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世彬 高蕓蕓
(巢湖學院,安徽 巢湖 238000)
新型公辦本科院校動畫藝術教育現狀的思考
田世彬 高蕓蕓
(巢湖學院,安徽 巢湖 238000)
新型公辦本科院校(下文簡稱“新公本院校”)歷史底蘊不足、基礎差、底子薄,其開設動畫專業的比重大,而連續幾年全國高校動畫專業出現了失業率高就業率低的紅色警示信號,在新公本院校面臨向應用型大學轉型的時局時,新公本院校的動畫藝術教育需從生源、師資、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校企合作四方面現狀提出思考。
新型公辦本科院校;動畫;藝術教育
“1999年以來,全國共新設本科學校647所,其中:新設公辦本科院校256所(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升格118所),獨立學院293所,新設民辦本科和中外合作本科院校兩類共有98所。”[1]新公本院校占近全國地方本科院校的四分之一的比重,它的教學質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反映中國本科教育的水平。
21世紀初政府大力扶持中國動畫產業發展,一時間中國動畫市場人才需求缺口較大,由此契機很多新公本院校陸續開設動畫專業,全國掀起一股動畫藝術教育興辦熱潮。但教育評價機構麥可思研究院分析認為動畫專業是2013年度就業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專業,又一次亮出“紅牌”,連續幾年失業率高就業率低的紅色信號警示動畫專業畢業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境地。由于新公本院校本身仍處于一種探索發展的初級階段,很多教育及管理經驗借鑒或照搬于一些老牌本科高校,但其歷史底蘊不足,導致新公本院校既跟不上學術型高教的腳步,又沒有形成獨立的應用技術型辦學路徑,一直處在“霧霾”的大環境中艱難前行,這種高數量培養與低比率畢業就業和教育與需求之間失衡的不協調現狀,令人擔憂,動畫藝術教育更是如此。
新型本科公辦院校在面臨向應用型大學轉型發展局面時,動畫專業教育該如何發展更值得動畫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筆者認為須從生源、師資、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設置、校企合作等方面,探索一條切實可行的應用型動畫人才培養之路。
現有藝術高考招生制度仍采取分層分批次錄取的入學制度,新公本院校動畫專業生源在文化與美術基礎方面的素質遠低于老牌本科高校,普遍缺乏對繪畫與專業的興趣,既沒有最好的“興趣”老師,又沒有良好的“食材”,培養人才的難度自然加大。生源質量直接影響高校的教學質量,新公本院校動畫專業生源的藝術修養相對薄弱,學習狀態(自主學習能力)更不及老牌公辦本科院校的學生。
筆者通過在動畫專業教學過程中的觀察與調查,發現新公本院校85%以上的動畫專業學生對繪畫與專業沒有興趣,大部分都是為了應付高考而考入大學,還有部分是錄取時專業調劑到動畫專業,在大學期間沒有興趣作為前進的動力而得過且過;有10%左右的學生在進校后努力適應環境,培養興趣,勤奮學習鉆研,勉強取得較好的業務效果;只有5%左右的學生對繪畫或專業感興趣,能積極主動學習思考,方法得當,充分利用學校有限的資源,并善于利用網絡資源與對外交流學習,能取得良好的業務效果。90%以上的學生職業取向處于盲目狀態,甚至到大四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己將來的就業取向。也就形成了社會上認為的動畫教育與人才需求脫節的“怪現象”。
鑒于上述生源素質及學習狀況不佳的情況而言,在大學期間應注重學生美術基礎課程訓練,培養學生的繪畫與專業興趣,引導學生適應大學自主學習的環境,樹立學生認真對待專業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目標,加強學生職業規劃教育,明確就業取向。
當前大部分新公本院校動畫人才培養方案仍沒有擺脫學術型動畫人才培養方案的影子,大同小異,其綜合實踐應用方面的課程偏少,缺少以服務產業技術創新、崗位需求、職業實際貢獻為價值基準的培養方案,沒有形成以應用需求為基礎的課程體系。除了動畫專業常規的課程以外,一些新公本院校為了填滿課時總數而盲目增加了設計類、影視類的很多課程,但在課程之間的內在關系、邏輯性、實用性方面欠佳,不成體系,應用與特色更是無法體現。
“課程是專業的細胞。”[3]課程設置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方案的特色打造。
新公本院校大多是以前的地方專科學校組合升格而成,缺乏突出的專業優勢與特色,加之動畫專業跨學科性而形成動畫課程龐大復雜、名稱多樣、繁瑣零碎的特性,新公本院校的動畫專業在開設初期很難構成具有特色的較為完整的課程體系。根據學校特色專業構建動畫人才培養目標、方案、課程體系是很有必要的,如以建筑、歷史考古、營銷管理、音樂表演、美術與設計為特色專業的學校,可以研發建筑動畫、文物仿真動畫、動畫管理與營銷、動畫配音、動畫美工與設計的特色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
