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大新
摘 要:文章以引航員的離登船過程為主,首先分析引航員離登船裝置的幾種基本形式,隨后針對離登船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通過文章的分析可以得知,保證引航員登離船的規范性、提高專業技術以及把握準確的離登船時機是提高騷安全性的幾個要點,這也是保證引航員與被引船安全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引航員;登離船;風險;對策
中圖分類號:U67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973(2017)03-0051-02
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引航員的登離船過程經常會發生危險事故,例如廣州港一級引航員摔傷事件以及湛江港引航員傷殘事件等。由此可見,引航員的登離船過程存在很大的風險,甚至會對其人身安全造成極大的影響。為了對引航員與被引船的安全進行保證,相關人員必須要深入了解其中存在的風險,提出與之對應的解決對策,希望以此提升引航船登離船過程的安全性。文章中也以此為題對風險與對策進行了分析。
1 引航員登離船裝置
所謂引航員登離船裝置即引航員在上下船舶過程中的主要通道,其中主要包含了幾種不同形式的登離船形式:引航員所用軟梯、舷梯、機械升降器與組合梯。在最新頒布的有關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規范中,對于船只使用引航員機械升降器的行為進行了禁止。一旦干舷高度未超過9米時,便可任意選擇以上 3 種登乘方式之一;當高度超過9米,便不能運用引航員軟梯。其中,攀爬引水梯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且在操作的過程中需要一定的平衡力和協調力作為輔助,但是這也對攀爬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一操作中存在的挑戰性重點在于引水梯的垂直狀態、存在負坡度、處于非平衡的姿勢、側向和豎向移動且能夠形成扭曲等相應的特性。另外,引航船舷梯自身的搖晃也提高了引水梯攀爬的難度。
2 引航員登離船時存在的風險
2.1 被引船隱藏的風險
被引船船速過快以及被引船下風等問題,均會導致危險。因為被引船的速度過快,會為引航員的登離船帶來一定的困難。通常港口會要求引航員在登離船的過程中,將被引船的速度維持在6節到8節。若是速度過快或過慢,都會對被引船的安全靠離造成影響。另外,當遇到大風大浪天氣時,被引船遭遇的下風天氣也會對引航員登離船的安全形成影響。部分被引船船長忽略了做下風,或是做下風缺乏足夠的幅度,這也為引航員的登離船帶來了風險。
2.2 引水船登離船設備與操縱存在風險
引水船中的登離船設備包含了登離船踏板、欄桿等,以上設備均可出現保養不足等現象,或是出現移動部件卡死的問題,這些問題均會出現因傷員登離船的風險。對于登離船設備的操縱,一些引水船并非是駕機合一,所以不能真正實現無級調速,引水船的操縱性比較差,所以很難和大船保持同速航行。
2.3 引航員的不規范操作存在風險
引航員的引航勞防用品穿戴不規范也會帶來風險,其中包含了引航員在登離船時沒有及時穿戴好救生衣、勞防工作鞋以及防護手套等行為。另外,引航員沒有及時發現登離船設備中的不足,都有可能出現墜落或者刮傷的風險。船方因為多種原因在安裝登離船裝置時,沒有及時對其存在的風險進行指出,依然在存在風險的情況下登離船,導致存在不規范或是使用存在缺陷的登離船設備,進而帶來風險。
2.4 沒有把握好離船準確時機
引航員在登離船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因為暈船等原因導致精神狀態欠佳,從而缺乏一定的反映力,延長了登離船的時間。因為引航員停留于引航梯中等待登離船這個時間段中存在的風險和登離船時間二者之間存在正比例關系,所以極有可能停留時間越長風險越大。另外,在面臨風浪的環境下,若引航員不了解風浪特性,沒有做出正確的決策,很有可能出現登離船時機把握不當的現象,進而導致引航員登離船出現危險。
3 登離船時存在風險的對策分析
3.1 加強對于登離船基礎知識的了解
