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民

摘要:指出了森林物種多樣性保育價值評價方法較多,需要選擇符合實際情況的評價方法對森林物種多樣性保育價值進行評價,同時根據發展狀況適當地進行改進,才能夠確保森林物種多樣性保育價值評價的準確性。基于此,就森林物種多樣性保育價值評價方法改進展開了探究,并提出了森林物種多樣性保育價值評價方法的具體改進措施與方案。
關鍵詞:森林物種;多樣性;保育價值;評價方法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24-0098-02
1 引言
森林物種多樣性在現代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維護森林物種多樣性發展極為重要。森林物種多樣性保育價值評價能夠直接的反映出該區內的森林物種多樣性保育價值及相關信息情況,為提高森林物種多樣性提供了有利保障,在物種多樣性保護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2 區域性地理生態環境評估
生態環境中的,溫度、濕度及生態鏈等基本狀況,均對固定區域森林物種多樣性的Shannon-Weiner指數產生影響,各區域內部的生態環境差異較大,使物種種群的棲息方式有所不同,在通常情況下,生態環境的標準指數與生態鏈的完整度,是決定種群數量的主要因素。
2.1 生態環境標準理化評估
生態環境的理化標準差距較大,各地區所遵循的理化標準也各不相同,目前主要的衡量標準有,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專業標準及地方標準等,按物種種群分類,主要以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為主,由于國家標準的制定尚未統一,所以適用范圍較小,一般的小型森林則以地方標準為主,專業標準則是對特殊珍惜保護動物而設計的衡量標準,根據動物種類、氣息環境及區域的不同,生態環境標準評估數據難以統一,并且,我國目前所確立較為官方的生態環境理化衡量標準有待完善,因而國際標準與行業標準成為生態環境理化評估的主要依據。
生態環境標準理化評估也能夠對Shannon-Weiner指數的準確度產生影響,相比于生態鏈完整度基數評估的影響,生態環境標準理化評估對Shannon-Weiner指數的影響較小,不需要進行更深層次的解析與排除。
2.2 生態鏈完整度基數評估
生態鏈標準基于生態鏈的平衡度進行測算,生態鏈的完整度,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了生物種群的數量,生態鏈的良性循環,促使物種邁向多樣化發展,種群數量也能得以保持穩定。基數是指生態鏈的低端的物種數量,需要計算其基本的繁育能力,是否能夠保持上層生態鏈的平衡,如生態鏈中某一物種種類有所降低,既對Shannon-Weiner指數產生數據值波動的影響,物種種類稀少,Shannon-Weiner指數相對穩定,物種種類較多,也就隨之增加了諸多的不確定因素,Shannon-Weiner指數即會產生較大的波動,難以對其估算確定值,因此也就導致Shannon-Weiner指數的不準確。
3 Shannon-Wiener 指數物種多樣性保育評估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方案
3.1 問題
Shannon-Wiener 指數計算的數據,僅考慮到整體的數據,在數據測算過程中,并不穩定,相關的計算數據僅能夠對該區域內,大環境下的森林物種進行測算,難以保障其個體種群測算的準確度。Shannon-Wiener 指數測算結果以H值作為衡量標準,群落中的個體種群計算僅測算總數值N,對于不同種類間的種群測算難以得到相對準確的結果,在生態系統改進過程中,便導致難以顧忌對其余生態種群的影響。
Shannon-Wiener 指數相對較為單一,在測試過程中,需要考量的樣本數量較多,可能對生態系統造成不利的影響,同時Shannon-Wiener 指數的測算,不能滿足小型森林的測算需要,僅適用于大型的物種種群,雖然應用較為廣泛,但依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2 改進方案
種群的多樣性衡量標準,應按照當地區域種群的數量進行分離結算,通過不同計算方式,對物種的多樣性進行測算,辛普森多樣指數對于提高物種群落多樣性計算準確度有一定的幫助,該測算方式與Shannon-Wiener 指數測算有著本質上差別,辛普森多樣指數測算,僅需要極少數的樣本對比,即可進行計算,相對的計算公式也較為簡單,適用于小型森林的物種群落多樣性的計算。
在進行區域內物種多樣性保育價值計算時,需要通過多種數據同時分析的方式,辛普森多樣指數與Shannon-Wiener 指數雖然有著一定的差距,但也有一定的共同點,及即是計算值越大,物種多樣性情況越好,反之數值越低,則該區域內的物種多樣性情況較差,需要采取措施保護該地區的物種多樣性。辛普森多樣指數與Shannon-Wiener 指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4 增加瀕危物種特殊指數多樣性評估
