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雨東
寫實油畫的發展歷程十分復雜艱辛,而且經歷了多個重要轉折階段。其中在文藝復興時期就已經主張色彩的重要性,而發展至今逐漸衍生出物質表現以與精神創新相結合的模式。眾所周知色彩是寫實油畫的精髓與核心,只有將細致的生活體驗與色彩搭配及豐富的情感協調一致,才會創造出高標準的藝術作品,進而得到人們的認可和贊許。此外在寫實油畫中賦予理性和感性特征,并將二者有機互融,才會最大限度地提升內心表達及作品釋放的意蘊。
藝術家在寫實油畫創作中,為了展現事物的逼真效果,就需要在應用光源色與環境色的同時,準確把握色彩規律和手法,使得色彩選擇搭配能夠真實地還原事物的原始風貌。可以說色彩是寫實繪畫情感表達的支撐,既可以滿足人們的視覺感官,又可以對事物進行有機延生。
寫實油畫之所以在繪畫領域占據不可替代的地位,這與其真實、原生態的實物表達理念有直接關聯。因此在眾多寫實作品中,可以顯而易見地感受到作者的喜怒情感,而這都是源自色彩有效運用的功勞。一方面,繪畫中冷暖色調的使用,就會給人以涼爽或溫暖的感覺,當然這也正是色彩運用的魅力所在。另一方面,寫實作品中蘊含著作者本身的情感,這在色彩的濃重或淺緩中就能得到體現,因此作品既反映了實際生活,又增加了情感抒發與衍生的內涵。
寫實油畫之所以至誕生之日起就具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和魅力,究其原因在于其需要精湛的技藝,并能夠滿足人們的視覺需求與審美觀,因此一直長盛不衰。簡單來講,寫實油畫十分接地氣,不像抽象畫那樣晦澀難懂,因此不需要過深的藝術基礎。正所謂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中色彩與情感表現在藝術的張力釋放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藝術家或創作者會利用大量的色彩變化嘗試以展現其對生活的感悟與推敲。
由于色彩的表現力具有廣闊的思維跨度,因此表現力是無窮的,多伴有創造性的發揮,這就凸顯了色彩應用的選擇性。而且色彩還是創作者意識本能的塑造,同時對色彩組合與變化進行主觀的結合,進而產生所期望達到的藝術效果。然而色彩表現并不是完全依靠經驗或隨意自由發揮想象,它需要遵循以下原則:首先,要明確油畫的意圖,進而在色彩表現中借題發揮,使得物象造型更加敏銳、主題滲透更加清晰。簡單來講要充分確保色彩感覺和色彩啟發為油畫創作的服務功能。其次,要綜合處理好造型與色彩的關系。由于造型一般都傾向于黑白灰,這就會影響色彩感染力的釋放。按照色彩與明暗的關系而言,色彩的明度是相對固定的,若要讓明度發生改變,勢必會使飽和度隨之改變。與此同時,色彩明度與色彩純度還息息相關,這都需要對造型與色彩元素一視同仁。最后,寫實油畫創作要具有把握偶然因素的能力。例如油畫顏料在工具涂刷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違背預期的可能,這時就需要畫家具有機智明辨的應變能力,通過對色彩整體的把握,對色彩進行局部創新。此外繪畫作品的共性在于不拘于小節,必須有情可抒,最終通過激情的色彩激活使作品能夠讓人產生共鳴。
寫實油畫從文藝復興時期至今,已經誕生了諸多藝術巨匠,其中通過達?芬奇的作品可以充分看出色彩在客觀物象再現方面的優勢與價值。例如其作品《巖間圣母》,雖然延續著當時流行的宗教主題,但是在微弱漸變的色彩變化上體現了對圣母的向往與敬意,因此情感表現十分精準而古典。此外,達?芬奇還自創暈涂法,由此開創了色彩情感應用的先河。
當二十世紀來臨初期,印象派對于寫實油畫的貢獻可以說功不可沒,此時更加注重于光照和環境色的運用,并將色彩的冷暖與寫實油畫有機平衡,因此色彩表達情感在展現事物真實屬性及精神層面的能力達到了頂峰,例如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這一作品,就是色光寫實方面典型例證,畫面中裸女人物的塑造多采用散光,因此在兩個紳士當中十分光鮮奪目。可以說在視覺呈現和意境情感中都展現出了午餐時光的愜意以及人物形體的嚴謹。
二十世紀之后,藝術發展逐漸步入多元化領域,尤其是科技發展推動下攝影藝術的出現,使得寫實油畫被賦予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此時色彩應用更加科學和精準,這需要創作者在純度、明度、灰度等色彩技巧方面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處理能力,同時結合通過微小色彩互補對人產生震撼的沖擊。此外還能夠兼具精神品質的傳達,使得觀眾情感與作品相互融合,當然這也是精神因素表現的最高境界。
總之,寫實油畫發展至今離不開色彩的應用與創新,可以說色彩是作品優秀與否的關鍵因素。正因如此,創作者要加大對色彩表現的認知和理解,進而通過科學合理以及個性化的色彩選擇診釋生活感悟。此外寫實油畫作品還是作者自身情感表達的重要途徑,不論是創作者處于何種境遇和狀態,通過色彩表現都可以將真實的生活經歷展現得淋漓盡致。
[1]陸正虹.油畫中裝飾性色彩的藝術表現[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1).
[2]葉璐.寫實性油畫肖像創作中的色彩表現因素[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14(01).
[3]馬斌.再議寫實油畫中的表現性一一回憶著名油畫家忻東旺[J].現代裝飾(理論),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