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補短板:今年1000萬人要脫貧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近日公布,文件明確指出,確保2017年再脫貧1000萬人以上。這是在去年脫貧攻堅首戰告捷,全年超額完成1000萬脫貧任務的基礎上,向“貧魔”再次宣戰。
根據一號文件,今年將深入推進重大扶貧工程,強化脫貧攻堅支撐保障體系,統籌安排使用扶貧資源,注重提高脫貧質量,激發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積極性主動性,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為確保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一號文件明確,嚴格執行脫貧攻堅考核監督和督查巡查等制度,全面落實責任。
為解決扶貧形式主義等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一號文件還明確,堅決制止扶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做法,不搞層層加碼,嚴禁弄虛作假,務求脫貧攻堅取得實效。
此外,一號文件還提出,完善農村危房改造政策。對此,今年中央財政把建檔立卡貧困戶作為重點支持對象,提高戶均補助標準。鼓勵各地探索建設農村集體公租房、利用閑置農房和集體公房置換、提高補助金額等辦法,兜底解決特困戶住房安全問題。
——新華社
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已達到41.2%
據最新統計顯示,2016年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已達到41.2%,今后除極少數超大城市外,各地將全面放開對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職業院校畢業生、留學歸國人員的落戶限制。
自實施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三項制度”以來,公安機關共辦理異地居民身份證500余萬張,僅2016年就有143.5萬的無戶口人員登記上了戶口,公安部指出,除極少數超大城市外,要全面放開對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職業院校畢業生、留學歸國人員的落戶限制。
對于農村學生升學和參軍進入城鎮的人口、在城鎮就業居住5年以上和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以及新生代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的戶口問題,公安部表示,要努力做到能落盡落,并規定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不得實施積分落戶制度。
——央廣網
新版中國“綠卡”年內將啟用
近日,公安部會同20個部委對外國人永久居留證件應用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并牽頭開展證件便利化改版,強化永久居留證件的身份證明功能。新版證件將在年內啟用,中國“綠卡”含金量將進一步提升。
據了解,為適應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我國在2004年8月份出臺的《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中首次采用國際通行的做法,實施“永久居留證”的制度。獲得“綠卡”的外國人在中國居留期限將不受限制,可憑護照和“綠卡”出入中國國境,不需再行辦理簽證,且擁有和中國公民在投資、購房、開辦銀行賬戶、申請駕照及子女入學等方面同樣的權利。
2016年6月份,根據《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公安部研究決定,擴大申請在華永久居留(中國“綠卡”)外國人工作單位范圍,在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外商投資研發中心等7類企業、事業單位任職,且符合相關條件的外國人,可申請在中國永久居留。2016年,公安部共批準1576名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較上一年度增長163%。
此外,我國還與多國就持普通護照人員往來互免簽證或簡化簽證手續達成制度化安排,各類互免簽證或簡化簽證手續協定數量大幅增加,中國護照“含金量”大幅提高。截至目前,我國已與127個國家締結各類互免簽證協定。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