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來,我國投行業務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傳統投行業務在整體投行收入中的比重不斷下降,創造利潤的核心投行業務發展勢頭良好。本文通過分析當前我國投行業務的業務發展情況,分析目前我國投資銀行業發展現狀,把握投行業務發展的未來趨勢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投資銀行;傳統業務;創新業務
一、投行業務發展現狀
1.總體情況
整體上,近兩年證投資銀行迎來了較大的發展機遇,2015年證券行業各項業務收入均有大幅增長,盈利水平也大幅提高,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及凈資產收益率等主要財務指標明顯改進。2015年滬深兩市的A股成交量為16.97萬億股,受益于全年股市成交量的大幅增加,作為券商收入構成中最主要的經紀業務收入達到2970.97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50.81%,全年共有95家券商完成承銷業務,承銷金額總計為4.6萬億元,同比增長70.68%;承銷收入總計為619.52億元,同比增長76.78%。
2.業務發展情況
(1)傳統投行
2015年A股IPO巿場受益于行情表現搶眼,A股市場完成了220起IPO,累計融資1588億元人民幣,較2014年同期分別急升76%和102%。而截至2016年1-10月,A股市場共有148家企業完成IPO,預計全年約180只至220只新股發行,融資將超過1000億元①。
今年以來隨著債券市場的擴容,債券市場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2015年中國債券市場債券余額46.4萬億元,同比增長約30%,創6年來最高的增速。中國成為繼美、日之后全球第三大債券市場。2016年1月-9月,我國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21404只,同比增長89.94%;發行規模為28.19萬億元,同比增長77.82%②。
(2)股權私募
2015年PE投資交易額達到1921億美元,同比增長169%,創下歷史新高。2015年中國私募股權及風險投資交易金額占有全球交易總額的48%,而同期全球交易總額僅僅增長18%。2016年1月-6月,PE機構新募集基金696支,其中已發布金額的基金共計484支,募資規模達到了3236.29億元人民幣③。
(3)重組并購
2015年上市公司公告了1444次并購重組事項,有數據發布的并購事件涉及交易金額總共達到15766.49億元人民幣,平均每單交易金額為20.14億元人民幣。2015年不管是并購重組事件的絕對數量、絕對金額還是平均單個事件涉及的交易金額都與日俱增,2016年1月-9月,中國企業共計發生2645起并購事件含跨境并購,涉及并購金額高達21371億元④。
(4)資產證券化
2015年我國資產證券化市場發行逐漸常態化,規模不斷擴大,流動性顯著提高,創新不斷,市場參與者類型更加多樣,產品結構更加豐富。全年我國共發行1386只資產證券化產品,總金額5930.39億元,較2014年增長79%。2015年市場存量為7178.89億元,同比增長128%。2016年1月-6月,全國共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2892.27億元,同比增長71%,市場存量為8784.83億元,同比增長88%⑤。
(5)資產管理
2015年囊括銀行理財,信托、保險資管、券商資管、公募基金、基金公司、私募基金等的泛資產管理市場管理資產規模總計達到93萬億元人民幣,比較2014年增加33萬億元。2012年-2015年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51%,成為金融體系內最具生機和成長后勁的一員。我國資產管理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達到51%,預計這一增長勢頭未來五年仍將得以持續。
二、發展趨勢
金融“十二五”著重提出,應積極推進金融市場同步發展,明顯提升直接融資比重。重點推進金融產品創新,不斷擴充產品類型,改良產品結構。重點建設市場制度和基礎設施,逐漸完備市場運行體制。促使資金在各市場之間井然流動,提升市場聯動性和效率。逐步塑造層次合理、互相補充的金融市場體系,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
1.銀行參與投資銀行市場勢不可擋
隨著商業銀行投行業務水平的提升,商業銀行與證券公司之間的競爭逐步加劇,特別是商業銀行利用自身的資金優勢及網點優勢,在債券承銷以及其他投行業務方面取得了較快的發展。特別是在債券承銷業務方面證券公司遇到了銀行前所未有的擠壓。如工商銀行短期融資券承銷量多年均居同業第一,其規模相當于國內前二十大券商投行收入總和。
2.投行業務分化嚴重,個別業務機遇無限
近些年來,債券市場獲得了快速發展,除了債券承銷業務外,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并購業務成為拓展投行業務的突破口,并購業務放使證券公司參與股權投資,帶來豐厚的利潤與想象空間,有了更多的自主創新權。而隨著盈利效應的不斷顯現,資產管理市場需求呈現快速增長,資產管理業務也逐步成為投行業務發展的熱點。
