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媛,李 紅
(新疆農業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2)
農業訂單,也稱為農業合同(契約),是介于現貨市場和縱向一體化之間的一種農業產業化組織制度,是農戶在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按照與客戶(農產品購買者)簽訂的合同(契約)組織安排生產,實行以銷定產的一種農業產銷模式,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風險管理工具[1-2]。發展農業訂單不僅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的私人勞動轉化為社會勞動的必然要求,更是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穩定,實現農業產業化、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破解“三農”難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選擇。訂單農業是一種更具有適用性的產業融合組織模式[3],大力推廣農業訂單,對發展市場經濟顯得尤為重要。然而,訂單農業并不總是有效,履約困難和違約率高[4]、農產品受自然氣候影響較嚴重、農民對于農產品的價格制定非常敏感[5]等問題一直困擾訂單農業的發展。
國外學者研究訂單農業主要集中于實證研究和案例研究,如影響訂單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分析、訂單農業為參與者帶來的影響、訂單農業的發展障礙及解決方案等。Abebe等[6]研究發現,在農業生產中存在的風險是影響農戶加入到訂單農業運營中的首要條件,其次組織對于農戶生產成本投入的分擔程度也是重要的影響原因之一。Bellemare[7]調研指出,訂單農業項目的實施有助于促進農戶收入,對于農業生產有積極影響。Kazaz等[8]在農產品不確定產出率影響當季銷售價格的條件下分析了涉農組織機構如何做出決策以合理優化其農產品經營效益的問題。Eaton等[9]則對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訂單農業發展研究表明,訂單農業的成功發展取決于多方面因素:首先,農戶要有要求,企業產品要有銷路;其次,訂單條款的設計要合理,農戶的選擇要有針對性,還要對農民提供好的培訓和服務;再次,政府要在法律、農業技術推廣、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為訂單農業的發展創造條件。近年來,國內部分學者對訂單農業的參與因素也做了調查。陸遷等[10]對農戶訂單農業參與意愿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養殖規模、技術支持與農戶訂單農業參與意愿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戶主年齡、文化程度、家庭勞動力人數、養殖時間、收購商違約、較重的病害與農戶訂單農業參與意愿呈負相關關系。劉曉鷗等[11]研究發現,參與訂單農業可以提高農戶的機械使用支出和雇工支出,提高農戶畝均農業收入水平。因此,積極發展訂單農業,可以有效推進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烏魯木齊市是新疆的首府,烏拉泊村位于烏魯木齊市以南,距離烏魯木齊市區20公里,交通便利,經濟以農牧業為主,農產品種類多、規模大。2016年,烏拉泊村總人口1 159人,由漢族、哈薩克族、維吾爾族等7個少數民族構成,哈薩克族占總人口的85%,是典型的哈薩克族村莊。近年來,烏拉泊村立足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發展訂單農業,實現了生產與市場的對接,促進了農民增收。但是由于語言問題,當地農戶漢語表達不流暢,而且文化水平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訂單農業的進一步深入。本研究基于對烏拉泊村農戶的調查問卷,旨在找出農戶農業訂單參與意愿的影響因素,從而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推動當地訂單農業又好又快發展。
研究數據來源于2017年6~8月在烏魯木齊縣烏拉泊村內開展的農戶農業訂單參與意愿的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農戶個人情況、家庭生產經營情況、對農業訂單的認知、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4個方面。調查共發放300份問卷,回收率100%,由于問卷包含內容較多,對于少量填寫不完整但所填寫部分涉及重要信息的問卷予以保留,剔除信息不符合邏輯和信息缺失量較大的問卷,得到有效問卷292份,有效回收率97.33%。
借鑒國內外的研究成果,結合烏拉泊村訂單農業發展特點和實地調研掌握的情況,本研究從個人因素、家庭因素、農產品因素、環境因素4個方面分析影響農戶農業訂單參與意愿。選取了農戶性別、族別、年齡、文化程度、社會身份、社會經歷、人口數量、家庭收入、收入來源、耕地規模、農產品種類、農產品價格、滯銷情況、目標市場、政策環境、自然環境、交通環境17個影響因子(表1)。二元Logistic模型基本表達式為:

