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張燕堂+劉曉燕+徐潔
摘 要 目的:充分發揮醫學影像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在教育實踐中探索加強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新途徑,提高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方法:明確醫學影像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地位,加強醫學影像博物館建設,實施醫學影像博物館教育與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相融合。結果:發揮醫學影像博物館教育功能,大學生實踐教學、科技創新教育效果明顯,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得到提高,科技成果顯著。實施醫學影像博物館教育與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相融合。結論: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加強學生科技創新教育,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是可行的、有效的。
關鍵詞 醫學影像博物館 教育功能 科技創新 相互融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2.014
Abstract Objection: play museum of medical imaging function in education,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education in the education practice and improv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Methods:Definite the position of medical image of the museum's education function,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imaging museum and combine museum of implementation of medical imaging education with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Results: Play museum of medical imaging education is func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ractice teac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education effect is obvious, the stud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is improved, and the achieve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clusion:Implemen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educations of medical imaging museum and colleg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play the function of medical imaging museum in education, strengthen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Keywords medical imaging museum; education func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utual fusion
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創新人才,是高等教育面臨的緊迫任務。高校充分發揮大學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實現博物館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是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
博物館是集中反映民族精神、傳統文化歷史的殿堂,是閃爍著智慧的奇妙的知識世界,是立體的百科全書,是人類接受終身教育的大學堂,博物館是其他任何形式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場所。我國現有博物館2000多所,綜合類和歷史文化類的博物館約占70%。高等院校設立的博物館大約有300多所。21世紀初是我國高校興建、擴建博物館的大發展時期,2001年教育部啟動了大學數字博物館工程,首批重點建設北京中醫藥大學數字博物館、清華大學美術數字博物館和山東大學考古數字博物館等18所有特色的大學數字博物館。2012年5月,全國高校博物館育人聯盟在上海交通大學成立。大學建立博物館有效地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綜合素質的提升。泰山醫學院在創辦醫學影像專業幾十年的基礎上,創建醫學影像博物館,2005年醫學影像博物館落成,同時對外開放。為了更好地發揮醫學影像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實施醫學影像博物館教育與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相融合,取得有效教育效果。
1 明確醫學影像博物館教育功能地位
醫學影像博物館明確功能定位,對于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意義。收藏、研究、教育是博物館的三大職能。教育功能是大學博物館的主要功能之一。《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把博物館定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歐美的許多大學、中學和小學都設有為教學服務的博物館。大學建立博物館主要是發揮教育功能,與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提高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有效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高校博物館內收藏有大批和教學、科研密切相關的文物、標本,這些實物展現在學生面前,比教科書上的文字圖片更直觀、更具感染力,更加生動形象,可以很好的彌補課堂教學的空洞和抽象,使得教學效率明顯提高。在教授相關知識的同時,充分利用館藏的資料,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2015年國務院頒布的《博物館條例》中指出,把教育列為博物館的首要目的,并專列《博物館社會服務》章節,這些充分說明了大學博物館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
高校博物館服務于教育教學科研,現在出現了新的特點:大學博物館由學生實習、科研、教學服務,向學生教育教學轉變,與課堂教學相融合。博物館利用自身場所、教育資源等優勢,開發有關啟發學生科學思維、科技創新,動手、動腦項目,大學博物館從傳統教學輔助,向教育教學延伸,發揮教育功能。
泰山醫學院根據醫學影像博物館的性質,借鑒國內外大學博物館功能定位的經驗,結合學校實際,將醫學影像博物館的功能定位:以教育功能為主,把醫學影像博物館建成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科技創新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醫學影像博物館成為實踐教學、科技創新創業教育、科普教育的大課堂,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與學校教育教學相融合,與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相融合,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2 加強醫學影像博物館建設
放射學院經過多年來的籌備和藏品收集,于2005年醫學影像博物館落成,到目前已有十多年時間。醫學影像博物館由泰山醫學院和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共同建設,博物館現有建筑面積2000m2,2013年學校對對醫學影像博物館進行修繕。目前,展品主要有國產第一代核磁共振成像裝置,第一代顱CT掃描成像裝置,第二代全身CT掃描裝置,各種類型、不同時代X線攝影設備、X線透視設備以及e形臂X線成像裝置,早期機械式B型超聲等成套設備80多套。博物館陳列有各種類型代表成像設備的關鍵部件,主要有X線球管、影像增強器、影像探測器和操作臺等部件500多套件。館內有介紹X線發現一百多年來,現代醫學影像設備發展歷史的展板300多件。有北京萬東、山東新華等公司捐贈的各種設備。有各類早期期刊、專業圖書、專家論著和捐書等,博物館現有與醫學影像有關的藏書和期刊20000多冊。醫學影像博物館分為5個展區:醫學影像成像設備整機展區;成像設備零部件展區;醫學影像技術領域國際國內專家生平事跡、著作、文獻展區;國際國內著名醫學影像設備制造企業產品展區;中華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史料室。
