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升
十年信訪工作 始終不改初心
●李東升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沉。屈指算來,今年已是我在南漳縣信訪工作崗位上的第十個年頭,先后陪任了三任財政局局長、四任信訪局局長。
至今還記得2007年11月的一天,時任縣財政局局長的張學良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在詢問了我對信訪工作的想法后,宣布了局里的人事變動和黨組的研究決定,并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品性好,為人忠厚,又能夠吃苦耐勞,還是個‘筆桿子’,我相信你有能力把全縣財政系統的信訪穩定工作抓好、做好”。就這樣,我從農業科到信訪科工作至今,而當時局長一番充滿信任和激勵的話,仍在我的腦海里激蕩。在工作中,我時刻告誡自己,不能辜負領導的信任,也不可辜負這個工作崗位所賦予的職責和使命。因此,十年來我不改初心,本著對工作的熱愛、對信訪人負責的執著,在平凡的信訪維穩工作崗位上履職盡責,贏得了領導的肯定,也得到了信訪人的認可。財政局從2007年開始連續9年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先進單位,我本人也連續多年被縣“維穩辦”、縣財政局授予先進工作者。
信訪部門是“防火墻”和“消防隊”,險情常有,應急事件多發;信訪工作人員位置特殊,是實踐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一線工作者,直接與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信訪工作的突發性和復雜性不言而喻。通過多年的信訪工作經驗,我深深體會到,要想做好新時期的信訪工作,除領導重視、部門配合之外,信訪工作人員一定要有“四心”,即熱心、誠心、公心和恒心。
做好信訪工作,首先要有一顆熱心。這項工作性質特殊,一線工作者既要對這個崗位有熱忱的態度,又要有對信訪人負責、對單位負責、對黨的事業負責的精神,所經辦的信訪案件還要經得起時間和歷史的檢驗。為此,我在受理、辦理每一起信訪案件時,都對上訪人的基本情況、個人的訴求等進行詳細的詢問和記錄,并將辦理的進程第一時間向信訪人反饋,辦理結果及時形成書面文件,依紀、依規維護信訪人的合法權益。
2007年11月26日,是我任信訪科長的第一天,辦公室還未整理好,就接到了到信訪局去接訪的通知。我立即趕赴縣信訪局接訪大廳,原來是縣經委學校的6名退休教師集體反映要求兌付縣政府1997年為建設氰化鈉廠而向全縣行政事業單位干部職工發行的集資債券,此債券本應在發行后三年到期時還本付息。但后來由于多種原因卻一直沒有兌付,這一拖就是10年。訪問清楚真實情況后,我們既不推卸責任,又不使矛盾上移,還要給信訪人一個合理的答復。為了緩和上訪人的情緒,我一邊給上訪人端茶遞水,一邊向他們解釋氰化鈉債券到期后沒有兌付的原因,并向信訪人保證,盡快將此事向縣委、縣政府匯報,早日解決到期的氰化鈉債券兌付問題。通過一番深入的交談,并得到實實在在的承諾后,信訪人才陸續離開縣信訪局。從信訪局回來后,我們幾乎每隔幾天都會遇到類似的信訪事件。經過詢問之前的同事,我了解到,在我到信訪科工作之前,到信訪局、財政局反映要求兌付氰化鈉債券的離退休職工已經不在少數。
為了啟動全縣氰化鈉債券的兌付工作,維護信訪人的合法權益,我按照規定多次撰寫報告,向縣委、縣政府反映兌付氰化鈉債券的意見。經過多番努力,“兌付1997年發行的氰化鈉到期債券問題”終于出現轉機,2009年,縣委、縣政府根據政策決定一次性兌付到期債券本金764.05萬元及382.1萬元利息,并明確指示:成立工作專班,進行集中收集登記債券,務必在三個月內完成此項任務。至此,這項歷史遺留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全縣氰化鈉債券的兌付,維護了債券持有人的合法權益,也維護了政府的形象和社會信譽,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全縣社會的穩定,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信訪工作的價值所在。
誠心實意為信訪人辦實事、好事,維護信訪人的合法權益,是檢驗信訪工作實踐公平正義的標準。我時常想,如果自己的親人在社會資源分配當中,沒有受到合理的公平對待,我們該怎么辦?多年的信訪工作經驗使我體會到,只有視信訪人員如親人,才能給予他們最公平的對待。
