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聶建新
自環保理念興起伊始,“生態”一詞在社會的各個領域方興未艾,已經成為社會上的一種生產生活的理念方式。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人們也開始重視環境藝術設計的生態性,只有充分認識到生態理念對于環境藝術設計的必要性,才能夠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才能夠建設美好家園。
所謂生態性環境藝術設計,就是指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該以綠色環保、減少污染浪費作為自己的設計指導原則,而且考慮到作品與外部自然環境的契合性,避免過度改造和不協調之感,盡量使作品達到自然融入的效果。想做到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實現生態性,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明確服務對象,環境藝術設計的宗旨是為通過環境改造和設計,為人類提供物質和精神方面的服務,在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時,達到環境保護的效果。二是實現作品與環境相契合,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設計師應該考慮到設計作品與環境的契合性,在達到和諧美效果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和改造,這樣才能夠達到綠色環保的理念目標。
生態環境藝術設計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它符合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的精神。首先,從審美角度來講。注重環境藝術生態性,不會破壞環境整體的和諧感,即使對環境有所改造,也會達到環境與作品相互融合的狀態,達到和諧美的效果。其次,隨著工業化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環境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壞,環境藝術設計的生態理念,將能夠改變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改造工程,嚴格遵守生態理念,達到環境保護與藝術設計和諧發展的目的。最后,從心理學角度講,人們奔波于各種交際應酬,身心疲累,都對安靜的生活充滿向往,生態性環境藝術設計能夠使人們釋放心靈,擁有回歸自然的釋然之感。
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要有生態理念,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生態理念的最基本要素就是自然性,環境藝術設計追求的是自然之美,而不是精雕細琢的浮夸之美,所以生態環境藝術設計要達到的目標就是設計作品與自然的和諧,設計出給人以舒適、親近自然的藝術環境。
環境藝術設計的生態理念主要是要將設計過程注入遵循自然的理念,尊重自然、體現自然、研究自然規律,從而進行環境藝術的設計。設計師應該盡可能使設計作品融入大自然,使人欣賞到自然之美,在建筑設計、園林設計等其他設計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環境藝術設計的關鍵點在于藝術,所以在設計過程中必然要遵循藝術性,在生態理念的大前提下,展示出藝術性的內涵,通過環境設計體現出藝術魅力,給人以感染力,彰顯出文化藝術的風采。
生態性環境藝術設計要求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要考慮到生態平衡問題,事先應該考慮到設計作品完成后,會不會影響先前的自然環境,必須做到保障生態平衡。設計過程中應該考慮到所實施的活動對自然原生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應該提前做好預案,比如恢復植被,植樹種草,盡可能地修復環境。
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該考慮到新能源的利用,盡可能地在設計中多利用、開發新能源,避免過度使用傳統能源,比如可以考慮對于太陽能、誰能、風能等新型能源的使用,在作品的設計中減少對于高能耗資源的使用,避免原生自然環境的破壞和資源的浪費。
環境藝術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使人們感到舒適,滿足人們的環境需求,給人以釋放心靈和視覺享受之感。比如,在建筑設計上,設計師應該考慮到光照問題,使房屋盡可能寬敞明亮。運用環保材料,實現太陽能供水,保證人們的生活需求。利用環保材料對房屋進行保溫處理。這些方法都是體現了設計的舒適性原則,在藝術和美的享受中,實現了資源合理利用。
在環境藝術設計的行業領域中,低碳環保已經成為了一種追求。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要盡可能考慮到低碳、低耗能的要求,力求將綠色環保作為設計的唯一宗旨。比如,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可以利用天然的帶有香味的樹木對環境進行規劃和布置,營造一種自然的清新氣息,給人以舒適的同時做到環保,力求符合人類身體健康的需求。
21世紀是營造綠色世界的時代,在環境藝術設計的領域內,我們要抓住機遇,順應可持續發展的時代潮流,建設生態文明城市,所以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應該融入生態理念,用生態性的環境藝術設計打造我們的生活環境,迎接未來的美好生活。
[1]黃清.試論再生建筑的生態價值:一種傳播生態理念的城市景觀[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2(06).
[2]周鵬.試論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理念[J].中國農學通報,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