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婧
【事件】
在剛剛過去的春節,我國冰雪旅游產業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2022年冬奧會比賽場地河北崇禮春節期間接待游客共計53.2萬人次,同比增長25.8%;黑龍江森工雪鄉景區接待量同比增長超過90%,亞布力度假區接待量同比增長60%以上。
隨著行業進入者的增加,雪場的數量、滑雪的人數在未來勢必都會持續增加。而眾房企也將冰雪產業視為轉型的又一捷徑,目前已有萬科、魯能等大型房企涉足冰雪產業。
【述評】
隨著2022年冬奧會的臨近,加之國家層面相關政策的大力推動,頗具市場發展空間的冰雪產業正日漸成為不少品牌房地產企業的戰略布局重點。2016年11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多個部委聯合印發了《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和《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2年)》,從政策支持、教育推廣、基礎設施建設、機制體制改革等多個方面為冰雪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方面,是出于企業自身轉型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冰雪市場也的確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故而不斷有規模房企涉足冰雪產業。比如,2017年1月11日,萬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在2017中國體育產業嘉年華上宣布,萬科成立冰雪事業部并立志在2022年之前能夠建立一個亞洲領先的滑雪和山地度假集團,為顧客提供世界級的產品服務和體驗,成為中國冰雪產業新的行業標桿。從滑雪場管理拓展到度假區管理,即使是現在到了全季的一個度假區,萬科松花湖滑雪場的山頂有婚禮場地、有劇場、瞭望臺等,所有的服務設施都齊備。到2016年,萬科的冰雪產業已完成了從一到三的轉變,即從管理一個松花湖度假區,到管理北大壺度假區和延慶石京龍滑雪場。
盡管冰雪產業發展前景十分樂觀,但我國滑雪產業所面臨的現實挑戰仍不可忽視:第一,我國滑雪產業化程度較低,產業構成不完整;第二,滑雪場量多質次,普遍運營水平較低,雪場體驗不佳;第三,缺乏標準化、體系化滑雪教學,滑雪受眾成為忠實滑雪者的轉化率不高;第四,滑雪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研究人員稀缺,快速發展中的滑雪產業人力資源不足;第五,滑雪文化缺失,“體驗式滑雪”是目前我國滑雪群體最主要的方式,滑雪還遠遠沒有融入到國民的生活中。
可見,確保冰雪產業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打造成熟的冰雪產業鏈,只有按照產業化思維去從事相關產業實踐,這個產業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