瀕危等級是確定物種優先保護順序和制訂瀕危物種保育策略的重要依據,《生物多樣性公約》、相關國際組織和一些國家都把物種瀕危狀態的評價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中的一個重要步驟。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先后出版了《中國植物紅皮書》、《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依據的標準是20世紀60年代的IUCN國際瀕危物種等級新標準。
在云南省內分布有滇楊,其物種為云南省內特有種。所以在增加特有種指數修正后的評估方法測算的保育價值中,思茅松和楊樹排位均能提升,在此方法中就能體現出特有種的保育價值。
云南省增加了瀕危指數修正和增加特有種指數再次修正的3種森林生態系統物種多樣性保育價值評估方法。結果顯示,經過2次修正的評估方法,能夠科學地評估出森林生態系統物種多樣性保育價值,在測算了森林生態系統Shannon-Wiener指數多樣性保育價值外,還能兼顧瀕危物種和特有種的保育價值。
5 外來物種入侵對森林物種多樣性保育價值評估的影響
5.1 對H值準確度的影響
H值是Shannon-Wiener 指數計算法中,衡量物種多樣性生存情況的主要標準,外來物種的入侵,直接導致生態鏈的平衡受到影響,生態鏈某一階段內的種群數量直線下滑或上升,缺少了主要影響的天敵,H值的計算將不再準確,需要重新對區域內的樣本進行重新的采集,不僅嚴重影響生態環境的失衡,也容易導致疾病的滋生,破壞了原有穩定的生態系統體系。
5.2 對信息來源準確度的影響
Shannon-Wiener 指數的計算主要依靠樣本的采集,外來物種對樣本的采集產生間接影響,樣本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難以為Shannon-Wiener 指數的計算提供準確的數據信息。
5.3 物種多樣性保育價值評估改進的有效途徑
物種多樣性保育價值的評估與改進,需要通過多種計算結合的方式,以辛普森多樣性指數與Shannon-Wiener 指數為主要的衡量標準,兩種計算方式避免單一使用,進一步提升指數測算的穩定性,通過對結果值進行分析,得出最終測算的結論。物種多樣性保育價值評估的改進,需要根據區域的實際情況進行修改,選擇具有一定計算經驗的技術人員,對物種多樣性保育價值評估方式進行優化,進而確保其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對區域內的物種多樣性保育價值做出評估。
6 結語
森林物種多樣性問題日趨嚴重,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森林物種多樣性不斷減少,難以維持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轉,給生物的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需要制定詳細的方案,對森林物種多樣性進行治理。各地區的生態環境不盡相同,相關的治理方案需要根據森林物種多樣性保育價值進行評估,通過最終得出的結果進行方案的制定,因而擇優選擇適宜的森林物種多樣性保育價值評估方法極為重要,必要時可對其進行修改使其符合當地的自然條件與環境。
參考文獻:
[1]李惠萍,劉小林,張宋智,等.小隴山生態站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其價值評估[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2(5).
[2]王 兵,宋慶豐.森林生態系統物種多樣性保育價值評估方法[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2(2).
[3]程 芳,吳林芳,鐘 義.下層在區古寨自然保護區群落結構特征研究[J].綠色科技,2016(6).
[4]晏青華,張良實.保護區及周邊地區草果種植及其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調查分析[J].綠色科技,2015(3).
[5]程 方,吳林芳,鐘 義.惠城區古寨自然保護區群落結構特征研究[J].綠色科技, 2016(10).
[6] 隋玉龍,馬小欣,馬 莉,等.周國娜霧靈山幾種常見植物群落表現面積的研究[J].綠色科技,2014(1).
[7] 李旭華,鄧永利,張峰,等.山西龐泉溝自然保護區森林群落物種多樣性[J].生態學雜志,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