但無論什么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新公本院校動畫專業課程開發都應遵循以下幾大課程模塊,注重加強應用型課程的開設力度。
第一,專業基礎課程模塊,通過基礎學習為專業核心課程夯實基礎。如美術與設計為特色院校的動畫基礎素養課程模塊應由素描、色彩構成、速寫、動畫概論、動畫視聽語言、Photoshop圖形圖像軟件基礎等課程構成,以建筑為特色院校的動畫基礎素養課程模塊應由素描、速寫、立體構成、中外建筑史、動畫視聽語言、Photoshop圖形圖像軟件基礎等課程構成。
第二,專業核心課程模塊,通過動畫制作分支理論學習與技能訓練,使學生了解并掌握動畫制作的基本技能,為后續創作實踐課程做好準備。如動畫角色造型設計、動畫場景設計、動畫運動規律、動畫分鏡頭設計、攝影攝像、影視后期特效、影片剪輯、二維動畫軟件基礎、三維動畫軟件基礎等課程構成。
第三,創作實踐課程模塊,以工作室、實訓中心、導師制的形式模擬企業環境,通過虛擬命題、賽事、企業項目的創作實踐訓練,使學生在實踐訓練中體驗動畫創作流程和感悟動畫創作內涵,總結經驗為后續的駐企實習做好鋪墊。
第四,駐企實習模塊,以公派至校企合作實習基地、自主尋找企業、自主創業等形式,讓學生融入到市場生產環境中去,使學生了解市場制作、運作的流程,提升實際應用能力,為打開畢業就業的大門拿到合適的鑰匙。
新公本院校在這些年基本都是沿用注重學歷聘任的制度,基本上是學校畢業到學校工作,缺乏在企業中實戰的經驗,而一部分具有企業實戰經驗的動畫人想進入高校為培養人才而奉獻,但由于新公本院校用人制度不夠靈活而將這類“實踐者”拒之門外。雖然當前有些新公本院校為推進“雙師型”教師團隊建設,正匆忙“有計劃”派遣教師赴企業參與實踐工作,但大部分還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國家扶持動漫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專題項目 “中國動畫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課題組調查顯示,各高校對于動畫核心課師資不足的解決辦法有以下幾條途徑:“一是由相近專業教師轉業,二是招收動畫專業或泛動畫專業畢業生,三是聘用動畫從業者。”[3]新公本院校動畫專業師資基本上是前兩種辦法,缺乏動畫創作實戰經歷。新公本院校在開設動畫專業初期,基本上采取相近專業教師轉業的辦法,他們邊自學邊完成課程任務,或者派遣到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等專業院校開設的進修班學習,再返校教學,顯而易見,這些速成的教師也難以保證教學質量。2005—2010年間一些老牌本科高校在研究生培養方面設置了動畫及影視后期方向,培養了一批泛動畫畢業研究生,他們成為了新設公辦本科院校動畫專業教學團隊的新銳力量和主力軍,由于他們大部分人的本科第一學歷基本都是美術學、藝術設計、廣播電視等學科專業,也不完全是動畫正統的學緣結構,他們基本上是相對系統的自學完成動畫專業課程,理論基礎相對扎實,有過一點創作實戰經驗。由于學歷、人事關系、福利待遇等制度和地理位置問題,新公本院校真正聘用動畫從業者加入教學團隊的少之甚少,可以說是鳳毛麟角,難以實施,即使有個別新設公辦本科院校聘用了動畫從業者,其教學質量也難以保證。
新公本院校動畫專業經過幾年的辦學發展,目前動畫師資隊伍基本趨于穩定狀態,能維持基本的教學運行,但隨著有些院校動畫專業還在不斷擴招,按照藝術專業師生比1:20的標準,很多動畫專業教師數量仍顯不足。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成長了一些在某些方面(如二維動畫、三維動畫、漫畫等)有突出實力的教師,但因新設公辦本科院校基本處于三線城市,地理位置偏僻、工資待遇較低、動漫企業極少,這些有實力的教師處于“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狀態,有些人想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到一線二線城市發展,有些人在應付完日常教學任務后在校外發展自己的事業,極少有人把心思放在培養學生業務能力上。
所以,新設公辦本科院校要思考怎么提高教師投入教學的積極性,建立有效的教師管理與培養制度,真正將教師派遣到動畫企業參與生產實踐,培養真正的“雙師型”教師。
新公本院校大都處于三線城市,文化、科技、經濟都落后于一線二線發達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滯后,動漫企業幾乎不存在。新公本院校與企業之間的管理體制與企業管理制度、辦學管理思想與商業運營思維、長遠利益與眼前效益、技能訓練與技術應用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新公本院校基礎差、底子薄、政府經費支持有限、自身吸納經費能力弱。最終造成企業直接參與合作育人的投入成本和實施可能性無形中加大。
