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桃芬++薛燕
摘要: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迅猛發展,高職院校不斷擴招, 高職生的生源越來越復雜。 信息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高職生的學習生活方式正發生著根本性的變化,高職生的教育與管理越來越難。本文對高職生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做思想工作,從引導學生合理規劃大學、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班會,培養一批高素質的班干部等幾個方面談了自己在管理高職生時的體會,通過這些方面的管理,充分發揮高職生的潛能,讓高職生能在大學期間獲得更好的教育與發展。
關鍵詞:高職生 規劃 主題班會 班干部
中圖分類號:D267.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 10(c)-0000-00
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高職教育占領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但它又不同于高等教育,高職教育是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教育。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對社會多樣化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增加,高職教育的需求也逐漸增加。高職院校不斷擴招, 高職生的生源越來越復雜。由于教育資源分布的不均衡,農村孩子上大學特別是上重點大學的機會越來越少,過半高職生為農村娃。目前在京發布的《2016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顯示:高等職業教育成為農村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農家子弟的比重逐年上升,目前已達到53%。農家子弟的父母對高職教育認識不全面,大多數家長認為讀大學就會有工作,對孩子的學習和思想不大重視,教育的責任全推給學校。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的誘惑越來越多,高職生的教育與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怎樣更好地讓高職生發揮出自己的潛能,在大學期間獲得更好的教育與發展,筆者通過這些年對高職生的教育,談談自己的體會:
1 弄清楚高職生的現狀,有針對性地做思想工作
高職生的生源復雜,有三校生、自主招生、高中畢業生。其中高中畢業生中有文科生和理科生,這些來源不一樣的學生同在一個教室,學著同樣的課程,給管理與教學帶來了更大的難度。有的學生基礎差,底子薄;有的學生基礎還可以,但高考發揮失利;有的學生僅僅是英語成績太差,拖了后腿;有的學生讀書期間還從事經商;怎樣讓這些學生更好地學習,讓優秀的學生帶動差生,而不是讓差生影響優秀生?對基礎好的同學,提出高的要求,可以鼓勵他們通過自考或專升本方式向本科院校努力,做好鶴立雞群中的鶴。高考失利的同學,對學校不滿意,對自己失去信心,很自卑。對這些同學要在思想上多加以關注,鼓勵他們面對現實,吸取教訓,樹立信心,重新確定學習目標。對于基礎差的同學,自覺性差,在紀律方面提出高的要求。
高職生的心理問題相對于普通高校的學生顯得更為突出,最明顯的是“自卑心理”。雖然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但是大家對高職教育的認識卻受錄取批次、錄取分數的影響,認為高職教育是低層次的教育,有的高職生找工作時還要面臨單位的“不認同”甚至是“歧視”。這種觀念給學生造成一種心理上壓力,學生產生自卑心理。這種心理問題的出現使得學生在處理問題時或者過分不冷靜,走極端,形成某些過激行為,有的同學自暴自棄。多和學生講一些優秀的畢業生的事跡,鼓勵他們對學校、對自己有信心,幫助他們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2 引導學生合理規劃大學,協調好娛樂與學習的關系
大部分學生進入大學后,學習沒有壓力,學習目的不準確,再加上社會上各種誘惑,很容易養成不良嗜好,得過且過。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網絡時代的到來,全人類的生產方式和日常生活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網絡”的出現和發展,其高效、便捷的信息傳遞模式贏得了學生的認同,在一定程度上給高職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方便;但網絡又是一把雙刃劍,有的學生成天沉迷于游戲中,對學習不感興趣。網絡信息的混雜性對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價值觀念等方面將產生深遠的影響,高職生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也正接收新的沖擊。怎樣合理利用好網絡,在業余時間更好地處理好學習與娛樂的關系,已經給我們的教育提出嚴峻的挑戰。
在學生進校的時候就引導學生規劃好自己的大學生活,把大學中要考取的證書和時間的安排盡早告訴同學,讓他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適合自己的計劃。每半年讓學生看看自己實際的情況和半年前的計劃是否一致?這種計劃不一定全是學習方面,也可以是生活方面等。通過計劃,檢驗,再計劃,再檢驗這樣的規劃,學生養成了一種習慣,學習的目的也會越來越準確,對以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幫助。
3 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班會,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學生對手機、電腦等通訊工具依賴性強,大多數的學生喜歡隨時翻看手機,對身邊的很多事和人不關心,集體觀念淡薄,組織紀律性差。在行為上自我約束力不強,思想活躍,某些問題的認識很膚淺,再加上青春期本身使得他們對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等等。有的學生社交圈子很窄,除了本宿舍的同學,其他同學很少交流。利用學生的空閑時間安排各種形式的班會,搜集他們關注的熱點問題,在班級中展開討論,讓同學們之間更好地溝通,盡量讓每個同學都能發言,都能參與進來,而不是幾個班干部或幾個口才好的學生在開展活動。聘請有關教師或專家主持某個話題,引導學生參加討論與思考,及時解決他們思想上遇到的問題,從而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通過主題班會,更好地了解班上同學的思想,有針對性地做思想工作,把不正之風盡早壓制住,班上才能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4 培養一批高素質的班干部,營造一個優良的學風
一個班級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和班干部有直接關系。班干部盡量在大家推薦的學生中選拔出一批素質較高、能力較強、為人誠實、樂于奉獻的學生,培養好這些班干部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管理能力,發揮班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班干部是老師和同學之間的橋梁,他們能代表老師及時地向學生傳達信息,又能及時地向老師反映同學中發生的一些情況。他們是同學的一份子,與其他學生朝夕相處,起點相同,身份一致,同學之間放得開,談得來,心相通,彼此之間能敞開心扉,傾訴真情,老師了解不到情況,他們能夠了解到,老師想不到的事情,他們想得到,輔導員解決不了的思想問題,通過他們能夠得到圓滿解決。
學風是一個班級的靈魂,良好的學風是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前提和保證。班干部作為班級學風建設的主要組織者,要樹立責任意識,端正服務意識,自學成為班級學風建設師生互動的紐帶和橋梁。在班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成立班內的學習小組,“互幫、互助、互教、互學”,對于班內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應積極組織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對其進行輔導,實現全班同學的共同努力、共同進步。同時要抓好班級的課堂考勤工作,對于愛曠課的同學應及時督促其去上課,必要時要向班主任及時匯報。通過班干部在班級組織各項活動,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和自豪感。
總之,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高職生的教育與管理越來越難。好的教育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通過有效的管理,充分發揮高職生的潛能,讓高職生能在大學期間獲得更好的教育與發展,把高職生培養成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蒲海.新時期高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36).
[2] 衛珍妮.“微時代”下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的新思考.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4年第4期.
[3] 李貞.關于高職學生教育管理的幾點思考.青春歲月,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