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凝+鐘函宇+趙宣臣
摘 要:眾所周知,科技型中小企業在促進先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技術創新方面能夠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促進國民經濟增長。但是近年來,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陷入了困境,嚴重阻礙了其快速發展,經濟潛能的發揮也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有必要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這對促進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將從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所面臨的困境著手,并就如何擺脫融資困境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能夠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科技型中小企業;間接融資;信用擔保;風險投資
一、當前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所面臨的困境
1.間接融資困難重重
一方面,科技型中小企業其自身就存在對其貸款融資不利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其自身抗風險能力比較差,原因在于他們經營規模比較小,資產總量也比較少,其資產主要是技術、專利等無形資產,在進行抵押貸款時,實物資產就會存在不足?,F如今,對于金融機構而言,以傳統貸款業務為主的管理模式已經很難適應其自身發展了,而逐漸向貸款安全性為主的管理模式轉變,因此商業銀行更多傾向于向少數大中型企業投資,并不再按照客戶信譽度發放,所以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融資往往很難取得成功。二是貸款需求特點并不與銀行貸款原則相適應。科技型中小企業對于流動貸款具有很高的需求量,貸款比較頻繁,貸款項目本身存在諸多不穩定因素、同時還面臨貸款管理成本過高的問題,銀行為了保證安全性和盈利性,只能減少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貸款。三是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缺乏健全的自身管理與運行機制。由于其自身財務制度不完善,社會信用觀念不夠強。銀行在對其進行資格審查,往往因難以掌握組織結構以及經營業績等資料而使得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更加明顯,使得銀行信貸風險進一步加大。
另一方面,金融機構在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放貸,存在過于謹慎的情況。現如今,各大商業銀行向客戶貸款時,往往注重穩健性。產品和項目科技含量越高,所面臨的風險也會越大,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而言,自身規模比較小,對抗風險的能力比較小,面臨的風險比較大,很明顯這不符合銀行所遵循的穩健性原則。銀行所面臨的風險與所能獲得的收益不對稱,對于銀行來看,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放的貸款屬于債務資本,銀行只能到期收回貸款本金和利息,卻無法與企業分享高額的高收益。如果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未能取得成功,銀行很可能遭受巨大損失,這時銀行絲毫沒有享受到企業的收益,正是因為風險和收益存在的不對稱性,對銀行發放貸款的積極性造成打擊。
2.證券市場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還未完全開放
首先,科技型中小企業要直接上市發行股票,幾乎不可能。市場自建立起,一直都是為國有企業服務,我國股票市場一直都是為了促進國有企業改革而發展的,對國有大中型企業上市融資加以扶持,可見扶持政策存在嚴重傾斜,卻并沒有向科技型中小企業開放。另外由于主板市場上市門檻太高。而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而言,基本上很難滿足上市要求,因此想通過直接上市融資往往存在較大難度。其次,科技型中小企業向進行債券融資,難度很大。公司法明確規定,發行公司債券的公司,必須是股份有限公司、國有獨資公司或者由多個國有投資主體投資公司。但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基本屬于民營企業,基本并沒有發行債券的資格。同時《公司法》還對股份有限公司的凈資產額有要求,基本上不能低于3000萬元,要求有限責任公司應當擁有6000萬元的凈資產等,科技型中小企業基本上很難滿足這些限制條件,因此想通過債務市場融資很難實現。
3.其他融資空間狹窄
我國目前票據市場發育還不夠完善,市面上很少有專門的租賃公司,因而市場上商業票據融資所占的比重比較小,也沒有通過融資租賃方式購買得到設備使用權,使得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空間更為狹窄。
二、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措施
1.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自身素質
