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福瓊
【摘要】 目的:觀察柔性管理理論優化急診護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1-12月急診科護理人員20名,納入對照組,采取常規急診護理管理方式;選取2015年1-12月急診科護理人員20名,納入觀察組,應用柔性管理理論優化急診護理管理,比較兩組理論和技能知識考核情況、護理人員滿意度及患者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理論和技能知識考核優良率為95.0%,高于對照組的70.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人員滿意度和患者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柔性管理理論優化急診護理管理,能夠提高護理人員護理技能和專業水平,提升護理人員滿意度及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 急診; 護理管理; 柔性管理; 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7.03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7-0064-02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flexible management theory on emergency nursing management.Method: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4,20 nurse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adopted the routine emergency nursing management mode.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20 nurse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used flexible management theory to optimize the emergency nursing management.Compar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skill assessment,nursing staff satisfaction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Result:The comparison of theory and skills assessment,the excellent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70%),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nursing staff satisfaction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Applying the flexible management theory to optimize emergency nursing management can improve the nursing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level,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nursing staff and patients.
【Key words】 Emergency; Nursing management; Flexible management;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Chongqing the Thirteenth Peoples Hospital,Chongqing 400053,China
急診科是醫院搶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場所,由于臨床護理工作具有一定難度和復雜性,相比于其他科室,急診科醫療事故較多,工作強度大,對護理人員的要求相對較高。一旦在護理工作效率與質量方面產生問題,就會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和健康[1]。因此,加強護理管理,維持護理秩序,轉變護理觀念,對急診護理管理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醫院逐漸運用柔性管理理念優化急診護理管理,其以人性化理念為基礎,通過心理與行為規律的運用,采用非強制性管理模式開展護理管理工作[2]。筆者所在醫院于2015年1-12月應用柔性管理理論對急診護理管理進行優化,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現就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分別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4年1-12月(柔性管理理論應用前,設為對照組)和2015年1-12月(柔性管理理論應用后,設為觀察組)急診科護理人員各20名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對照組:年齡22~38歲,平均(32.5±4.2)歲;其中護士10名,護師6名,主管護師2名,副主任護師2名。觀察組:年齡22~39歲,平均(32.2±4.6)歲;其中護士11名,護師5名,主管護師3名,副主任護師1名。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急診護理管理方式,所有成員按照護理規章制度開展護理工作,熟練掌握護理相關技能,并根據患者需求進行調整。觀察組應用柔性管理優化急診護理管理,措施如下:(1)認識柔性管理。組織護理人員通過培訓、講座、交談等方式對柔性管理理論進行學習,使其能夠區別剛性管理與柔性管理的不同和差異,從而認識到柔性管理的本質是“以人為本”,同時基于管理組織的共同價值觀及文化實施管理。(2)加強溝通能力。通過交流和溝通能夠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充分理解雙方的不同需求和想法,交流、溝通之后,管理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把握一定尺度進行各項事務的處理;具體通過熏陶、心理暗示等促使管理者與護理人員產生共鳴,由此使護理人員的外部行為轉變為內在自我行為,從而進一步增強管理成效化。(3)提供決策參與機會。柔性管理是自主管理,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通過制定計劃,實現護理人員的自我完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目標。具體工作中,以“人盡其才、各顯其能”為原則構架平臺,鼓勵護理人員主動參與各項管理工作,應用“以人為本”理論將階層化組織結構轉變為扁平化結構,從而增強護理人員對管理決策的認可度。(4)個性化管理。以輪換崗位的方式增強急診護理管理的個性化,給予護理人員富有挑戰性和刺激性的工作,使其在工作中逐漸挖掘自己的潛能。急診科室的工作內容比較豐富,根據護理人員自身特點、工作時間、個人專長等安排工作,一方面可以讓護理人員熟悉急診科所有工作,另一方面能夠通過實踐幫助護理人員提升專業技能。(5)運用激勵機制。科學激勵機制能夠充分調動護理人員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物質和非物質兩個層面對護理人員進行獎勵,一方面滿足護理人員對基礎性獎勵的需求,另一方面滿足其對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6)提高個人素質。通過進修、專業培訓等方式提高護理人員的學習能力和專業技能,以此提高急診科室的整體護理水平。(7)提升管理者的素質。柔性管理相關人員除具備相關知識外,還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同時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和溝通能力,從而發揮柔性管理的優勢。