3.境外投行業務發展潛力巨大
近年來股權投資基金主理銀行等新業務收入快速增長,通過股權投資、債務融資等多種方式,為客戶實現直接融資服務,包括境內外IPO、并購重組、股權投資、買殼上市、理財產品、產業基金、資產管理、債券發行、股票增持等服務。
三、未來重點對象策略
結合各自業務發展體制體征和客戶構成與需求,在發展投行業務時,應針對不同的客戶需求,實施差異化的發展策略。重點把握以下幾類客戶對象。
1.骨干支柱企業
隨著我國國有企業改制的進一步深入,骨干企業將進一步做大做強,這些骨干企業是經濟發展的關鍵與支柱性企業,其資產規模大、管理水平高,但往往通過傳統的信貸方式無法完全滿足銀行的信貸條件,需要通過投行解決融資需求。通過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短期或超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直接債務融資工具的手段可以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有些企業可能會有繼續擴張、向外發展的需要,通過重組并購的方式可為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同時,大力推進這部分吻合條件的企業上市。
2.快速成長的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是市場快速成長的主體,隨著業務的告訴成長,融資需求強烈。對于中小企業,以發行中小企業票據,又或以中小企業信貸資產證券化等途徑,解決企業的融資難題。當單個企業不滿足最低直接融資額度的時,通過幾家企業聯合發行,并以擔保的方式完成信用增級,從而達到與單體企業發債的同等效果。
3.大型城市建設項目融資需求
而今,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大部分都帶有投資額大、建成后現金流量穩定的特點,適宜發行城投債和進行資產證券化。將現有已能產生現金流的基礎設施資產實施證券化,增加可用財政資金,進而用證券化所獲資金滾動開發新項目,加速城鎮化建設。同時,大力推廣私募股權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等途徑參與城鎮化項目建設,以及承銷發行地方債券和開展銀證合作理財業務等方式來籌備所需的城鎮化建設資金。
4.地方特色項目的融資機會
工業化程度較高的地區,應大力推廣產業投資基金,或以私募財務顧問方式大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型新興產業發展,特別是要加大對優勢企業、產業集聚區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資源、信息、技術的凝聚作用,通過業務切入,投行業務品牌的打造,促進市場知名度的提升。
四、政策建議
1.把握地方發展機遇
調動基層營業部非傳統業務營銷積極心,提升整體競爭力。當前我國地方經濟發展迎來了良好的機遇,特別是城投債的發行規模前所未有,應牢牢把握地方發展特點和重心,調動基層證券營業部的營銷積極心,鼓勵和促進基層證券公司營業部發展除經紀業務以外的核心投行業務,并為各級基層營業部核心投行業務發展留出通道,在項目審核上,要善于用發展的眼光對待,提高項目通過率。
2.完善考核與利益分配機制
針對考核和任務目標,應牢牢把握住差異性和因地制宜的原則。對基層營銷的客戶需求,如因自身條件不足無法提供對口服務的,移交上級行的同時應以相關業務特點為依據來制定可行的收益辦法,制定出能調動各方積極性的收入分配制度,與綜合經營目標整體上相適宜,并統籌短期、中期和長期的發展需要,有計劃、有目的地推進業務發展。
3.注重人才儲備與培訓
投行業務的競爭實際上就是人才的競爭,務必要注重儲備人才與建設團隊。通過市場化招聘、引進跨界人才等途徑,為投行業務的持續、全面發展提供充足的儲備人才。另外通過部門聯合的手段,抓住論壇、集中培訓、定制培訓等機會,強化對前臺部門和客戶經理的培養,提升人才儲備和市場營銷能力。
注釋:
①數據來源:德勤中國2015年統計報告.
②數據來源:《中國債券市場:2015》統計報告.
③數據來源:普華永道:《2015PE市場回顧及展望》報告.
④數據來源:牛牛金融研究中心統計-2015.
⑤數據來源:德勤中國2015年統計報告.
參考文獻:
[1]劉真心.中國投資銀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品,2010,17.
[2]程克群,欒敬東,曹彩龍.中國投資銀行業務發展探析[J].江淮論壇,2013,3.
[3]中國投資銀行競爭力研究報告(2015)[N].金融時報,2015年.
[4]中國債券市場(2015)統計報告[N].鵬元評級,2015年.
[5]2015年中國投資銀行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N].中國產業調研網,2015年.
[6]劉煒,張吉祥.商業銀行發展投資銀行業務的戰略思考[J].新金融,2010,7.
作者簡介:左璇(1983.02- ),女,湖北武漢人,碩士,講師,中級經濟師,武昌職業學院,研究方向:涉稅會計,商業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