一方面,應該不斷強化財務管理。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加強內部財務管理,確保運營規范化,能夠實現自我約束,這樣能夠讓企業經營活動和財務收支都能不違背國家相關法律及規章。使企業生產經營透明度得到有效提高,從而使會計信息更加真實合法,并嚴格根據銀行貸款程序的相關要求,如實提供相關財務信息數據。另一方面,應該不斷強化自身信用意識。對于企業來講,信譽是其發展的生命,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而言,并沒有嚴格按照誠信守則辦事,反而對銀行貸款進行惡意逃避,因此銀行會以貸款風險過大為由不向其發放貸款。所以科技型中小企業應該立足于自身,不斷完善企業自身形象,根據市場經濟的相關規則,加快建立完善的誠信經營制度。
2.商業銀行及時轉變投資信貸理念
商業銀行在對企業資信狀況進行評價時,不能僅從生產規模著手,而應及時跳出傳統規模經濟經營方式,進而對市場占有因素及規律做到全面把握,對那些借助于技術進步提高市場占有率。因此商業銀行應當在繼續支持大型企業的同時,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
還應從科技型中小企業自身實際出發,建立完善的信用評估制度。當前我國商業銀行所制定的信用等級評定標準服務的主要對象是國有大型企業,對企業的歷史經營能力、當前經營狀況以及發展規模大小過于看重,很明顯這種評定標準缺乏公平性,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則很不公平,因為這些企業自身優勢在于今后的發展,并不是過去和現在。因此商業銀行方面,有必要結合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特點,建立與之發展相適應的信用等級評定體系。
3.建立專門的中小金融機構
由于科技型中小企業自身經營規模比較小,所面臨的風險比較小,在進行資信評估時往往存在較大困難,所以,商業銀行在決定向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貸款時,就會考慮到貸款的不經濟而拒絕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因此,要想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就必須針對中小企業建立專門的金融機構,為科技型中下企業的發展,,這些金融機構往往具有很多商業銀行的獨特優勢:一是能夠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得以順利解決。很多中小金融機構都屬于地方區域性的機構,所服務的對象都是地方中小企業,相互間金融實力差距不大,能夠為長期合作奠定基礎,因此,這些中小金融機構更加了解貸款對象的經營管理現狀,這樣能夠使傳統商業銀行與中小企業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加以解決。二是規模小,經營起來具有較大的靈活性。自身規模小,有助于建立產權明晰的法人治理結構,自我約束力比較強。同時管理層級也比較小,從而及時對市場信息做出反饋,不僅決策程序簡單,同時服務成本還比較低。
4.完善風險投資機制
要想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更快更好地發展,就必須建立完善風險投資機制,具體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首先,必須將政府位置擺正,對政府和市場職能進行正確劃分,政府在采取扶持方式時,一定要與風險資本的運作方式相適應。將政府扶植的重點放到早期科技型企業的投資,而不應該不介入創業后期的風險投資。其次,培育商業性風險投資主體。在進行商業性投資主體培育時,應該對國內風險投資基本加以借鑒,特別是在高級風險投資主體方面積累的發展經驗,確保風險資本實現專業規?;l展,這樣就能讓科技型中小企業享受到資本支持和增值服務。再次,要設置專門的風險投資中介服務機構。風險專家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決定風險資本的運作效率的高低,而要充分發揮風險投資專家的管理水平,還要依托市場提供準確到位的中介服務,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必須完善風險投資機制,建立起財務與法律咨詢為主的風險投資中介服務機構。最后,還要適時開辟多元投資退出通道。在進行風險投資時,除了可以通過創業板市場為其提供投融資渠道以及完善的退出渠道外,還可以通過產權交易市場實現,基于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資本市場體系,從而使風險投資機制得到完善。
參考文獻:
[1]高松,莊暉,陳子健.上??萍夹椭行∑髽I融資困境及對策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11(3):83-91.
[2]楊云峰,樊豐.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其對策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13,31(2):94-97.
[3]楊晶,傅崇彬.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3(18):110-111.
[4]楊揚.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破解對策[J].中國經貿導刊,2011(1):68-69.
[5]馬秋君.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解決對策探析[J].科學管理研究,2013,31(2):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