式中,y為被解釋變量;xi為解釋變量;P為參與農業訂單意愿的概率;α0為常數項,表示在不受因素影響下,農業訂單參與否的概率之比的對數值;αi為Xi的回歸系數,表示對因變量改變時,農業訂單參與否的概率之比的對數值的變化值,可表示對參與意愿影響程度大小。
從表2可見,在全部樣本農戶中,被調查的農戶主要以男性為主,占到樣本總量的75.34%,男性農戶是女性農戶的3.05倍。漢族農戶僅占20.55%,少數民族農戶占79.45%,其中少數民族以哈薩克族為主,還有小部分維吾爾族和回族。被調查農戶的年齡在18~70歲之間,平均年齡49.03歲,且40歲以上的農戶占絕大數,累計占樣本總量的68.84%,其中,41~50歲的占29.45%、51~60歲的占25.34%、61歲以上的占14.04%。反映了調查區域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以中、老年為主。調查樣本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數達243人,占樣本總量的83.22%,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6.99%,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0.21%。可見,當地農戶的文化水平較低。
少數農戶擔任村干部的職務,少數農戶為合作社成員。擔任村干部的農戶僅占18.84%,參與合作社的農戶所占比重為24.65%。從被調查農戶的家庭人口數來看,家庭人口數在4~6人的占樣本總量的59.25%。被調查農戶家庭平均年收入為3.86萬元,被調查農戶家庭年收入高度集中在5萬元之下,占樣本總量的72.60%,家庭年收入在5萬~7萬之間的農戶占比14.73%,8萬以上的較少、占12.67%,農戶家庭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農業生產經營活動。68.84%的家庭收入來源主要是依靠農業生產,表明調查區域農戶對農業收入的依賴性較高,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家庭的經濟來源依靠務農兼務工,占樣本總量的比重為24.32%,反映出被調查農戶有一定的兼業化程度,農戶家庭收入來源的方式不再單一。而單純靠打工來維持家庭生活的農戶并不多,僅占樣本總量的6.85%。目標市場狹窄,范圍不廣,調查樣本中,75.68%的農戶農產品市場定位為本地市場,農戶生產的農產品主要銷往本地。

表2 影響農戶農業訂單參與意愿的因素
由表3可知,在被調查的292戶農戶中,只有84戶愿意參與農業訂單,占被調查農戶總數的28.77%;另有218戶農戶不愿參與農業訂單,占被調查農戶總數的74.66%。

表3 調查區農戶農業訂單的參與意愿
由表4可知,銷路穩定是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主要動力。在被調查的農戶中,100.00%的農戶認為農業訂單有穩定的簽約對象,銷路穩定,大大降低了農產品滯銷帶來的經濟損失,46.43%的農戶還認為參與農業訂單比較省心、省事。還有一些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原因是認為訂單農產品價格高、認為可以獲得技術支持,占樣本比重分別為40.48%、26.19%。還有14.29%的農戶是因為看見別人參與農業訂單而愿意參與農業訂單。

表4 調查區農戶愿意參加農業訂單的原因
農戶期望簽約的對象包括科研單位、種子單位、專業批發市場、加工企業、合作社、經銷公司。由表5可知,農戶傾向與經銷公司和專業批發市場簽訂農業訂單合約,占愿意參加農業訂單樣本總量的比重分別為75.00%、67.86%,目前缺乏銷售渠道是制約農戶進行農業生產經營的主要原因,因此農戶更希望與能為其農產品開拓市場銷路的主體進行合作。但調查結果顯示,選擇與經紀人、客商簽約的農戶并不多,農戶認為客商給出的收購價較低,而且經紀人和客商違約的可能性遠遠高于其他主體。

表5 調查區農戶期望的簽約對象
本研究運用SPSS20.0統計軟件,對影響農戶參與農業訂單意愿的因素進行檢驗,結果(表6)顯示,模型Nagelkerke R2為0.630,卡方檢驗顯著,模型擬合較好。
2.3.1 個人因素 性別變量顯著正向影響農戶參與訂單農業的意愿,男性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比女性強烈;族別變量顯著正向影響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漢族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比少數民族農戶強烈;年齡變量顯著正向影響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隨著農戶年齡的增加,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更強烈;文化程度變量顯著正向影響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表明農戶學歷越高,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越強烈;社會變量顯著正向影響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表明具有干部身份或村民小組成員身份的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越強烈;社會經歷變量對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影響不顯著。
2.3.2 家庭因素 家庭人口數量顯著正向影響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表明家庭人口規模越大的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越強烈;經濟來源變量顯著正向影響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表明以務農為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的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越強烈;耕地面積變量顯著正向影響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表明耕地規模越大的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越強烈;家庭收入變量對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影響不顯著。

