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英,楊 揚*
(解放軍第181醫院,廣西 桂林 541002)
加強門診護士自律與維權積極防范護患糾紛
馬海英,楊 揚*
(解放軍第181醫院,廣西 桂林 541002)
隨著醫學科學和人們法制觀念的發展,傳統的護患關系出現了新的變化,門診護士要維護自己的權利必須先要自律,護理工作重要組成部分是門診護士并為臨床一線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是門診工作比較復雜,各種突發狀況都有可能導致護患糾紛的發生,因此要加強門診護士自律與維權,積極防范護患糾紛
門診護士;自律與維權;護患糾紛;防范
醫院門診有病種類型多、就診患者多、患者流量大等特點,患者自我保護意識不斷提高,健康觀念不斷轉變,護患糾紛也在不斷的上升[1]。護理職業本身也屬于高風險職業,外部法制環境和傳媒環境的變化,讓護理人員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全面做好護理工作,維護良好護患關系,有效防范護患糾紛,必須要從門診護士自身做起,努力加強門診護士自律與維權意識。
1.1 門診護士的自律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
當前我國的醫療體制正處在進一步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傳統的醫療理念和護理觀念正面臨著新的形勢和處境,醫患雙方也都處在相互適應和修正心態的過程中。門診護士往往與患者直接接觸的時間最多,而護理工作本身具有繁瑣、重復的特性,在護理過程中難免出現疲憊和差錯。與此同時,由于現代醫學科技的日新月異,不斷有新的診療儀器問世,面對這一新形勢、新變化,門診護士的知識結構和工作技能也需要不斷提升,以適應醫療事業發展的需要。在這種大環境下,部分門診護士難免力不從心,出現工作責任心滑坡、知識結構陳舊和交流溝通能力欠缺的狀況,自律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
1.2 門診護士法律維權意識較為淡薄
由于學校教育和在職教育更加專注于職業操作技能方面的培養,長期以來忽視了對護士法律知識的教育,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不加強法律維權意識,就容易出現各種法律的風險點,引起護患糾紛。當前的護理工作中,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現:一是容易存在一些不自覺的侵權行為。在護理工作中經常要處理涉及患者隱私權、名譽權等身體權和人格權的信息,而長期的教育缺失使許多門診護士的保密意識和法律意識較為淡薄,往往在不經意之間侵犯了患者的上述權利,有可能引發護患糾紛[2]。二是對相關法律條文的精神理解不夠,容易引發護患糾紛。我國民法對醫患糾紛的舉證責任分配采取舉證責任倒置的方式,而作為日常與患者密切接觸以及承擔了相當多記錄工作的門診護士如果證據意識不夠強,不能夠充分領會這種法律規定的內在精神,往往就會忽視檔案資料的記錄、整理工作,一旦產生護患糾紛,就很難拿出相應的證據來證實己方行為無過錯,被迫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三是對自己在護患關系中扮演的法律角色認識不足。有些門診護士并不認為自己是在代表醫院履行職責,對自己與患者之間的法律關系沒有清晰的認識,覺得自己僅僅是在為醫院打工,而忽視了自己是在代表醫院履行職責。這也是導致護患糾紛的一大隱患。
2.1 提高自律性,構建和諧護患關系
①對患者做到一視同仁
門診護士對待所有的患者都應該做到一視同仁,要從語言到行為角度出發做到尊重患者,不應該從低位、外貌、衣服來判別對待患者。門診護士屬于一個高尚圣潔的職業,對此職業而言,患者沒有貴賤之分,親情之別,只有病情不同。作為門診護士應該做到尊重善待每一位患者,這也是我們的本分。門診護士要做到換位思考,把自己擺在患者或患者親屬的位置,要理解和同情患者的痛苦。
②工作再忙 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國護士與患者的比例相對于國際衛生組織倡導的比例而言遠遠不足,當工作繁忙或者強度比較大的時候,性格比較急的門診護士情緒往往難以控制。在這種情況說出的話如果意識到不妥之后應該及時糾正道歉,道歉不會讓自己損失,但可以避免導致護患糾紛。無論什么原因都應該保持好門診護士的形象,在工作中不應該與患者發生沖突。要達到“憂在心而不形于色,悲在內而不形于聲”的境界[3]。
③和藹熱情地接待每位來診患者
無論患者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急性病還是慢性病,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就是希望能馬上見到醫生希望得到最好的治療,尤其是在候診室等候時,情緒比較急躁的門診護士應理解患者的心情,并主動和藹地打招呼詢問是否需要幫助,讓患者感覺到自己被重視,以此得到安慰
2.2 加強門診護士的維權意識 積極防范護患糾紛
當今社會人們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越來越強,面對部分門診護士法律意識較為淡薄,可能引起護患糾紛的現狀,具體來說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增強門診護士法律維權意識,使大多數潛在的護患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一是通過加大普法力度,來使門診護士的法律意識得到有效提高。醫院等有關部門可以通過開展法制教育的方式來有效提高門診護士法律意識,例如可以從社會上邀請法律專家定期為門診護士舉辦醫事法律講座;組織廣大門診護士通過對《護士條例》及《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來提高法律意識[4],同時可以通過舉辦法律知識考試、競賽的形式來檢驗學習效果,起到提高門診護士法律意識的作用。二是通過相應的規章制度來提高門診護士的證據意識。通過教育宣傳,使廣大門診護士深刻認識到護理文書的法律效應,嚴格按照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嚴禁涂改、偽造的原則來書寫護理病歷。注重護理病歷的記錄的連續性,通過護理病歷真實反映患者的病情和門診護士的實際工作,客觀反映患者就醫期間的診療過程和效果。
門診是醫院的第一窗口,是醫院的形象窗口,在日益競爭的醫療環境中,門診護士要努力學習法律知識、提高自身素質,提高醫療安全知識,樹立“以人為本”理念,營造和諧醫患、護患關系,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我相信,我們會最大限度減少糾紛的風險,更好降低護患糾紛發生。
[1] 許 慧,孫曉紅.提高門診護士自律行為,防范護理糾紛[J].中國護理管理,2004,4(4):46-47.
[2] 李風霞,殷秀梅,王秀玲.護患糾紛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05,11(7):772-773.
[3] 春 雨.醫療投訴原因分析及醫務人員管理[J].中華醫院管理,2005,21(6):416-417.
[4] 周憲群.臨床門診護士如何避免護患糾紛.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8,5.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
B
ISSN.2096-2479.2017.14.193.02
楊 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