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鑫
在當前日益嚴峻的發展瓶頸下,地方電視臺必須勇于創新,用全新理念進行布局,以求贏得的生存之戰,更好地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使命和神圣職責。那么,如何進行有效的、合理的創新轉型,如何追隨著時代的發展,成為了當前眾多電視媒體人最為重要的課題。要想有效的解決這一現實問題,實現發展性突破。這就需要電視媒體人樹立創新的發展觀念,將創新融入到電視節目制作的每個環節。
新媒體,開創了全新的媒體空間,讓媒體信息變得更為開放化、透明化。眾多的網民們,只需要一臺電腦、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的接受到最新的媒體資訊。當前,通信網絡已經成為了新媒體主要的傳播方式,是人們獲取媒體信息最好的途徑。在新媒體時代,人們都可以充當媒體記者,及時的采集相關的新聞事件,發布在公共的媒體交流平臺上。如微博、微信等眾多社交APP,成為了廣大網友最佳的信息傳播途徑。如此,就使以往單一的受眾具有如今信息發布者和受眾的雙重身份,他們既是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生產者、傳播者。因此,新形勢下傳統電視媒體特別是地方電視臺必須積極尋求傳播方式的改變,以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地方電視臺要積極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就要廣泛涉足互聯網、手機廣播、手機電視、手機直播、數字廣播、數字電視等媒介,加強互動性,將網絡、手機、微博、微信、微視頻、手機直播平臺、手機臺客戶端等新媒體優勢融入傳統電視節目經營范疇,真正實現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融合性發展,從媒體信息內容,到媒體信息的傳播途徑,再到管理方式、平臺建設等,實現了多方位的融合發展。電視節目實現了多樣化的傳播,最終形成“中央廚房”式的、“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發布”的全媒體生產模式,構建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同時,地方電視臺要著力培養提升從業人員素質,使其在思維方式、寫作手法等多方面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
網絡化思維,主要是以合作互助、平等、開放等為主旨,進行問題的思考與解決,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格局。網絡化的思維格局,其最基本的特點包含著跨界式的思維、共享式思維、個性化思維、用戶主觀思維等。在網絡化思維格局下,要求新聞必須堅持以廣大的讀者為主體,要切實的了解讀者所想、所需。并且,要能夠以讀者真實的性格特點、愛好等基本情況,制作出風格迥異的新媒體產品。新媒體主要的優勢就在于,社交化與網絡化的媒體屬性。那么,新聞媒體記者就需要具備良好的共享式思維,才能夠有效的提升工作質量。當前,網絡化已經成為了時代的主題,人們的生活與生產處處都離不開網絡。新聞記者需要站在全局上分析新的發展突破,更好的接受全新的媒體觀念與形式,盡早與新媒體時代相適應,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全媒體時代的傳媒,要求新聞從業人員必須成為“雜家”,也就是多面手,只有成為復合型人才,才能在新形勢下得以生存并大顯身手。
地方電視臺,具備著濃厚的地域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地方電視臺的這種人文特征,是地方電視臺在新媒體時代的創新突破點。基于地方電視臺的地域性特征,地方電視臺就可以充分的把握這一重要的地域性特征。將地方的人文景觀、風土人情等具有濃厚地域屬性的內容,加入到媒體節目制作中,充分的體現出地方電視臺的地域特色。對當地人而言,當地的傳統媒體生長在自己的土地上,報道著身邊的人和事,有著和讀者最具“接近性”和“親切感”的優勢。只要善于發掘當地的人文資源優勢,對于當地的優質人文資源進行有效的把握,采用靈活性的表現手法,制作出風格迥異的地方電視精品節目。同時,將一些喜聞樂見的生活化元素,進行細致的設計與制作,將具有地域性的民族文化與藝更好的融入到地方電視節目中。所以,地方電視臺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表現手法,不僅突出特色的地方地域文化,還能夠讓地方電視臺的節目能夠更加接地氣。
創新是新聞事業發展的無窮動力,更是保持新聞事業生命力的最有力的抓手。地方電視臺在節目創新上要做好以下幾點:一是要變換視角,從過去格式與模式化較為嚴重的新聞,轉變成為以群眾為主體的新聞節目,更加突出了群眾的參與度。有效的拉近新聞媒體與群眾之間的距離,讓所制作的新聞節目能夠更加與群眾的生活相貼近。同時,要更好的把握住事物的關聯性,把所制作的新聞內容變得更為逼真,具有說服力、影響力。二是要積極進行欄目創新,改進節目包裝,使節目更具時代感,讓屏幕上信息量更大、信息更及時,要鼓勵采編人員樹立精品意識,發揚工匠精神,認真拍好每一個畫面,寫好每一句解說詞,處理好每一個細節。三是要出臺激勵機制,激勵電視從業人員求新、求異、求變,勇于在節目制作的各個環節進行創新,并對新穎獨特、質量上乘、讓人眼前一亮的節目予以獎勵。
地方電視臺,是地方傳播媒體的主流。面對著如今新媒體的沖擊,形成了發展性瓶頸。為了不負媒體事業的媒體傳播使命,為廣大的受眾制作更好的新聞內容。地方電視臺就必須樹立正確的創新觀念,尋找新的創新發展突破途徑,打破這一發展瓶頸,實現可持續性發展。有效的將新媒體的功能優勢,融入自身的新聞內容制作與傳播上,打造最具地域風情的地方電視節目。從而吸引更多的受眾,保持地方電視臺收視率的持續增長,促進地方電視臺的長足發展。
[1]牛宇.找準品牌定位尋求節目創新——對地方電視臺新聞節目生存發展策略的探析[J].發展,2016(10):85.
[2]孫麗萍.地方電視臺創新與融合戰略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