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麗
油品質量升級要標準與監管雙管齊下
□ 張 麗
加快油品質量升級步伐,要從標準與監管兩個方面同時著手。

勤練兵,助力油品質量升級。圖為濟南煉化化驗人員在操練油品分析技能。 劉金濤 攝
1月1日,成品油國5標準在我國全面實施;3月1日,京6油品在北京全面上市,我國油品質量升級邁入一個新的階段。這是我國治理大氣污染的一個重要舉措,也是節能減排的重要環節。
雖然我國的油品質量標準主要指標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在油品質量標準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市場監管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導致少量不達標油品進入市場。這些問題導致油品在運輸和使用過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增大,從而加重大氣污染程度。加快油品質量升級步伐,要從標準與監管兩個方面同時著手。
我國的油品質量標準是在國際大氣候下逐步升級的。汽油質量標準首先從無鉛化開始,從1997年到2000年7月1日,全國實現汽油無鉛化。之后的升級主要在硫含量的變化,從2000年的硫含量不大于1000ppm,依次升級到2006年硫含量不大于500ppm、2010年國3硫含量不大于150ppm、2014年國4硫含量不大于50ppm及2017年國5硫含量不大于10ppm。
我國柴油標準分為車用柴油和普通柴油兩類,普通柴油主要用作非道路機械的燃料。車用柴油的升級歷程與汽油基本一致,硫含量先后由2000年不大于2000ppm升級至2005年不大于500ppm、2011年不大于350ppm、2015年不大于50ppm及2017年不大于10ppm。
生產超低硫、零排放燃料是世界燃油清潔化發展的總趨勢。機動車排放出的烯烴和芳烴會在空氣中形成多碳縮合物,進而形成細顆粒物;烴類及含氧化合物在發生不完全燃燒時,釋放到大氣中的污染物通過光化學反應對大氣環境質量造成嚴重破壞。因此,進一步對油品烴組分提出指標要求,既是燃油清潔化的顯著標志,也是從源頭減少和消除環境污染的需要。
繼汽油無鉛化之后,清潔汽油的發展趨勢是低硫、低苯、低芳烴和低烯烴化。車用清潔柴油的發展趨勢則是降低硫、芳烴含量,尤其是降低多環芳烴含量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十六烷值。目前我國油品在低硫化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但在其他方面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目前,我國的國5油品質量標準雖然在主要指標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但在部分重要指標如烴含量、蒸汽壓等方面與先進水平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影響到大氣質量的持續改善,這也是北京市實施京6標準的主要原因。
柴油質量標準實行“雙軌制”體系,不利于控制柴油燃燒排放的污染。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均對柴油實施統一質量標準,而我國將柴油質量標準分為普通柴油和車用柴油兩種。由于普通柴油比車用柴油的限制寬松,因為價格差異,柴油車也會使用普通柴油。同時,柴油燃燒尾氣中有害物質排放量及污染均遠大于汽油,普通柴油對環境的影響尤為突出,柴油標準“雙軌制”體系對控制大氣污染弊端多多。
汽油標準烯烴、芳烴限值過高,這是今后油品質量升級需重點限制的指標。國5標準中芳烴≤40%、烯烴≤24%,比京6標準的芳烴≤35%、烯烴≤15%高出一大截,也比歐5標準的芳烴≤35%、烯烴≤18%限值高很多。
汽油標準蒸汽壓限值滯后,導致運輸和使用過程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排放量大。汽油蒸汽壓是影響油品儲運及使用過程中VOCs排放的重要原因,蒸汽壓越大,VOCs的排放越顯著,油耗也必然隨之增加。我國國5標準規定的夏季最高蒸汽壓限值為65kPa,與歐洲標準基本持平,比美國標準高20kPa,比美國加州高24kPa;冬季為85kPa,比歐洲、美國及美國加州標準分別高出15kPa、35kPa和39kPa。
我國目前的油品質量標準總體來說還處于控制不夠嚴格的階段,這就導致符合標準的油品內在品質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對油品的生產、監管及消費都帶來諸多不利影響。針對這種狀況,我國應首先將柴油質量標準統一,不再分為普通柴油與車用柴油,增加控制柴油總芳烴限值,降低多環芳烴限值。其次,對國家重點污染控制區和污染物排放超標區實行嚴格管理,在綜合考慮自然環境特征、社會經濟條件和科學技術水平的基礎上,制定更為嚴格的特別標準限值。最后,加快推進國6油品質量標準的制定與實施。
由于監管不到位,目前在成品油質量控制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少量油品經營商不按規定執行油品質量升級要求、違規銷售非標準油品,擾亂了市場秩序,使油品質量升級對大氣污染的治理作用收不到預期的效果。
成品油質量監控相關管理條例和方法不能適應油品質量升級的需要。近年來,我國成品油質量升級顯著提速,油品質量標準更新頻繁,但相應的管理制度還未完善。建議加快相關制度建設,保證油品質量升級的順利推進。
成品油質量監管手段還有待完善。目前的油品質量監管主要依靠專項檢查、抽檢等較為落后的手段,還未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化手段。建議加快建立油品質量實時監管體系,實現油品質量全方位控制。
消費者維權意識有待增強。要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大力宣傳成品油市場管理相關政策法規,公開舉報投訴電話,引導消費者使用正規的標準油品,共同監督違法行為。
進口油品質量監管有待加強。在做好國內成品油質量監管的同時,還要關注進口石油產品的監控。由于進口油品生產環節難以監控,因此,必須增強進出口石油產品采購環節人員對質量標準升級的意識,盡最大可能降低進口石油產品對我國的環境污染。
(作者單位:中國航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