力使用的情況。
2.3 新型“雙師型”教師匱乏
外貿專業的教學師資力量對地方高校的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目前來看,所謂的 “雙師型”教師也是有一定的占比,但同樣是傳統貿易方面的實踐指導教師,且真正有實戰經驗的教師不多,缺少相應的專業實踐經驗。原因是一些地方高等學校未能把國際貿易專業教師參加社會實踐制度化,“一勞永逸”的思想和態度使教師的專業知識難以及時更新。專業教師互聯網貿易理論基礎缺乏,實踐能力薄弱。
作為企業人員因為時間和精力的限制不能擔任學校的兼職教師;另一方面在學生進入企業實習期間,為了不影響業務人員工作的正常進行,以及避免泄露企業的商業機密,學生多只能從事一些沒有技術含量或技術含量較低的工作,或僅僅是參觀,真正獲得實踐專家指導的機會比較少。
2.4 實踐課程教學的考核形式單一
當前,閉卷考試這一傳統的考試模式基本上在應用型本科高校國貿專業課程考試中占據較重地位。實踐教學中對學生技能考核改革力度不夠,不能把以能力為本的考核貫穿于實踐教學之中。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沒有建立相關的實踐考核標準,或標準較少;第二,考核標準沒有嚴格執行,實踐考核不嚴格,學生缺少考核壓力,技能培養先天不足;第三,實踐考核內容單一,大多數只憑最終的實踐報告質量來評定學生成績,而忽視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實踐態度、實踐技能等方面的能力。
所以,有必要通過開展綜合的、立體的教學改革活動來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互聯網+外貿”下的貿易核心能力,以實現學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2]。
3.1 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
人才培養方案是一個專業人才培養的總指導,如將“跨境電子商務”作為國貿專業調整的一個具體方向,這首先需要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得到體現,對于人才培養方案,應以現有高校中的跨境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參照[3],選擇國內在該專業中辦學情況較好的江浙滬等地高校為對象進行調研;以用人單位的專業需求為宗旨,主要是對長三角以及本地貿易經濟相對發達的企事業單位為對象來了解需求,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組織院內外的專家,就如何設置人才培養方案展開分析論證。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改革,讓所教的內容跟進時代發展,契合能力需求,如減少《報關實務》等課程的課時,增加《網絡貿易》《跨境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等課程的課時;對《國際金融》《國際結算》等課程的內容進行補充和調整,增設《網絡金融》課程。
3.2 師資隊伍的建設
“互聯網+外貿”下國貿人才的能力需求與與傳統貿易還是有不少區別的,但培養方案能否有效落實,師資隊伍是關鍵,應該整合校內外的優質師資以確保人才培養的質量。方法同樣可以采用“引進來”和“送出去”兩手加以解決,一方面聘請外貿企業、行業人員作為外聘教師,特別是聘請有跨境電子商務經驗的人才作為外聘教師或實踐指導師,拓展合作辦學的途徑;另一方面加大優秀教師送企業、行業、兄弟院校去學習、培訓、掛職的力度。第三,引進一些高級人才,增強教科研實力,以教科研帶動、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3.3 教學方式和手段的改革
能力需求的改變,人才培養的規格以及要求也同以前存在明顯的差異,這就要求對教學方式和手段加以改進,在“互聯網+外貿”下的企業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要求較高,學生畢業后所從事的職業起點也高,在這種要求下,如何鍛煉學生的“跨境電子商務核心能力”是非常關鍵的,所以實踐教學應該在教學中占據非常高的比重,對于這樣的實踐教學一方面是通過實驗以及校內實訓的方式完成,這就要求繼續改善實驗條件,加大實驗室的建設和實驗軟件的投入,爭取小班實驗教學,獲得更好的實驗教學效果[4]。另一方面將是在外貿公司以及外貿企業中來實現。主要是提升“校企合作”層次,加大與企業合作力度,要求必須要加大對外貿企業的調研力度,進而確定實習基地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提高集中實習的比重,讓校外實習成為教學環節中的重要部分,而不是流于形式。如在傳統實驗的基礎上增加“3D國際貿易實驗室”“跨境電子商務實驗室”“網絡營銷管理實驗室”等現代化實驗室。校外實訓基地主要依托合作的校外企業,例如與校外企業阿里巴巴、敦煌網等電子商務平臺的合作。當地的外貿企業也可以為師生提供業務交流和頂崗實習。這些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能有效地豐富教學的內涵和外延,對于鍛煉該專業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極為有利。
3.4 課程與教學資源建設
國貿專業作為應用性、操作性極強的專業,加之對外語能力的較高要求,決定了應用型教育在培養本專業人才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間和作用。國貿人才培養離不開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不同的課程設置體現出學校不同的人才培養類型和規格,也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效果。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在整個教學系統和人才培養過程中占據重要的位置,相應地,課程資源建設成為應用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圍繞國貿專業核心課程資源建設問題開展研究,可以幫助學校結合外貿工作實際需要,有效地設計和實施專業教學標準,提高國際貿易實務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實施改革的學校需要建立一些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資源,并啟動教材改版和教材編寫計劃。要根據時代發展脈搏,提升校企合作力度與層次,完善課程體系,尤其跨境電子商務方向課程體系的建設,完善跨境電子商務方向的人才培養方案。
3.5 評價模式的改革
如何有效地對新專業方向所培養人才的過程及最終培養結果進行評價,這也是確保人才培養質量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現行國貿專業的評價體系與其他經管專業的評價體系都存在著重結果、輕過程的狀況,院校對學生的評價體系與社會用人單位對學生要求之間存在脫節的狀況,導致一些高學分績點畢業生在實踐工作中并沒有什么突出業績,用人單位的評價與學校的評價不一致的情況,這也使得在專業的改革中需要對原有的評價體系進行重新設計,讓校外考核作為評價的重要部分,將注重成績評價轉變為成績與實績并重的評價體系。
[1]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加快推進福建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對策建議[J].發展研究,2015,(2):63-69.
[2]董紹增,王曉玲.基于過程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J].湖南社會科學,2014,(A02):32-33.
[3]孫鶯.應用型大學在跨境電子商務生態圈中的角色定位與發展[J].電子商務,2015,(5):93-94.
[4]梅蔣巧.應用型本科院校開放式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以國際貿易專業為例[J].欽州學院學報,2011,(4):94-97.
RESEARCH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REFORM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MAJOR IN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IS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INTERNET+FOREIGN TRADE”
FANG Ling
(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
In recent years,due to the rise of“Internet+foreign trade”,enterprises’need for talents is increasing under the new model of trade.However,most of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failed to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environment,continuing to develop traditional trade talented persons,which is not in accordance with“application-oriented”.It is imperative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based on enterprises’demand for talents’abilities.The reform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lent training plans,teaching methods,assessment methods,talent evaluation modes to truly cultivat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Internet+foreign trade”;Cross-border e-commerce;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major;Practical teaching
F740-4;G642
:A
:1672-2868(2017)01-0143-04
責任編輯:李 曉
2016-09-26
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一般項目(項目編號:2014jyxm335;2014jyxm301);安徽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編號:2016扎y088)
方玲(1979-),女,安徽含山人。巢湖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