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燕
(贛州市人民醫院腎內科,江西 贛州 341000)
早期護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分析
劉燕燕
(贛州市人民醫院腎內科,江西 贛州 341000)
目的探析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應用早期護理干預對動靜脈內痿并發癥發生情況的影響。方法對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6月期間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85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按照隨機原則分為常規組(n=42)、早期組(n=43)。常規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早期組患者應用早期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動靜脈內痿并發癥發生情況及內痿血流量進行統計比較。結果早期組患者動靜脈內痿并發癥發生率為7.0%,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的23.8%,對比差異顯著(P<0.05)。早期組患者內痿血流量為(264.2±14.5)mL,明顯大于常規組患者的(207.9±14.8)m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應用早期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減少動靜脈內痿并發癥的發生,改善內痿血流量,是一種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的護理方式。
維持性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痿;早期護理干預
近些年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血液透析治療越來越普遍,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中,維護血管通路是關鍵所在。有關文獻報道[1],只有確保血管通路完整,才可以保證透析充分,進而提高治療效果。動靜脈內痿并發癥作為維持性血液透析的薄弱環節,需予以重點關注。為此,本文現對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6月期間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85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探討早期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對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6月期間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85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按照隨機原則分為常規組(n=42)、早期組(n=43)。常規組患者中男、女各22例、20例,年齡33~72歲,平均(56.2±2.5)歲;早期組患者中男、女各23例、20例,年齡30~73歲,平均(56.3±2.3)歲。比較患者上述數據資料可知,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常規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即病情監測、飲食指導、用藥干預等。在此基礎上,早期組患者應用早期護理干預,即①基礎護理:積極和患者交流,拉近彼此關系,說明不良情緒對疾病治療的影響,進而調節患者情緒,讓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同時講述成功病例,增強患者治療信心。②健康宣教:向患者說明有關疾病的知識,并介紹動靜脈內痿并發癥及防護措施等,從而增強患者自我防護意識。③用藥干預:向患者介紹藥物劑量、用藥時間,指導患者嚴格按照醫囑用藥,并觀察患者用藥反應,一旦出現異常情況,馬上通知醫生,給予恰當處理。④動靜脈內痿護理:向患者及其家屬說明有關動靜脈內痿的知識,從而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配合度。穿刺前,常規消毒穿刺針眼;穿刺時,保證一次成功,以免多次穿刺引起患者恐慌。在此操作中,定期更換穿刺部位,避免出現內痿狹窄現象。⑤出院指導: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應對患者予以健康宣教,教會患者落實家庭自我防護,如患肢不可佩戴任何首飾、手表等,同時不可負重;叮囑患者觀察與記錄動靜脈內痿情況,一旦出現異常,馬上到院就診。除此之外,護理人員應留有患者的聯系方式、家庭地址,便于隨訪,及時解決患者的實際問題,糾正不良生活、飲食習慣,督促患者合理、科學用藥,促使患者早日康復。
對兩組患者動靜脈內痿并發癥(血栓、血管瘤、血管硬化)發生情況及內痿血流量進行統計比較。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例(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常規組患者動靜脈內痿并發癥血栓4例、血管瘤4例、血管硬化3例,早期組患者動靜脈內痿并發癥血栓1例、血管瘤1例、血管硬化1例,發生率為7.0%,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的23.8%,對比差異顯著(x2=4.647,P=0.0311)。
早期組患者內痿血流量為(264.2±14.5)mL,明顯大于常規組患者的(207.9±14.8)mL,比較差異顯著(t=17.7154,P<0.05)。
在臨床中,維持性血液透析是延長慢性腎臟疾病患者生存年限與改善患者生存質量的有效方式[2]。其中動靜脈內痿是現今較為理想的透析通路,但有關學者指出,在治療中,因為動靜脈內痿功能喪失,致使出現一系列并發癥,影響了治療效果。為此,怎樣確保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完整,成為了現今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
在維持性血液透析中,加強早期護理干預的實施,可盡早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從而有針對性、有計劃性的對患者及其家屬展開健康宣教,以此提高患者配合積極性,減少動靜脈內痿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治療效果。本文研究結果為:早期組患者動靜脈內痿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內痿血流量明顯大于常規組患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與相關文獻研究[3]結果非常相似,進一步說明,早期護理干預對降低患者動靜脈內痿并發癥發生率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應用早期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減少動靜脈內痿并發癥的發生,改善內痿血流量,是一種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的護理方式。
[1] 王虹燕,肖江琴.早期護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并發癥率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5):4943-4943.
[2] 張永衛.早期護理在降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并發癥中的應用價值評價[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2):1708-1709.
[3] 張彬彬,劉霞,丁育紅等.探討早期護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J].心理醫生,2016,22(23):173-174.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42.33.02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