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亞楠 蘇 杉 張 鑫 王艷蘇
政府創新服務理論機制研究
馮亞楠 蘇 杉 張 鑫 王艷蘇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035
中國目前正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建設服務型政府被提上了日程。作為政府改革與發展的新生方面,政府創新是指在現有政府體制的基礎上,為適應新環境的變化和新實現的挑戰,政府積極主動地探尋和建立較為合理的政府體制的新模式、新方法,以達到確保社會資源得到最優化配置,最終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目標。政府創新不是隨心所欲,也不是標新立異,更不是標語口號,而是在不斷積累的基礎上的新發現和新創造,是在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的指導下的發明創造。檢驗政府創新的標準是,是否以人民為本,是否對民眾有利,是否有效率和效益,是否有利于社會經濟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服務方式創新既是我國服務型政府建設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現實的國情決定的。隨著我國服務型政府建設和發展、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推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都推動著服務方式的改進與創新。
創新服務方式的外部環境需求在現階段表現在多方面,首先是在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進程中,隨著民眾與社會需求的不斷增長和分化,政府原有服務方式難以適應現階段的實際情況,因而要求政府加快服務方式的創新,研究更多的服務方式來滿足服務型政府的未來發展。另外,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長期發展所取得的成績和凸顯的問題,原有的服務方式難以滿足現代化市場經濟的需求,因而從經濟角度上看,服務型政府建設中創新服務方式成為重要方面。
服務型政府建設中服務方式的創新對于我國的政治發展具有很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創新更便捷的服務方式,利用先進的技術來為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的提高將帶動政府在民眾中的支持度和滿意度,從而增強了政府的合法性;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今天,服務方式創新,以更優質的方式為民眾提供公共服務本身就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種方式;無論是工作效率的提高、政府合法性的增強還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發展,最終都是我國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推動力和組成部分。
(一)有利于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及增強政府合法性
政府行政效率的提升意味著政府在能夠在了解民意的基礎上做出精準的判斷,并快速反應,提供切實有效的公共服務。民眾的需求和利益在得到及時的滿足和回復,政府的信譽進一步增加,民眾對政府的信任程度增加是政府存在合法性基礎的堅固的一個主要內容,而合法性的增加發過來又鼓勵著政府提供更有高效和高質的服務,這種積極的相互促進的關系推動著政府不斷去創新服務方式,推動服務型政府更加健康快速的發展。
(二)有利于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二是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我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實現國家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國家治理現代化有利于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既解決當前民眾需求的增長和分化問題,又容納了未來發展需要的目標。建設服務型政府,推動服務方式創新,更加高質高效的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能夠充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緩解了政府組織有限容量與民眾需求快速發展之間的矛盾,充分調動社會資源,通過政府、市場與社會組織之間的協同合作,在更宏觀的范圍上擴大了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的供給的范圍。
(三)有利于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
創新服務方式有利于為民眾更好的服務,從而加強政府的合法性,穩固國家政權,推進人民的團結,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在政府內部有利于減少濫用職權、健全民主機制,完善監督機制,從而使政府更加完善,這既是民主政治發展的階段和內容,也推動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進一步向前推進。創新服務方式以推動服務型政府建設,使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走向規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道路,拓寬民眾政治參與的渠道,有計劃、有步驟的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國家現代化。
面對政府創新的復雜挑戰,要持續有效地推進政府創新,需要重點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明確政府創新目的
政府創新的根本目的是增進公共價值,提高公共服務效能。衡量一項政府創新是否增進了公共價值,有兩方面的標準:第一,該政府創新是否有效滿足了社會公眾對它的期望和要求;第二,該政府創新的運營成本是否合理。若以合理的運營成本滿足了社會期望,則該政府創新為社會創造了公共價值。推進政府創新,首先必須明確目的。
(二)積極推進組織變革
由于政府創新和官僚制的互相排除,如果不輔之以相應組織結構的調整和組織流程的再造,政府創新往往難以取得預期的成效,也難以獲得持續健康的發展。政府創新組織變革是打破現有的政府部門內部、政府部門間及政府之間協調、溝通和聯系的方式,以及責任和義務的分配形式。要持續有效地推進政府創新,需要以政府組織結構的扁平化和網絡化為目標,改進現有政府部門內部、部門間及政府間協調、溝通和聯系的方式,以及責任和義務的分配形式,或創建新的政府組織結構。
本論文是河北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2017年《政府創新服務方式研究》課題成果,課題編號:JRS-2017-7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