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柯丹

“跨越時空的對話”——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紀念湯顯祖和莎士比亞主題活動從9月到12月,將在全球20多個國家協(xié)同舉辦。活動的內(nèi)容包括藝術表演、影視放映、學術講座、研討會、朗誦會及多媒體展示等。
中英兩國2016年共同紀念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這兩位文學巨匠逝世400周年活動已入佳境,共同紀念活動引起熱烈的國際反響,參與組織有關活動的英方人士近日紛紛表示,此次活動必將成為中英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精彩的藝術表演打動英國觀眾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雖然聽不懂漢語,但佐以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的動作表演和豐富生動的表情,《牡丹亭》的精彩表演仍在英國觀眾中引起了熱烈反響。“表演得太精彩了,簡直惟妙惟肖。”特意從伯明翰趕來參觀紀念莎士比亞和湯顯祖活動的大學教師容達說。
湯顯祖作為我國明代偉大的戲曲家、文學家,他的戲劇作品《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臨川四夢”,代表了中國古典戲劇創(chuàng)作的高峰,也被視為世界戲劇藝術的瑰寶。他因此被列為“百位世界文化名人”,被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
如今,湯顯祖的《牡丹亭》在莎翁故居上演,舞臺上的杜麗娘幽婉動人,柳夢梅風流倜儻,演繹出一個“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悽婉愛情故事,才子佳人水袖曼舞,精彩的演出打動了英國觀眾的心。
中英雙方互訪文豪故里
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今年3月底帶著莎士比亞的著名劇作《亨利三世》《亨利四世》訪問了北京、上海和香港;莎士比亞環(huán)球劇院也帶著《威尼斯商人》訪問了廣州、北京、南京及上海。與此同時,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同上海戲劇學院、上海話劇中心、中國戲劇學院合作,擬將36部莎士比亞的經(jīng)典劇目翻譯成中文;將中國元、明著名古典戲劇家的作品翻譯成英文,介紹給英國觀眾,還準備在2018年左右上演第一部中國古典戲劇。
中國方面在英國的紀念活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湯顯祖的故鄉(xiāng)江西撫州市同莎士比亞故鄉(xiāng)斯特拉福德以及“莎士比亞出生地基金會”合作,4月份在莎士比亞故鄉(xiāng)展開一系列紀念活動;還有在倫敦書展,中國國際出版集團、外文書店等中方參展機構(gòu)先后舉辦了數(shù)場湯顯祖、莎士比亞研討會及相關新書推介會。
第二階段主要是以戲劇表演為主體,集中在八九月份,例如在愛丁堡藝術節(jié)上演湯顯祖的劇目。還有浙江小百花藝術團、湖南昆劇院等藝術單位訪英帶去多種藝術形式的湯顯祖劇目。
第三階段是11月份,中央芭蕾舞團將攜《牡丹亭》赴倫敦參加薩德勒·威爾斯劇場的“亞洲舞蹈季”演出,把中英共同紀念湯-莎逝世400周年的文化交流活動推向高潮。
中國演出團隊帶去的湯顯祖劇目的表演,給英國紀念莎士比亞的活動增添了別樣亮麗的光彩與風情。
中國遂昌:滿城盡憶湯公情
2016年,湯顯祖主政五年并創(chuàng)作《牡丹亭》的浙江遂昌縣,紀念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的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
“湯顯祖戲曲之夜”,作為開幕式拉開了2016年浙江遂昌湯顯祖文化節(jié)暨湯顯祖—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紀念系列活動的序幕。
“湯公遺愛滿平昌”踩街活動熱鬧非凡。五千多名居民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友人手持彩旗,頭戴戲曲人物、外國人物面具加入到踩街隊伍,一起唱著跳著。昆曲十番、馬燈戲、茶燈、抬閣等獨具魅力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隆重亮相。“班春勸農(nóng)”典禮精彩上演。“開春嘍,開春嘍……”淤溪村的典禮現(xiàn)場鼓樂齊鳴。
“湯顯祖”穿越時空來到遂昌平昌廣場參加《牡丹亭》杯世界華人昆曲曲友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曲友咿咿呀呀地唱開了……湯顯祖紀念館、戲曲公園、牡丹亭路、湯公大道,以及正在規(guī)劃打造的湯顯祖戲曲小鎮(zhèn)……這份流淌400年的湯公情融人了遂昌的山水間。