2008年,我接待了一名特殊的信訪人——縣職業中學的一名女教師。她向我反映,2002年至2004年之間,因出現感情糾葛,她自己的身體和心理受到嚴重傷害,不得不住院治療,要求財政局解決。在如實向領導作了匯報后,在例行黨組會上,就研究如何解決、化解此信訪案件時,意見出現了分歧。聽完大家的意見后,時任財政局長張學良說:“問題已經出現了,過多的埋怨、指責無用,如果上訪人是我們的妹妹、是我們的親人,我們能袖手旁觀或者撒手不管嗎?”他的一席話讓很多認為此事與信訪工作無關的同事慚愧地低下了頭,意見很快得到統一。我與當時分管教科文工作的主要領導,按照會上形成的統一意見,多次聯系縣職業中心,在取得該校重視支持的前提下,一方面做好信訪人的思想工作,鼓勵信訪人正確對待自己的人生、放下思想包袱;另一方面協調、督促該校派一名女干部到醫院悉心照顧這名生病的女教師。
通過半個多月的醫治,當事人的病情得到控制,后來在家經過調養、鞏固,身體狀況完全好轉。目前這名教師情緒穩定,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生活逐漸走向正軌,再也沒有到有關部門上訪。
擁有公心、作風正派是新時期信訪工作者的必備素質,也是做好信訪維穩工作的重要保障,在處理信訪問題時要依法、依規;否則,非但經不起歷史檢驗,反而會助長新的不穩定因素。
一名離休干部,多年前因犯錯誤受到了開除黨籍的處分,自1984年以來,該同志為恢復黨籍、解決自己住房、工資沒有全部兌現等問題,先后多次赴京、到省、到市、到縣里上訪。財政局為勸服此人,多次到北京、武漢、襄陽接訪、勸返,每年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鑒于他反映的問題都是過去已經蓋棺定論的事情,他所反映的部分問題甚至涉法涉訴,通過信訪渠道是無法解決的。根據相關規定,縣委組織相關部門,引導他通過司法渠道解決其與房屋開發商房子面積扯皮的問題,并組織相關部門負責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召開聽證會、調解會,但該同志就是鉆進死胡同不出來,不聽說、不聽勸,一味采取死纏硬磨的方式,反復上訪,我為之大傷腦筋,他也成了我們信訪科的“上訪難辦戶”。
然而即使如此,我還是秉持公心,按照相關政策公正地對待他,在他及老伴住院期間和節日節慶期間,組織財政局工會進行慰問,從生活細節上關心他、幫助他,使他切身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和溫暖,慢慢地打消他的疑慮和抵觸情緒,爭取事情能夠在政策范圍內得到盡快解決。
除了熱心、誠心和公心之外,做好信訪工作還要有“恒心”,一線工作人員要有韌性,能忍耐,隨時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在我從事信訪工作的過程中,也遇到過少量因信訪人文化素質不高,或者對政策不了解,因而無理取鬧的案例。
2009年5月,原縣印刷廠某職工的兒媳多次到財政局上訪,反映老財政局在拆房時,由于施工不科學導致自己公公的住房被損壞,要求財政局賠償損失。她要求縣財政局一是給其分配一套新建的置換房子;二是在沒有搬進新房之前,縣財政局給予解決住房補貼。首次到財政局上訪時,她甚至雇傭了社會上的閑散人員把自己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強行帶進局長辦公室,還帶上攝像機現場錄像,并在局長辦公室大哭大鬧,揚言要在網上炒作,上演了一出令人瞠目結舌的鬧劇。面對她的無理取鬧,我克制住自己的憤慨,一方面遞上茶水,用拉家常的方式穩定她的思想情緒;另一方面立即派人向縣信訪局匯報,請求他們的支持??h信訪局對此事高度重視,迅速安排了一名精明強干、有能力化解矛盾的副局長來財政局協調工作,就地“救火”。在穩定其一行人的思想情緒時,縣財政局相關領導聽取了她的訴求,并明確表示,如果對鑒定部門鑒定的房屋損壞程度結果不滿意,可以從襄陽、武漢等地聘請專業機構來重新鑒定房子的受損程度,所需的車費、鑒定費全部由財政局負擔。由于當事人提出的條件不合情理,且態度比較頑固,因此我判定,該信訪案件一時半刻難有結果,故決定待其情緒穩定后再慢慢坐下來談問題的解決方案。
此后,我與縣信訪局領導等多次到當事人工作的幼兒園做思想工作,但每次都無功而返。最后,我們不得不采取“曲線救國”的措施,當打聽到當事人家屬的打工地點后,我通過電話、書信交換意見等辦法,多次與之溝通交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耐心地與他講政策、講規定。直到2010年9月,對方的態度終于有所松動,放棄了她原先提出的不合理條件,事情得到圓滿解決。一場持續兩年的信訪案件,經過反復做工作、打時間戰終于得到平息、化解,就這樣劃上了完整的句號。
驀然回首,自己從事了近十年的信訪工作,雖然似一杯苦茶,但清香悠長;雖然充滿了累和寂寞,但也頗能修身養性;雖然在工作中的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但我心悠遠,卻也能孤芳自賞,體味到苦中的甜和樂?;仡櫧贽k理的300多起信訪案件,沒有出現投訴,沒有為之申請復查、復核,更沒有為之越級上訪,正是因為這些,我才體會到了工作的樂趣,感受到了自身的價值,因此即使再苦再累,也始終初心不改,甘之如飴。
(作者單位:湖北省南漳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