針對被引船速度過快或是下風不佳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被引船船長務必要必了解速度過快以及下風不佳等問題會對引航員登離船造成的風險,隨后船長便能夠利用詢問引航員有關信息的方式了解其中原委,從而制定針對性的措施予以解決;另外,引航員在登離船的過程中要保證自己的速度;最后,被引船的船長要不斷填充自己的知識面。一旦引航員登離船的水域處于船舶密度比較大的環境時,不要急于避讓,最后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針對一些登離船設備與規范要求不符的現象,相關規定中也對其進行了要求,被引船的船長需要定期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并組織船員對新的規則進行學習,在選擇登離船裝備時也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選購。
3.2 優化登離船設備
引水船中登離踏板要設置到高處,引航站與拖輪公司可以對實際狀況進行分析,在引水船中的駕駛臺頂部設置引航踏板和扶手,這樣一來比較高的空載、干舷船舶便可從在引水船的駕駛臺頂部踏板處登離被引船舷梯,以這樣的方式提升引航員登離的快捷性與安全性。對于一些船舶中寬度比較大的舷梯,進行引水船靠離時要格外注意,操縱時也要掌握力度,針對這樣的現象可將登離船的踏板改制成伸縮型,滿足不同類型的舷梯需求。在被引船方面,要對其配置的便攜性與安全帶的強度進行考慮,為了能夠使被引船配合,相關人員要將繩子系在比較牢固的構件中,方便引航員在登離船時使用,也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除此之外,可以在引航員的背包上增設吊環,將其和大船中救生繩進行搭配,使引航員在登離船的過程中若突遇意外,也有另外的保護措施保障人身安全。
3.3 提升引航員操作的規范性
引航員登離船時的不規范行為也是導致引航員登離船時出現風險的原因之一,為了避免這一現象,引航員務必要掌握救生衣等勞防用品的正確穿戴規則,發現登離船裝備的不規范要馬上進行指正,不要冒險登離船。對于一些新進引航機構中的引航員,要先正式上崗之前進行訓練,重點強調攀爬技巧的培訓,在登離船的過程中手要抓牢、腳蹬實。面對大風大浪等惡劣天氣,被引船要及時做好下風舷,這也是引航員保證登離船過程安全的一個重要舉措。而對于引航員自身,在執行引航方案時,要合理考慮風浪對于登離船造成的影響,合理選擇作業水域,使其可以在保證被引船安全的基礎上對引航員登離船時的下風舷操作進行保證;被引船的船速要進行合理的控制,有關人員要對風浪的方向進行觀察,以免在做好被引船的下風舷之后,船舶出現橫搖的狀況,致使兩船水下部分出現擦碰。引水船的駕駛員要重點培訓風浪環境下靠泊大船能力,全面提升專業技能,并能夠對波浪規律進行觀察,講求操作的快捷、準確與安全。新建引水船的過程中,也要對引水船操控性進行優化,例如可將引水船的動力進行改造,設計成為無級變速的形式,并增加側推器。
3.4 深入研究風浪具體特點,掌握登離船的準確時機
作為引航員務必要對風浪的特性進行熟悉,并且可以掌握大浪與小浪的替換規律,通常情況下幾個大浪過后會連著幾個小浪,也就是“三大八小”的交替規律,引航員可在小浪的時間段內進行登離船行動,這樣會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因此,引航員登離船的過程中務必要對兩船之間的起伏、搖擺規律進行觀察,將其充分運用,在大浪之后便要把握合適的時機登離船。引航員登離船精神務必要保證集中,通過準確的判斷完成登離船行為。一般,在大浪的過程中可以放置軟梯,軟梯的梯尾距離水面高度要高于風平浪靜時約1m的距離,之后在小浪時順利的登離船。在引水船升高至頂點時,引航員要把握時機瞬間登離船,便可提升這個過程的安全性。
4 結束語
文章中針對引航員登離船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重點分析了風險的解決對策。通過文章的闡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引航員登離船時造成風險的因素有很多,只有保證操作的規范性、掌握良好時機才能提升登離船時的安全性,對引航員的認識安全進行保障。
參考文獻:
[1]周彬彬. 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風險分析與安全措施研究[J]. 港口經濟,2016,03:56-58.
[2]謝松平. 由一起引航梯斷落事故引起的登離船安全思考[J]. 中國水運(下半月),2016,04:53-54.
[3]劉志軍,陸悅銘. 引航員登離船時存在的風險及對策[J]. 中國海事,2016,05:40-42.
[4]王權,莊盛發. 引航員登離船存在風險和安全對策[J]. 中國水運(下半月),2014,03:40-41.
[5]李佑興,邱勇. 長江口深水航道大風浪作業區引航員登離輪的操作方法[J]. 港口經濟,2015,0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