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慧敏++梅建敏

摘要:近年來,竊電技術越來越產業化與智能化,竊電行為也愈加隱蔽,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用電秩序的正常,對電網企業的經濟效益造成了損害。基于這種情況,電網企業需要高度重視反竊電工作,合理應用智能反竊電數據采集技術,強化需求側用電管理,從而提高企業整體的反竊電工作水平,實現企業的最大化效益。本文就對智能反竊電數據采集技術與應用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智能反竊電;數據采集技術;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電能已經成為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在信息網絡技術不斷普及與創新的背景下,竊電技術逐漸朝著信息化與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不僅干擾了正常的供電秩序,還對國家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穩定進步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要想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供電企業可以制定科學可行的應對策略,提高反竊電技術水平,合理利用智能反竊電數據采集技術,從而保證反竊電工作的智能化、規范化和有效化,促進工作效率的提高。
一、竊電問題現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國家電網公司營銷用電采集系統的運用,特別智能電表的應用以后,以前不容易統計的臺區線損現在每日都可以統計,每個用戶一天的電量也能查詢。通過技術分析,一些竊電用戶也容易被發現。據統計,我所在的縣公司在2014~2015年這二年間共查獲竊電案件150多起,其中居民用戶竊電案件最為嚴重。經過一段時間打擊后,竊電行為減少了很多,但總也不絕跡。也有了新的變化主要表現為竊電過程隱蔽化、竊電手段高科技化等。像晚上的掛鉤方式竊電、進戶管線里接線竊電方式等變得難以快速查處,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無目標竊電戶的情況下,只能通過大海撈針的方式對整個臺區進行拉網排查。但由于排查面過大、用電檢查人員不夠、地形等情況復雜、驚動竊電人員已自行解除等因素,反竊電效果并不很理想。
二、智能反竊電數據采集系統設計
(一)原理
本裝置最主要的功能是通過用電量的對比,將頑固難查的竊電戶的范圍縮小到一個小范圍后,再采用出其不意的人海戰術查出竊電戶。本裝置安裝在臺區低壓線路主線下面的分支線路入口處采集此分支線路的電量,每天將此電量與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自動采集的此分支線上的用戶總電量進行對比,如有差別則判斷此分支線上有用戶竊電,則可進一步按小時采集分析情況。之后因為分支線上的用戶不多,我們此時可采用人海戰術予以相對精準的查處。如果兩處電量沒有差別,我們就換到其它分支線路上或同時在多路分路線路上進行電量采集,直至找到竊電戶。
(二)系統組成
智能反竊電數據采集器主要由高精度開口式電流互感器、專用計量IC、主控芯片、高精度時鐘IC、無線模塊等組成。
①高精度開口式電流互感器。采用開口式互感器,一是因為安裝本裝置時不會造成停電,二是能快速安裝不會驚動竊電戶導至的竊電行為中止而使反竊電行動做無用功。為了減少因互感器誤差引起的電量誤差造成判斷錯誤,我們采用了0.2級的電流互感器來滿足計量需求,同時我們也準備了幾組不同電流比的電流互感器以適應不同用電電流的分支線路來提高采集精度。
②專用計量IC。采用成熟的專用計量IC,可減少芯片數量、電路板面積、電路設計時間、程序編制難度和提高測量精度。
③高精度時鐘IC。采用高精度時鐘芯片才能確保采集到的分支線電量與用戶電能表電量是同期數據。我們采用愛普生公司內置晶體的R8025時鐘芯片,日誤不大于1秒。
④無線數據傳送模塊。因為傳輸的信息量并不大,我們采用SMS短信來傳送信息,利用移動通信公司無處不在的信號,和采用高增益的外置天線,絕大部分地方就無需考慮信號死角問題,方便使用。
三、現場安裝應用
1、現場安裝:本裝置有外設線長為1.2米的三個開口式電流互感器和四個電壓夾子。 如需對可疑分支線進行測量,只需將裝有智能反竊電數據采集器的小箱子掛在分支線分接箱等的邊上,將標有A/B/C相序的三個開口式電流互感器分別按A/B/C相順序夾入分支線,夾入時還需注意相位關系,不要夾反了。同時應注意鉗口要閉合,不得有異物進入活動鉗口。之后再將四個電壓夾子按標記夾住A/B/C/零就可以了。實際安裝時,由于操作方法簡單,可以在短時間內就安裝好。
2、具體應用:智能反竊電數據采集器安裝上電后,會回傳一個包含時鐘信息和各相電流、電壓信息的短信,以利我們判斷采集器是否正常工作和安裝是否到位。如發現時鐘誤差較大就需上傳校正短信進行調整,利用短信里面包含的基站發出的時鐘信息進行校正,最大誤差不會超過十秒鐘,完全滿足電量采集需要。智能反竊電數據采集器在每天過零點時自動采集一次上一日的用電量數據并保存。在第二天8點后利用短信回傳上一日的各電量信息,這樣我們就可以和這條支線上所有用戶在營銷系統里的總電量進行對比,如有差別就可認為存在竊電的嫌疑,連續一段時間的觀測一定可以判斷是否存在竊電用戶。如需當前的電量信息,我們只需發出相應的短信指令就可以得到分支線路當前的電量、電壓、電流等參量,結合營銷系統的數據就可以分析任意時段內用電信息,這樣有利于分析竊取電量的時間和其它特性,便于更精準的找出竊電戶。因為分支線路一般用戶都不會很多了,這樣就可集中精力分析可疑情況、可疑用戶,再采取小范圍的人海戰術就可找出竊電戶。
四、竊電案件實例分析
1、我公司下屬的某供電所的一個臺區低壓線損超出合理損耗,所里多次組織人員進行反竊電排查,都沒有查到竊電用戶。在采用本裝置對其幾條分支線電量和分支線上用戶電量進行對比后,最終在某分支線路發現分支線總電量與用戶電量存在較大差別,經過多日跟蹤對比分析確認這條分支線上有用戶竊電。并且分析出了其竊電時間基本從晚上20點之后開始,早上8點鐘之后消失。于是晚上10點集合了全所力量對這條分支線路的電表箱、分接箱進行拉網式檢查,結合先前的分析數據,僅用了7分鐘就找到竊電位置,有兩根6平方的銅導線掛接在一間無人居住房子外墻上分接箱里,并順著墻入地。我們用工具沿著入地導線開挖,接著用了10分鐘就找到了真正的竊電戶。原來竊電戶采用晚上將導線掛在分接箱處,早上又將其取下的方式竊電,由于采用兩根導線竊電、竊電的線路又是獨立用于幾個功率大的用電器。因此智能電表上傳的數據里相線和零線電流是平衡的,按常規分析并不能發現此用戶竊電。(2016年3月20日的電量對比,見表1)總結
實踐證明,采用智能反竊電數據采集器可相對精準快速的找出竊電戶、有效減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特別是對隱蔽強竊電行為更有效果,能夠促進反竊電工作質量及效率的提升,有效震懾潛在竊電的用戶和維護正常的供用電秩序。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周金飛.用電信息采集系統[J].農村電氣化.2012(09).
[2] 侯旭江.對電力系統中常用竊電手段的技術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