醫學影像博物館配有專職工作人員,聘請教師任兼職管理人員,聘請學生擔任講解員,博物館組織機構健全。學校撥專項經費用于博物館建設,近期建設多媒體展示廳,醫學影像博物館逐步建成高層次數字化博物館。醫學影像博物館先后被山東省科協批準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四星級科普教育基地”, 2015年10月被中國科協授予“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稱號。泰山醫學院將醫學影像博物館的功能明確定位教育功能,將博物館建設成為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科技創新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充分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與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3 實施醫學影像博物館教育與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相融合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發揮醫學影像博物館教育功能,挖掘博物館自身所蘊含的教育資源,作為實踐教學基地、科技創新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發揮重要作用。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到博物館學習,放射學院組織新生全體學生集體參觀醫學影像博物館,講解員細致詳細講解,使大學生了解所學專業的發展歷史,增強了對本專業的感性認識。近幾年來,醫學影像博物館接受近20000名學生參觀學習,2015年迎接各級領導參觀34批次,約100多人;接待國內院校及影像領域專家學者參觀40批次,約200多人,接待國外專家學者3批多次, 10多人。接受中華醫學會影像技術學會捐贈紀念品6件,珍貴書籍資料10本。接受捐贈設備價值約100萬元的設備,進行實踐教學、科技創新教育和科普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博物館成為醫學影像專業學生實驗、實習、實踐教學基地,實施博物館教育與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相融合,博物館成為學生科技創新大課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大學博物館是產生實踐性知識的場所。實踐性知識是學生在實踐和應用知識過程中獲得知識。實踐性知識是實現創新的關鍵。教育家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正是強調了實踐性知識的重要性。醫學影像博物館通過豐富的藏品和各種展示方式,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實施醫學影像博物館教育與學生創新教育相融合,博物館教育具有創新教育的優勢。博物館教育與課堂教育有所不同。課堂教育是傳授知識,博物館教育是一種特定情鏡下的實物教學過程,特定知識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側重于學生的趣味性,特點是由學生的興趣、好奇、探索、互動產生學習動機,學生學習自覺自愿,從中受到教育,獲得知識。博物館教育活動像游戲一樣,讓大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從中獲得實踐性知識,對所學專業理論、概念、科學方法加深理解,受到創新教育,這是基于興趣的沒有壓力的學習。這種對醫學影像博物館充滿興趣的參觀學習與互動,可以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求解興趣,啟發創新思維,構建新的概念,培養創新精神。博物館教育是一種社會化教育,可以延伸課堂知識。實施醫學影像博物館教育與大學生創新教育相融合,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泰山醫學院放射學院實施醫學影像博物館教育與學生科技創新教育相融合,認真貫徹落實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積極營造大學生科技創新氛圍,認真組織開展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參觀醫學影像博物館,積極為學生搭建創新平臺,安排指導教師對學生的科技創新項目從申報、立項,到組織實施進行具體指導。放射學院成立大學生科技創新領導小組,設立了“放射學院科技創新基金”。學生成立了機電創新小組等,放射學院的學生以班級為單位申報創新項目200多項。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了2015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名單,放射學院申報的35項創新訓練項目榜上有名。實施醫學影像博物館教育與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相融合,建立大學生科技創新長效機制。大學生科技創新旨在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探索以問題和課題為核心的教學模式改革,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性實驗改革,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逐步形成大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創新的教育體制機制,建設有利于激發大學生靈感和創新思維的教育培養體系,建立起大學生科技創新長效機制。
實施醫學影像博物館教育與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相融合,教育效果明顯,科技創新成果顯著。放射學院學生參加山東省機電設計大賽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11項。
在山東省大學生機電產品創新設計競賽中,獲得全國大學生機械設計大賽山東賽區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挑戰杯”山東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2項。
放射學院科技創新社團物理愛好者協會獲2010年度山東省“優秀大學生科技社團”稱號。2013年放射學院承辦首屆“泰山杯”全國大學生醫學影像技術實踐技能大賽中,2名同學獲得一等獎,1名同學獲個人單項冠軍,1名同學獲得二等獎。2014年全國醫學影像學專業大學生實踐技能大賽中泰山醫學院獲得團體特等獎,3名同學獲得一等獎,2名同學獲得個人單項冠軍。2015年“泰山杯”兩岸三地大學生醫學影像技術實踐技能大賽中,我校獲團體特等獎。2015年3名同學參加第十二屆山東省大學生機電產品創新設計競賽獲得一等獎并獲得“科明”獎學金;指導教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學院共有6位老師獲得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優秀指導教師。2015年放射學院35項獲國家級創新創業項目立項。積極利用校外資源,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先后與深圳一體醫療公司和山東華展醫療設備技術有限公司建立了聯合實驗室,進一步改善了學院辦學條件。
泰山醫學院醫學影像博物館經山東省科協批準,成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四星級科普教育基地。2015年博物館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評審為國家科普教育基地。醫學影像博物館成為學生實踐教學基地、科技創新教育基地和學生科普教育基地,發揮重要的教育功能。
基金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510439156)
參考文獻
[1] 陳佳麗.博物館工作與未成年人的人文素質教育[J].攀登(雙月刊),2007(4):180-181.
[2] 吳敏.醫學博物館建設與發展的思考[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2(5):56-57.
[3] 張家梁,鄧愛民.高校醫學影像博物館建設的探索與設想[J].科教文化:214.
[4] 陳濤.加強自身建設發揮教育功能[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2002(5):132-134.
[5] 劉立勇,朱與墨,馬紅英.高校博物館在大學生創新教育中的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11(1):96-99.
[6] 胡興祥,陳殿林,鮑麗娟.高校博物館發揮育人功能的瓶頸與對策[J].中國高等教育,2014:50-51.
[7] 榮正通.試論高校博物館的文化育人與學生思想教育[J].博物館研究,2013(2):30-35.
[8] 于永梅.以科大博物館為例淺析高校博物館效益最大化[D].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