在遂昌的學術論壇上,中外湯學專家提出了“湯學研究與傳播要加大主動性與力度”的新命題。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及文化學院副院長暨歐洲漢學學會秘書長陳靝沅帶來世界國際湯學研究最新進展:遂昌與倫敦大學合作的“湯顯祖與莎士比亞的戲劇世界”,已擴大為中英大型交流與合作項目。
2010年至2014年,遂昌4次組團訪問了莎士比亞的故鄉(xiāng)、英國斯特拉福德市,并與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等中英高校開展了多次學術交流,還與浙江昆劇團合作,將湯顯祖的名作《牡丹亭》帶往斯特拉福德市演出。這—次遂昌與斯特拉福德兩地簽訂了《關于推進文化交流友好合作框架協(xié)議》;舉辦湯公、莎翁國際學術研討會,開通湯顯祖—莎士比亞文化交流網(wǎng)。
浙江遂昌縣,一個中國浙西南的小山城,湯顯祖寫就傳世名著《牡丹亭》的千年古邑;斯特拉福德,英國南部小城,誕生大文豪莎士比亞的流芳古鎮(zhèn)。兩地遠隔萬里,卻在時光的流淌中迸發(fā)出文化的璀璨火花。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在莎翁故鄉(xiāng)演出《寇流蘭與杜麗娘》
為了紀念莎士比亞和湯顯祖逝世400周年,中國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和英國國家劇院合作的“英國國家劇院現(xiàn)場”正式落戶杭州教工路的“九五劇場”,首映的就是長達3小時的莎翁戲劇電影大片《哈姆雷特》。“九五劇場”還放映莎士比亞三部曲中的另兩部《李爾王》《奧賽羅》等片。
“我已完成我的使命。我的復活只能在此。”從舞臺上掙扎起來的茅威濤,說完最后一句臺詞。此時,已是倫敦時間7月23日晚上10時50分,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及夫人胡平華,倫敦主流媒體包括《泰晤士報》《衛(wèi)報》《舞臺報》《夜間劇場》《評論島》等,以及現(xiàn)場900多位來自各國的觀眾,鼓起了掌。
而此時,導演郭小男對身邊的燈光設計吳瑋連喊:“上、上、上,別管了,上!”本該謝幕時才出現(xiàn)的字幕——“公元2016年7月23日《寇流蘭與杜麗娘》于英國倫敦首演”,提前打了出來。
這是莎翁、湯公的別樣相逢。導演郭小男說:“寇流蘭在莎翁筆下的結(jié)局是悲慘地死去,而杜麗娘在湯顯祖的筆下是奇跡般地復活。把這樣兩部戲組合在一起,這種中西對照、交叉互融的奇特演繹,具有極強的藝術穿透力。”
中英文化交流史上的“里程碑”
生于同時代、逝于同一年,一個在東方、一個在西方,他們共同關心人類的情感世界,又在戲劇高峰上各自獨樹一幟。他們的作品在精神層面上有很高的契合度。作為同時出現(xiàn)在東西方的兩顆耀眼的藝術明星,湯顯祖的作品成為明代晚期中國人文啟蒙運動所結(jié)下的文學碩果,而莎士比亞作品代表著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最高成就。
2016年4月22日,江西省撫州市還向“莎士比亞出生地基金會”贈送了一尊莎士比亞和湯顯祖兩人在一起的青銅塑像,該塑像被放置在莎翁故居,而另一尊同樣的塑像則存放在撫州市湯顯祖紀念館,作為中英兩國文化交流的結(jié)晶和永久見證。
2016倫敦書展掀起了紀念兩位戲劇大師的熱潮。由環(huán)球新聞出版發(fā)展有限公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中國日報歐洲分社主辦的“莎士比亞與湯顯祖400周年——中英戲劇出版暨中英文學翻譯交流”活動堪稱一大亮點。
據(jù)英國領事館統(tǒng)計,全球共有146個國家及地區(qū)以不同的方式舉行此類紀念活動。
共同紀念活動得到了莎士比亞出生地斯特拉福德地區(qū)的大力支持。區(qū)議會主席克里斯·圣積極參與其中。他說:“在場英國觀眾切身感受到英中兩國緊密的文化聯(lián)系。我們非常感謝中方贈予的莎士比亞和湯顯祖雕像,我們將向斯特拉福德的居民展示。”他表示,世界特別是英中共同紀念莎士比亞和湯顯祖的各種活動與成果,必將成為英中文化交流史上的里程碑。斯特拉福德將大力加強與中國的文化交流。
“莎士比亞出生地基金會”也是共同紀念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該基金會活動和市場部主任菲麗帕·羅琳遜女土參加了今年4月在斯特拉福德舉行的系列活動。她表示,能夠看到中國如此精湛演出的當?shù)孛癖娛恰胺浅P疫\的”。
接著,她又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浙江遂昌參加2016浙江遂昌湯顯祖文化節(jié)暨湯顯祖—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紀念活動。她在開幕式上致辭、在學術論壇上作主題演講。開幕式后的第二天,菲麗帕女士接連參加了遂昌湯顯祖戲曲小鎮(zhèn)開工典禮、湯顯祖逝世400周年緬懷儀式和“湯公遺愛滿平昌”踩街活動。她提出,莎士比亞和湯顯祖用各自的方式描寫人類的普世價值和真理。他們的作品不只描畫了彼此國家的燦爛歷史,更有對于全人類意味深長的共有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