1.3 觀察指標
(1)采用自制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知識考核表對兩組護理人員進行考核,考核分值各50分,總分100分,90~100分為優,80~89分為良,70~79分為一般,<70分為差,計算優良率[3]。(2)采用自制的調查問卷表對兩組護理人員和患者滿意度進行比較,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說明護理人員和患者越滿意[4]。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理論和技能知識考核情況對比
比較兩組理論和技能知識考核情況,對照組和觀察組優良率分別為70.0%和95.0%,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人員和患者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人員滿意度和患者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急診科護理工作十分復雜,護理人員的工作繁重,心理壓力和負擔較大;與此同時,患者及家屬對護理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作為護理人員,必須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5]。但多數年輕的護理人員缺乏足夠經驗,在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方面存在欠缺,在處理護理問題時缺少冷靜態度,容易慌張而不知所措。中年護理人員雖然積累了足夠的工作經驗,但工作壓力和家庭壓力使其工作積極性逐漸下降,導致護理工作效率和質量受到一定影響。因此,急診科管理人員必須采取措施開展管理工作,通過提高護理人員專業素質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從而促使臨床護理質量進一步提升。近年來,柔性管理理念在臨床護理管理中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一定進展和成效[6]。柔性管理從心理和行為層面上進行研究,利用其規律借助非強制手段進行管理,在這種管理模式下,組織意識將轉變為個人自覺行動。其本質是“以人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模式,與剛性管理模式相比,它不依靠權利產生影響力,而是憑借人內心深處的創造性、主動性及潛力產生影響力[7]。可以說,柔性管理是剛性管理的基礎上開展的一種新的護理管理,柔性管理可以實現剛性管理所不具備的特定功能,兩者相互融合可以產生較好的管理效果。根據柔性管理模式的特點,對急診護理管理進行優化,具體結合護理人員的心理和行為特點,采取人性化、非強制性的手段開展管理工作,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利用各種途徑不斷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和專業素養,使其在繁重的臨床護理工作中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和熱情,同時還能挖掘潛能,激發護理和自主管理能力,從而有助于護理整體質量的有效提升。相關研究結果顯示:運用柔性管理模式對急診護理管理進行優化后,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護理態度、自我滿意度及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從50.0%、45.0%、40.0%、55.0%提升至90.0%、95.0%、85.0%、100.0%,實施前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柔性管理模式優化急診護理管理,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激發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因此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8]。而此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理論和技能知識考核優良率為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人員滿意度和患者滿意度分別為(92.4±8.2)分和(91.4±8.2)分,均高于對照組的(81.5±7.6)分和(80.8±8.6)分,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證實急診科室利用柔性管理理論優化護理管理可取得滿意效果。
綜上所述,在急診護理管理中應用柔性管理理論對護理工作進行優化,可以提升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實踐能力,提高護理人員的自我滿意度和患者的滿意度。因此,柔性管理的優化效果突出,值得臨床推廣和運用。
參考文獻
[1]王芝,姜梅.應用柔性管理理論優化急診護理管理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4):313-314.
[2]張聰介,王群英,陳朝霞,等.探討以人為本的柔性管理優化急診護理管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9):2116-2118.
[3]董永麗,王孝良,李光杰,等.應用柔性管理理論優化急診護理管理探討[J].河北醫學,2015,11(10):1730-1732.
[4]馬志敏,李建榮.應用柔性管理理論優化急診護理管理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5(6):816-818.
[5]彭莉,李小華.應用柔性管理理論優化急診護理管理的效果評價[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16):237-238.
[6]鄧玉嬋.應用柔性管理理論優化急診護理管理的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9):122-123.
[7]黃春蓉.柔性管理在優化急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EB/OL].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6(16):236-237.
[8]劉貴琴,王訓文.柔性管理理論優化急診護理管理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療,2013,32(34):166-167.
(收稿日期:201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