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語言學角度看,飯店店名作為一種語言現象,以最直接的方式反映了當代飲食文化的特色和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本文對吉林市餐飲店店名進行研究,總結出其語言結構特點。
關鍵詞:店名;屬名;通名
作者簡介:卜俊伊(1992-),女,漢,吉林人,北華大學語言學及其應用語言學碩士。
[中圖分類號]:H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8--01
“店名”就像是這個飯店的窗口,我們不僅可以從這些紛繁復雜的餐飲店店名中發現豐富的語言現象,還可以了解這些語言現象背后人們的文化底蘊和風格特征。
一、“屬名”的分析
趙世舉教授在《當代商業店名的構成類析及文化透視》中寫到,“通名”猶如人的姓,不可妄改,“業名”就像人的字派,不可亂叫,而“屬名”恰似人的名,只要能有別于人,即可隨意而命。”[1] “屬名”是區別于其他飯店的關鍵,也是彰顯個性、文化的關鍵。
1.數字字母類店名的屬名
這類屬名以數字字母為主,與時代接軌,與時尚融合,青春活力,洋味十足,給人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感覺,偏受年輕人歡迎。比如:“City1+1城市披薩”,“City1+1城市”是屬名,它把英文、數字和英文的翻譯相結合,中西合璧,給人一種國際化的感覺。
2.一般傳統類店名的屬名
這類屬名以地點、人物及人物關系、民族、菜品、自我評價等等陳述性的詞語為主。比如:“馮家屯烤肉”,“馮家屯”是屬名,以地區名稱為屬名,給人一種正宗的、在這一個區域屬統領地位的感覺,增加了對飯店的可信度。總的來說,這類飯店的屬名都以簡單清楚、直接明了為特點,具有明確性和指向性。
3.引用類店名的屬名
這類屬名以音譯外來詞、熱點流行詞、成語、諧音詞等描寫性的詞語為主。比如:“賽百味”,是美國快餐店“Subway”音譯而來。這種以音譯外來詞為屬名體現了東西方語言文化的結合,把外來語言轉化為本土語言,以求更加貼近消費群體。如今,餐飲業備受新媒體的影響,愈來愈多的店名都充分利用當下的流行熱門來招攬顧客。店主希望通過流行熱門的熱度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這樣的屬名有新穎性、生活性、時尚性。但是,也有一定的周期性和時間性。一旦流行熱門的熱度一過,也會影響店名的實用性。
4.創意類店名的屬名
這類是以經營項目為軸線,展開聯想和想象,創造而來的流行的個性的屬名。這類屬名風格多樣,有的店主追求“陽春白雪”,有的追求“下里巴人”,但都別具一格,富有新意,特立獨行。比如:“旮旯搓一頓”和“愛上又見面”這兩個屬名就是俗和雅的兩極。“旮旯搓一頓”運用經典的東北話命名,貼近現實生活,展示東北人的隨意大方灑脫的性格,給人一種親切詼諧的感覺。而“愛上又見面”創造了一個唯美的語言氛圍,給人一幅一對情侶相親相愛的美好畫面。這種屬名以文藝范和小清新為特色,以期抓住如今人們追求高雅生活情調的心理。
5.寓意類店名的屬名
這類屬名以帶有祝福意義的詞語為主。這類屬名帶有語言施為性和語言迷信色彩。中國的吉祥文化源遠流長,受傳統思想和民俗民風的影響,店家往往會選擇帶有寓意的詞語來命名,以期表達心中的美好期望。這充分體現了語言的施為功能,把所有的期望寄托在語言上,以求保佑順利吉祥。比如:“五福”被廣泛地應用在店名之中,以期這些帶“福”的字眼可以給自己以及消費者帶來福氣、好運和幸福。
綜上所述,店名的屬名恰似人名,是一家飯店文化建設的表現,是集萬千心意于一身的獨一無二的文化和心理的映射。
二、“通名”的分析
王力《中國現代語法》指出,“詞所代表之物,往往是一個通名。例如‘馬字,并非專指某一匹馬,而是泛指一切的馬。”[2]因此,通名是類屬,是飯店區別于服裝店、商品店、藥店等等商鋪的標志詞。
“在古代,經商方式為‘坐賈行商,‘商就是流動著販賣商品的人,‘賈就是開一個店鋪有固定地址賣東西的人。”[3]但由于“賈”在吆喝叫賣方面不如“商”更方便,并且老百姓的識字水平極其低下,因此代表實物的店名應運而生。那時,飯店多用“居”來代表。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代表飯店類屬的詞由單一化逐步的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比如:“店”、“屋”、“餐廳”、“坊”、“館”、“樓”、“鋪”、“府”、“城”、“農家院”、“私廚”、“吧”、“飯莊”、“莊園”、“Club”、“美食匯”等等。但是,隨著詞匯量逐漸豐富,通名的定位功能越來越模糊,通名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大,所以店主不太注重通名的使用,大多數的店名都以屬名為主,在牌匾上,通名可能也會變成小字附在店名的最下方。
三、“業名”的分析
“業名”就是該店所經營的項目的類型,在整個店名中起補充說明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定位區別的作用。它可以使整個店名的意義更加完整詳細,向消費者傳遞更清晰地信息。比如:“櫻花墅朝鮮族牛排火鍋”的業名“牛排火鍋”就傳遞了該店的特色經營項目;“本味朝韓風味餐館”的業名“朝韓風味”傳遞了該店屬于朝韓口味和風格。
小結:
隨著餐飲業的蓬勃發展以及大眾對食文化的追求,大大小小的飯店期望通過形形色色的店名來招攬顧客,從眾多的飯店中脫穎而出。飯店店名作為一種語言現象,它是表達飯店文化的載體,更是當地食文化的鏡子。
參考文獻:
[1]李雪青.淺析成語在飯店名稱中的運用[J]. 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01:87.
[2]黃維躍. 從化街口餐飲店名語言特點研究[D].廣州大學,廣州,2012.
[3]杜麗. 對2009年烏魯木齊飯店命名的分析——從社會語言學角度[J]. 語文學刊,2010,1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