表6 Logistic模型估計結果
2.3.3 農產品因素 農產品價格變量顯著正向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表明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越大,農戶越傾向于參加農業訂單;農產品滯銷變量顯著正向影響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表明出現農產品出售困難的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越強烈;農產品種類變量和目標市場變量對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影響不顯著。
2.3.4 環境因素 通過大于10%顯著水平檢驗,政策環境變量、自然環境變量、交通環境變量對農戶參與農業訂購單的意愿影響不顯著。一般認為,文化程度高、家庭人數多、耕地面積大的年輕、漢族、男性農戶是訂單農業推廣的選擇對象;而具有干部身份的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更強烈;家庭收入少、兼業程度低、存在農產品滯銷情況和認為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較大的農戶越渴望參與農業訂單。但是,社會經歷變量不顯著,原因在于農戶經歷比較單一,參與對訂單農業的認知程度業較低,參與與否影響不大。家庭收入變量對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影響不顯著,原因在于,對于低收入家庭而言,當農產品當期市場價格高于訂單價格時,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出售渠道,這時不參與農業訂單更加有利;當農產品當期的市場價格低于訂單價格時,企業會存在違約或者壓低價格的現象,這時不參加農業訂單也使農戶處于有利地位。低收入家庭為了尋求穩定,保證收入,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不明顯。農產品種類變量和目標市場變量不顯著,原因在于,農戶生產的農產品種類單一,生產規模小,目標市場主要定位本地,銷往國內以及國際市場的很少,因此影響不明顯。環境因素對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影響不顯著,原因是調查區域范圍較小,政府給予的“三農”政策并無差別化,自然災害對于農戶的影響程度也無差別,交通條件也不存在明顯差異,因此這3個變量對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影響不顯著。
本研究以烏魯木齊縣烏拉泊村農戶調查問卷為樣本,針對農戶參與農業訂單愿意的影響因素,建立Logistic模型,將“農戶是否愿意參與農業訂單”作為被解釋變量。分析結果發現,社會經歷、家庭收入量、農產品種類、目標市場、政策環境、自然環境、交通環境對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影響不顯著,性別、年齡、族別、文化水平、家庭人口數量、社會身份、經濟來源、耕地面積、農產品價格、農產品滯銷情況對農戶參與農業訂單的意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在上述結論的基礎上,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1)在農戶與企業進行農業訂單的合作中,由于交易雙方存在地位上的不平等性,往往導致訂單的履約率較低。通過從烏魯木齊市下派哈薩克族領導干部進村宣講,培訓、教育幫助農民提高對農業訂單重要性的認識,改變農民的思維方式,增強農民的市場意識,使農民懂得通過發展農業訂單保護農民利益,增強農戶對農業訂單的信任程度。
(2)通過政策性農業保險、農業訂單補貼等加大對農業訂單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農戶和企業參與訂單農業。由于烏拉泊村是典型的哈薩克族村莊,哈薩克族民族認同感很強,應當鼓勵哈薩克族本民族企業或哈薩克斯坦等國外企業來此發展農業訂單,促使當地的青貯玉米、牛奶、駱駝奶等“走出去”。同時,采取相關制度或法律規范農業訂單,為訂單交易提供公平、透明的環境,有效保證訂單的履約,實現企業與農民雙贏。
(3)農戶的生產規模越大,參與訂單農業的可能性也越大,本研究也證實了這一結論。企業尤其是具有一定實力的龍頭企業,往往具有資金、智力、信息和市場等多方面的優勢條件,在農業訂單的發展過程中,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對農戶的生產經營過程進行投資。烏拉泊村主要從事種植業和養殖業,根據種植的農作物和養殖的牲畜來看,這種投資可以是實物投資(如資金和生產材料的投入)、技術和服務上的投資(如先進的生產技術、現代化的冷藏運輸設備),也可以是信息上的投資(如每年提供有價值的市場需求信息)。
[1]董長生. 山丹縣發展訂單農業的思考[J]. 農業科技與信息,2015(14):9-10.
[2]陳傳啟. 訂單農業—— 農業與市場經濟的契合[J]. 企業家天地,2005(1):7-10.
[3]張義博. 農業現代化視野的產業融合互動及其路徑找尋[J]. 改革,2015(2):98-107.
[4]劉勝春,李婷.基于農戶履約心理動機的博弈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5,38(3):186-190.
[5]吳全宏,陳杰文. 訂單農業的發展現狀與思考[J]. 南方農機,2017(8):168-169.
[6]Abebe G K,Bijman J,Kemp R,et al. Contract farming configuration;Snallholders preferences for contract design attributes[J]. Food Policy,2013,40:14-24.
[7]Bellemare M 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and imperfect supervision in contract Farming:evidence from Madagascar[J]. Agricultueal Economics,2010(41):507-517.
[8]Kazaz B,Webster S. The impact of yielddependent trading costs on pricing and production planning under supply uncertainty[J]. 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1,13(3):404-417.
[9]Eaton,Charles,Shepherd,Andrew W.Contract farming partnerships for growth[J].FAO Agricultural Services Bulletin,2001(145):66-71.
[10]陸遷,王昕. 農戶參與訂單農業的影響因素分析—— 以陜西省奶牛養殖產業為例[J].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7-10.
[11]劉曉鷗,邸元. 訂單農業對農戶農業生產的影響—— 基于三省(區)1041個農戶調查數據的分析[J]. 中國農村經濟,2013(4):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