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政治和經濟來往日趨密切,中國與中亞各國的文化交流合作也得到快速發展。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背景下,中國同中亞五國文化交流的最新成果主要體現在:教育、文化藝術活動和旅游方面。絲綢之路作為中國與中亞文化合作新平臺,對促進和加強中國與中亞國家的文化交流發揮著越來越突出的作用。
關鍵詞: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中亞;文化交流
作者簡介:張瑜(1992-),女,漢族,陜西人,西安外國語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俄語國家研究。
[中圖分類號]:G1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8--02
中亞國家是我國的友好鄰邦和重要合作伙伴,中國同中亞的人文交流歷史悠久,為友好關系的進一步發展打下深厚基礎。深化文化交流合作,實現民心相通,是中國與中亞各國合作發展的根本性保證,也是重要的社會和民意基礎。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推動,政治和經濟領域的快速發展,中國與中亞國家的文化交流活動也越來越頻繁。在此背景下,中國同中亞五國文化交流新成果突出體現在教育、文化藝術活動和旅游方面。
1.在教育方面,中亞國家對漢語人才的需求不斷上升
孔子學院已成為中亞地區重要的漢語傳播基地和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綜合平臺。2016年12月中國開設了在吉爾吉斯斯坦的第四所孔子學院。至今中亞地區共有孔子學院11所,其中哈薩克斯坦4所,吉爾吉斯斯坦4所,烏茲別克斯坦2所,塔吉克斯坦1所。中亞孔子學院不斷發展,已逐步成為該地區學習漢語的重要基地,為增進中國與中亞國家友誼發揮積極作用,深受到國家漢辦的好評。
中亞學子漢語學習的熱情不減,水平逐步提高。2016年在塔、烏、哈、吉四國都舉辦了第十五屆“漢語橋”中文比賽,中亞各國學子積極參與,表現不俗,比賽越來越受重視。近年中亞各國的許多學校還先后舉辦漢語教學研討會,就中亞漢語教學的現狀、中國與中亞跨文化語言交際研究等展開探討。這說明了中亞地區對高端漢語人才的強烈需求和對高水平漢語及漢學教育的不斷追求。
在“漢語熱”持續升溫的背景下,中亞五國赴華留學生人數呈上升趨勢。哈薩克斯坦駐中國大使葉爾梅克巴耶夫2014年表示,“在中國求學的哈薩克斯坦大學生人數僅次于俄羅斯,排在第二位。目前,每年在中國完成學業的畢業生人數還在持續增長,已從2003年僅8名畢業生增長至2013年的700余名。”[1]據中國教育部統計,2015年哈薩克斯坦在華留學生達13198人,同比增長均超過10%,位居外國留學人數的第8位,占全部國際留學生比例3.32%。[2]而2006年其在華留學生僅1825名,位居第14位。[3] 由此可見中國已成為中亞留學生優選目的國之一。2016年8月中國教育部發布的《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提到,中方將設立“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未來5年,每年資助1萬名沿線國家新生來華學習或研修,為沿線各國培養行業領軍人才和優秀技能人才。同時中方將以國家公派留學為引領,未來3年,每年面向沿線國家公派留學生2500人。[4]可以看出,我國對中亞五國在留學生教育領域交流合作的關注和重視。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也推動了中國高校,特別是中西部高校與中亞地區的教育交流。中國與中亞的多所高校都建立了合作關系,尤其是緊鄰中亞地區的新疆高校,充分發揮地緣和民族語言文化相通優勢,以互派留學生為重要途徑,成果豐碩,已成為中國培養中亞語言文化研究人才的重要地區。此外,絲綢之路沿線的其他省市部分高校為促進外來留學生事業的發展,加大宣傳力度,以多種形式吸引中亞留學生。絲綢之路起點西安也逐漸成為中亞各國來華留學生的重要落腳地。2014年西北大學中亞學院、絲綢之路研究院和西安外國語大學中亞學院揭牌,為陜西與中亞各國高等教育合作又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2016年9月的中國—中亞國家大學校長論壇研討了中國—中亞國家高等教育發展經驗交流、信息溝通和校際合作等問題,成立“中國—中亞國家大學聯盟”,中國和中亞等國家的五十多所高校加入聯盟。中國與中亞國家高校間的合作為推動高等教育的共同發展,深化中國在中亞地區教育領域的合作,促進國際人文交流都有著重要意義。
2.在文化藝術活動方面,涉及領域廣,形式多樣
中國與中亞國家間互辦文化日或文化周,以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集中展示國家特色文化。例如,2016年1月在哈薩克斯坦舉辦的“絲綢之路—中國文化日”活動,中國藝術家為當地觀眾獻上了京劇、梆子戲、歌舞器樂表演等中國傳統節目。2016年12月在北京舉辦“哈薩薩克斯坦文化日”,通過民族音樂及舞蹈表演、手工藝品展、服飾、美食,向中國民眾全方位展示了獨特的文化魅力。文化日框架下的一系列文化活動涉及領域廣,形式多樣,已成為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
此外,中國與中亞各國還會舉辦其他藝術交流活動,如文藝演出、攝影展、圖書展、民俗展等,使更多民眾有機會直接接觸和欣賞多樣的藝術精品。如去年舉辦的“感知中國·哈薩克斯坦行”系列文化活動,是歷年來中國在哈舉辦的規模最大的文化交流活動,也是感知中國系列活動首次走進中亞國家?;顒又饕ㄅe辦大型綜藝演出《絲路情長》、在哈國家圖書館建立永久性圖書室“中國館”、舉辦匯集文化精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等,展示了中國各地的風土人情,活動受到當地民眾的積極關注和熱情參與。
近年來,影視活動成為中國與中亞藝術交流活動的新亮點,借助這種貼近生活的方式深化人民的相互了解,更可開辟一條新形勢下的影視“絲綢之路”。2013年和2015年在哈薩克斯坦分別舉辦了中國電影周和中國紀錄片之周,2016年9月電視連續劇《全家福》和《神醫喜來樂傳奇》在哈首播,哈薩克斯坦31頻道、海影國際合作實驗區、新疆伊犁譯制中心三方還簽訂了“合作共建中亞影視譯制輸出合作”框架協議。通過影視作品,觀眾不僅可以看到普通民眾的平凡生活還能了解中國近年來經濟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和道德精神等內容。2016年9月在西安舉辦的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是我國首個以“絲綢之路”命名的電影節,包括中亞在內的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近七百部影片在電影節中參評,中外優秀影片集中展映?!敖z路電影合作論壇”上發布了3個合拍電影項目,其中包括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合作的《音樂家》。中哈在影視領域開啟合作將拉近兩國人民之間的距離,有利于進一步文化交流。
