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麗萍
淺談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培養
阮麗萍
武漢第一職教中心 湖北武漢 430030
當前,已經到來的21世紀是科學技術和生產力高度發展的時代,同時也將是充滿競爭和挑戰的時代。世界各國的競爭歸根到底表現為科技和人才的競爭。而這一切又取決于教育發展的水平,取決于培養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江澤民同志曾多次強調,“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黨的十五大也指出:“人才是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最重要的資源”,“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業人才,發展我國巨大人才資源的優勢,關系到二十一世紀社會主義事業的布局。”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今天,職校教學肩負著培養與二十一世紀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具備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直接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務。創新教育的提倡和實施更是至關重要。語文教學作為職校教學中一門重要文化課,教師在教學中能否注意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學生,在很大程度上了決定了職校畢業生的素質。
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和創新能力呢?下面我僅從兩個方面展開論述:
和諧的課堂氣氛體現在:嚴肅活潑的課堂紀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融洽的師生關系及幽雅的學習環境等。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既有利于教學方面、師生關系、生生關系的情感溝通、感情融洽,又有利于從心理上消除學生緊張,拘謹的心理。這很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
創造語文教學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下幾種方法入手:(1)教師要我為主導思維方式,啟發、點撥、誘導。自然大方與學生要形成為學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關系。教師應給學生親切自然的感覺,千萬不可高高在上;(2)學生應成為教學的主體,參與到教學中,成為學習的主人;(3)語文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忽視了任何一個學生,注意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4)努力消除影響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心理障礙。職校學生由于文化基礎差,絕大多數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有自卑、膽怯及懶惰的心理。有些學生表現為怕困難、怕失敗、怕諷刺,生怕自己回答得不對,沒有創造力和獨創精神。還有些學生是表現為不勤于學習,不勤于思考。語文教師要努力從這些方面消除學生的障礙。創造和諧的氣氛。才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激活。
語文教學要注重學法滲透,這樣學生才可能真正利益,并最終獲得一種良好的自學能力,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形式。那么,教學過程中怎樣滲透學法指導呢?我在教學中主要運用以下幾種方法:(1)示范指導法。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示范,學生才能效法。例如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有關速度、停頓、語氣等朗讀方法,教師在講授的基礎上示范,讓學生模仿訓練。在教學中文言文、散文、名篇,重要段落,重要句子時,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意識地進行模仿。(2)遷移指導法。所謂遷移指導法,就是通過教師“舉一”,培養學生“反三”的能力。這種模式的關鍵在于學生“舉一”要選準,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教《雨中登泰山》這篇游記時,由于篇幅太長,書中涉及景點太多。如果從頭講到尾,教師難免吃力不討好,學生到頭來還是一團霧水,不得要領。因此,經過精心設計,我抓住游記的三個要素,游蹤、景點、風貌,抓住重點兩個景物,一節課下來,學生很快能抓住這篇課文的要點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3)歸納指導法。由于學生平常語文學習過程中得到的學法比較零散,所以到一定時候,就要引導學生做一下歸納總結,進行回顧,分析。這種方法通常用在單元小結中或某一種語文知識重現時用。在最先時可由教師有意識歸納總結給學生聽,之后可由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自己歸納,逐漸過渡到一般的學習時。讓學生寫復習提綱是一種較好的歸納總結法。(4)啟迪思維法。培養創造思維品質,培養創造的方法與才能,只讓學生打勾勾,劃╳╳,尋找標準答案是不行的。創造的火花多產生于求異之中,產生于浮想聯翩的發散思維中。這種創造品質需要多角度思維的方法去訓練。在教《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這一課文的開頭時,我首先讓學生閱讀開頭幾句,然后提問:“開頭用了幾個設問句來引出論點?”“是哪幾個設問句?”(找出學生)。“為什么非要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呢?是人頭腦里所固有的嗎?”學生專注閱讀,凝神思考。接著一個個舉手發言,從而各個擊破,學生也就能從自己的思考中體會這篇文章開頭巧用設問的好處,然后教師示范讀。又如在講《鴻門宴》一文中,項羽在招待劉邦一行中席次問題,(“項羽北上……亞父,劉邦……張良……)引導學生依次畫席位圖體現當時項羽目中無人……這些問題,大大啟發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意識。
自學能力提高是在學習語文的實踐過程形成的。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學生語文創新能力的形成。教師在語文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是一項潛移默化、長期的系統工程,要遵循逐步滲透的厚則,不可急于求成。
在已到來的二十一世紀,中國的教育者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將越發艱巨。作為職校的語文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注重搜索和總結,加強職校學生創新思維與能力的培養,培養能與21世紀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相適應的全面發展和具有創新的應用型人才,為科教興國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