“高校作為人才的培養基地,從社會、教育、科技和精神文明四個方面的作用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4]可見高校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為社會輸送綜合素質人才,為社會和諧發展服務。動畫產業升級與技術進步需要高素質應用技術人才為動力,需要高等教育為其培養具有適應企業文化與發展要求的知識結構,具備一線實際操作、團隊分工合作、獨立學習創新的專業應用能力,含有艱苦奮斗精神及強烈責任感的人才。因此,新公本院校動畫教育和動畫產業之間是相互依托、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關系。
很多新公本院校大力提倡校企合作 “項目進課堂”的做法,但在實際操作中學校的課程設置、課程大綱內容、課堂課時、上課時間等固定有限制,而企業的一個項目是在全天候上班、團隊穩定、部門分工協作、不間斷連續的生產模式,項目拿到課堂上執行的內容不符合教學大綱安排無法通過教學檢查,上課時間間斷固定不符合全天候的上班制度,即使課程全天候上課,與課時量核算標準制度相矛盾,課程是專業結構的單元細胞,執行的是單項訓練,學生無法完成團隊的系統生產流程,種種原因導致“項目進課堂”難以真正實施。還有企業在商業運營上注重實際效應,而很多新公本院校在辦學管理上流于形式主義,簽訂協議后,由于專業教師缺乏企業生產管理經驗,或者是多個教師共同管理一個創作,思想無法統一,而無法管理好學生創作團隊,導致項目無法完成。很多企業不愿意接受動畫實習生,因為學生實習的時候占用企業軟硬件資源,不但不能為企業服務,反而企業要對實習生進行各種培訓,導致企業在利益上受到一定的損失。
那么,新公本院校對于動畫專業校企合作項目,應當在管理制度上根據實際執行情況進行改革,在辦學管理思想上打破“大鍋飯”概念,由教師競聘專項管理負責項目合作事宜,并給予權利和經濟回報,同時承擔責任,切忌“一刀切”式的派遣,才能在在校期間培養“基礎扎實、兼備特長”的應用型人才。
[1]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實踐與政策研究報告[R].2013,(11):8
[2]祝家貴.加強應用型課程建設,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巢湖學院第四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院長工作報告[R].2013,(10):1.
[3]肖永亮.中國動畫教育啟示錄[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146
[4]江帆,余亞華,沈松.高校教育的終極目標——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1):172
THINKING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THE ANIMATION ART EDUCATION IN THE NEW MODELS OF PUBLIC UNIVERSITIES
TIAN Shi-bin1GAO Yun-yun2
(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
The new model of public universities is lacking in historical heritage,with weak infrastructure and a great proportion in the animation major.However,a red alert of high unemployment and low employment rate is issued in the past few years for the national animation major.Facing the transition to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the animation art education of new models of public universities needs to put forward some thoughts from students,teachers,personnel training plans and curriculum systems,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New models of public universities;Animation;Art education
J954-4
:A
:1672-2868(2017)01-0152-04
責任編輯:李 曉
2016-11-17
安徽省2015年度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項目教學研究一般項目(項目編號:2015jyxm330);安徽省2015年度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項目大學生創客實驗室建設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5ckjh088)
田世彬(1984-),男,安徽金寨人。巢湖學院藝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影視動畫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