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得到了中亞五國的廣泛認可和積極響應,為促進跨文化交流,我國先后在中亞各國建立中國文化中心。如哈薩克斯坦國家圖書館“中國文化中心”,吉爾吉斯斯坦“中國文化中心”,塔吉克斯坦國家圖書館“中國廳”,烏茲別克斯坦“中國館”等。這些中心功能齊全,提供相關紙制圖書和電子出版物,與當地文化組織聯手合作,舉辦中國傳統文化展覽和主題講座,成為當地群眾了解中國發展狀況,感受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3所哈薩克斯坦中心也先后落戶中國高校,2015年底上海外國語大學和北京外國語大學分別成立“哈薩克斯坦中心”,2016年大連外國語大學的“哈薩克斯坦研究中心”揭牌。中國將在此基礎上進行哈薩克斯坦社會與文化研究,并與哈全面開展學術研究和交流合作,促進兩國文化交流。
3.在旅游方面,仍處于起步階段,具有強大發展潛力
旅游領域的合作仍處于起步階段,以發展旅游帶動文化交流漸漸成為新趨勢。中亞各國的旅游資源豐富,遺留眾多名勝古跡,擁有不同的人文民俗和自然景觀,同我國旅游資源的互補性強,對中國游客有巨大的吸引力。2014年由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為首例跨國合作、成功申遺的項目,也將大大推動中國與中亞五國的旅游合作。
中國及中亞各國已舉辦多場相關國際論壇,專家學者就促進絲路沿線旅游合作話題展開深入討論。早在2012年5月在絲綢之路沿線城市市長會晤期間就舉辦了“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合作座談會”,簽署《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合作行動綱要》,并創立了“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合作聯盟”,開啟了一種新的國際合作模式。2016年4月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舉行了首屆中亞跨境旅游合作論壇,增進旅游業的交流,來自多國的業內人士共商跨境旅游發展大計。10月在成都舉辦的“中國-中亞合作論壇經貿旅游推介會”是第四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系列重要活動之一,9個簽約項目中有2個與旅游相關。中國及中亞各國業內人士都在積極推進未來旅游領域合作。
針對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中亞國家積極簡化簽證、護照審核和海關通關等相關程序,為旅游產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為來往旅行的游客提供了便利。2015年中哈簽署《便利中國公民赴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團隊旅游的備忘錄》后,辦理簽證的費用和時間周期大大降低。根據烏茲別克斯坦2016年簽署的《關于采取措施保障旅游業加速發展的總統令》,自2017年4月1日起,中國(團組形式)公民,年滿55歲以旅游為目的入境不超過30天的,可以免簽,自2018年起推廣電子簽證系統。[5]目前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已加入中國公民組團出境旅游目的地名單,標志著雙邊旅游合作進入新階段。此外,2017年中國將在哈薩克斯坦首次舉辦“中國旅游年”,哈還將舉辦世博會和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預計赴哈游客人數將大幅攀升。
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的提出和推動,中國與中亞五國文化交流發展前景廣闊。絲綢之路不僅是雙方人文合作的基礎,也逐漸成為開展交流合作的新平臺,為之后中國和中亞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機遇。但目前中國與中亞國家的文化交流仍處于初期階段,各領域合作的程度和廣度不足。中國與中亞各國應借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契機,提高漢語教學水平,加強高等教育合作,以多種模式開展聯合辦學,讓中亞學生不出國門也能接受中國教育;文化藝術活動要更“接地氣”,貼近當地群眾生活,更加親民,拉近人民距離,而不僅僅停留在官方層面的交流;進一步落實旅游合作,推動中亞地區公路、航空運輸和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絲綢之路古跡宣傳,開發絲綢之旅新線路,提高文化交流合作水平,真正實現民心相通。
參考文獻:
[1]中國成哈薩克斯坦留學生第二大目的國,哈薩克國際通迅社,2014年10月19日http://www.inform.kz/cn/article_a2707819.
[2]2015年全國來華留學生數據發布,教育部網站,2016年4月4日.http://www.moe.edu.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604/t20160414_238263.html.
[3]2006年全國來華留學生統計年鑒,教育部網站,2007年2月6日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50/201001/xxgk_77799.html.
[4]教育部關于印發《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的通知,教育部網站,2016年7月15日.http://www.moe.edu.cn/srcsite/A20/s7068/201608/t20160811_274679.html.
[5]烏茲別克斯坦賦予旅游業戰略產業地位,駐烏茲別克經商參處網站,2016年.12月7日http://uz.mofcom.gov.cn/article/jmxw/201612/201612020965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