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芙蓉+李春琴

【摘要】 目的:探討品管圈(QCC)模式在降低手術室護生護理缺陷中的應用效果。方法:2014年采用常規教學,隨機抽取護生參與的手術257例為對照組;2015年在常規教學基礎上采用品管圈模式,隨機抽取護生參與的手術210例為觀察組。觀察兩組護生護理缺陷及QCC無形成果的區別。結果:觀察組護生護理缺陷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QCC的無形成果:觀察組圈員的多項能力較對照組均有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QCC模式能有效降低護生護理缺陷,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提高帶教老師的團隊精神和綜合能力,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品管圈; 降低; 手術室; 護生; 護理缺陷
doi:10.14033/j.cnki.cfmr.2017.7.03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7-0066-02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model in reducing the nursing defects of nursing students in operation room.Method:In 2014,257 cases of nursing stud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and 210 cases of nursing stud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2015 as observation group.Observed the difference of nursing defects and QCC intangible results of two groups.Result:The nursing defects of observation group nursing student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QCC intangible results,a number of capabiliti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QCC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duce nursing defects,improve teaching quality,and enhance the team spirit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eacher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Decrease; Operation room; Nursing students; Nursing de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Zigo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Zigong 643020,China
品管圈全稱為品質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處于同一工作場所或相近、互補工作場所的人員,自發組成的一圈多人團隊(稱為QCC小組)。團隊人員合作、集思廣益,根據一定的活動程序,應用統計工具、品管手法等方法解決工作現場、管理、文化等方面所發生的問題及課題[1]。護理缺陷指的是因護理人員的技術問題、管理問題而引起的護理事故、操作失誤、并發癥預防不到位等 [2]。為降低護生護理缺陷,筆者所在科室于2015年在帶教中將品管圈活動應用于實踐,收到了滿意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4年筆者所在科室護生參與的手術257例為對照組,2015年210例為觀察組。兩組護生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手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4年采用常規教學模式,2015年在常規教學的基礎上采用品管圈模式。
1.2.1 成立品管圈 該團隊均為女性、本科學歷、工齡>15年,其中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7人。由副主任護師任圈長,帶教組長為輔導員。
1.2.2 選定主題 統計出2014年護生參與的257例手術存在的護理缺陷:污染無菌物品、外科洗手不合格、標本固定不規范、銳器傷、其他,共115例,發生率44.75%;按照80/20原則表明:污染無菌物品、外科洗手不合格、標本固定不規范占所有原因的84.35%,列為改善重點。
1.2.3 活動步驟 利用PDCA循環進行品管圈管理[3]。P:圈長組織圈員針對每批護生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D:統一崗前培訓后,按性格相近原則為護生安排老師一對一帶教;C:帶教組長每天檢查教學質量,發現問題及時與帶教老師溝通解決;A:圈長組織圈員對教學質量每周小結、每月總結一次,持續提高教學質量。
1.2.4 把握現狀制定目標 分析2014年護生的護理缺陷,確定本次品管圈活動重點解決以下4個問題:(1)減輕護生心理壓力;(2)加強手術室專科知識培訓;(3)加強監督管理。(4)加強護理安全教育。目標值=現況值-(現況值×改善重點×圈員能力)[4]。本文目標值=44.75-(44.75×84.35%×80%)=14.55。
1.2.5 原因解析
1.2.5.1 護生因素 (1)環境陌生:手術室的布局特殊、儀器貴重、放射損害、廢氣污染、銳器損傷等,容易引發護生的不良情緒[5]。(2)缺乏安全意識:操作中不能認真執行查對制度,缺乏預見性。(3)缺乏手術室專科知識,實習中出現錯誤擔心受責罰,對老師隱瞞不報[6]。(4)由于手術環境封閉,連續工作時間長,專業性強,各項操作要求嚴格,護生易出現身心疲憊[7]。(5)溝通交流能力差。
1.2.5.2 老師因素 (1)忽視護生的心理壓力:手術室工作節奏快,只簡單要求學生完成各項操作。(2)老師知識欠缺。(3)護理風險教育不夠。(4)監管力度不夠。(5)信息反饋不及時。
1.2.6 對策與實施
1.2.6.1 加強安全教育,培養安全意識 讓護生充分熟悉環境,嚴格進行手術室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安全防范措施等教育,講解手術室專業知識,模擬各項操作。
1.2.6.2 鼓勵護生,提高自信 因材施教,采用激勵教學法,正確評價每位護生的操作能力。
1.2.6.3 培養人際溝通能力 教會護生正確對待患者及家屬的苛刻要求及指責,培養良好的同學、師生、醫護、護患關系。
1.2.6.4 及時疏導護生不良情緒 注意護生心理變化,面對工作中的挫折和失敗,老師用自己的言行影響護生的職業態度及護理行為[8]。
1.2.6.5 加強監督檢查 實習過程中老師放眼不放手,對各個環節加強監督,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充分調動護生的積極性、創造性。
1.3 效果評價
(1)QCC活動前后護理缺陷發生率比較:按照污染無菌物品、外科洗手不合格、標本固定不規范進行統計。缺陷發生率=缺陷次數/總例數×100%。(2)所有圈員用自己設計的5分評估量表,于本次活動前、后通過自評和互評相結合對品管手法、責任心、積極性、制度執行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精神6個方面進行評估。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生護理安全缺陷率比較
護理缺陷率由44.75%(115/257)降到12.38%(26/21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根據QCC的進步率計算公式,本次活動的目標達成率=(12.38-44.75)/(14.55-44.75)×100%=107.19%,進步率=(44.75-12.38)/44.75=72.34%。
2.2 QCC的無形成果
觀察組圈員的多項能力較對照組均有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3.1 QCC活動能有效降低手術室護生護理缺陷
護生從病房到手術室,還習慣于老師時刻關注和把關,“慎獨”精神不夠。通過QCC模式改進帶教方法,使護生護理缺陷明顯降低,不但能提高護生實習質量而且能激發護生的學習興趣,效果良好。
3.2 QCC活動能提高帶教老師的綜合能力和團隊合作
活動過程中圈員的自身價值得到最佳發揮,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能充分調動老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責任心,發揮團隊精神,提高教學質量[9]。同時,圈員還學會運用品管手法解決護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提高科研思維能力,增強了護理人員參與質量管理的意識,值得臨床帶教工作中推廣。
3.3 欠缺之處
由于筆者所在科室開展品管圈模式時間較短,觀察時間不長,加上部分帶教老師能力不足,一些對策實施效果不佳,以后工作中仍需不斷改進。
參考文獻
[1]劉延錦,李青青.科室開展品管圈活動提高護理效果評估[J].中國實用醫刊,2015,42(4):124-126.
[2]陳誼花.精神科護理缺陷原因探討及干預措施[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6(7):156.
[3]李丹,李小英,張倩,等.品管圈模式在手術室器械清點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1):96-97.
[4]張幸國,王臨潤,劉勇.中國醫院品管圈輔導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78.
[5]蘇臨英.護理安全風險管理防御機制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0(19):2418-2420.
[6]李玉肖.提高輸液室護生患者安全目標執行力的方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1):118-120.
[7]陳美玉.循證護理帶教模式對手術室護生實習初期焦慮恐懼情緒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1):116-117.
[8]于玲玲.PDCA循環法在臨床護生帶教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論壇,2015,18(7):933-934.
[9]劉慶蘭,鄭文龍.品管圈活動在手術室院內感染控制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0(19):2404-2407.
(收稿日期:201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