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安
(江蘇揚州市中醫醫院肛腸科,江蘇 揚州 225000)
中藥熏洗配合紅外線照射對痔術后患者創面的影響觀察
徐新安
(江蘇揚州市中醫醫院肛腸科,江蘇 揚州 225000)
目的觀察中藥熏洗配合紅外線照射對痔術后患者創面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就診的230例混合痔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中藥熏洗+紅外線照射)和對照組(常規治療護理),各115例。對比兩組患者疼痛消失時間、創面滲出物減少時間、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疼痛消失時間、創面滲出物減少時間、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藥熏洗配合紅外線照射對痔術后患者創面的療效顯著,有利于患者術后快速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中藥熏洗;紅外線照射;痔術;創面
手術是治療混合痔的重要方法。痔術后創面大且開放,創面及周圍水腫明顯,炎性分泌物較多,術后傷口疼痛、腫脹,尤其在換藥、排便時,患者痛苦難耐[1]。肛門直腸生理功能的特殊性,以及組織解剖結構均會對混合痔術后創面愈合影響[2]。為減輕患者創面疼痛,加快傷口愈合,減少創面分泌物,本次研究對我院痔術后患者采用中藥熏洗配合紅外線照射,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行混合痔手術治療的患者23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15例。觀察組男62例,女53例,年齡19~62歲,平均年齡(38.75±4.24)歲,病程0.5~12年,平均病程(5.31±1.23)年;對照組男60例,女55例,年齡20~63歲,平均年齡(38.92±4.31)歲,病程0.25~11年,平均病程(5.22±1.18)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混合痔分段結扎術。術后第2天每次便后碘伏消毒,給予馬應龍麝香痔瘡膏或肛泰栓換藥。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換藥前進行中藥(黃芩20 g、黃柏20 g、虎杖40 g、魚腥草40 g、虎杖40 g、白芷20 g、側柏葉20 g、乳香10 g、沒藥10 g、紅花20 g、花椒20 g、防風20 g、甘草20 g、五倍子2袋、石榴皮2袋)熏洗,1次/d,熏洗完成后用紅外線烤燈照射肛周切口20~30 min,2次/d,照射后常規換藥。
護理方法:(1)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及時了解患者心理狀態,給予安慰和鼓勵,幫助其樹立戰神疾病的信心;(2)中藥熏洗護理:第一次熏洗時溫度不宜過熱,20~30℃即可,術后5天熏洗液溫度為38~42℃,在傷口部位熏洗時按無菌技術操作進行;(3)飲食護理:患者進行高蛋白、易消化、高維生素食物,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每天排便1次。
疼痛消失,肛緣水腫消失,局部無感染,創面不見滲出液,無瘙癢為顯效;疼痛減輕,局部無感染,創面可見少量滲出液,微癢為有效;癥狀無變化為無效。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例數(n)和百分率(%),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顯效:觀察組88例,對照組43例;有效:觀察組23例,對照組56例;無效:觀察組4例,對照組16例。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52%,高于對照組的86.0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疼痛消失時間為(4.31±1.45)d、創面滲出物減少時間為(7.96±2.25)d、愈合時間為(15.41±6.12)d、住院時間為(13.34±4.21)d,均顯著短于對照組的(6.94±2.24)d、(13.53±4.42)d、(21.35±6.85)d、(21.16±7.17)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混合痔術后創面為手術器械所致,血瘀和濕熱是術后創面的病理基礎[3]。中藥熏洗屬中醫外治法,利用藥物煎煮后的蒸汽熏療,可直達病所,奏效迅速。本次研究中黃柏清熱燥濕、涼血解毒、去腐生肌;白芷既能加強活血化瘀之力,又可制約諸藥的寒涼;魚腥草外用清熱解毒、消癰排膿;五倍子收斂生肌;甘草既可清熱解毒,又調和諸藥[4]。熏洗過程中依靠藥力和熱力的作用熏灼患處,促使患處腠理疏通,氣血通暢,氣機調和。紅外線照射可改善肛周周圍皮膚組織血液循環,加快局部組織代謝,促進外用藥物的吸收,降低術后血栓的形成[5]。中藥熏洗結合紅外線照射具有消腫、消炎、減少滲出、止痛、改善循環、減輕患者痛苦、增強細胞活力的優勢。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中藥熏洗配合紅外線照射對痔術后創面愈合效果優于常規治療與護理;觀察組疼痛消失時間、創面滲出物減少時間、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提示中藥熏洗配合紅外線照射有助于減輕痔術后患者疼痛,減少創面滲出物,加快創面愈合。
綜上所述,中藥熏洗配合紅外線照射對痔術后患者創面的療效顯著,有利于患者術后快速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聶紅海,謝家良,錢光澤,等.自擬中藥痔疾湯熏洗聯合紅外線治療在痔瘡術后的臨床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21(22):116+118.
[2] 孟雪燕.熏洗配合微波治療混合痔術后創面水腫30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13):47-49.
[3] 史余娟.混合痔術后中藥熏洗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5,34(11):168-169.
[4] 劉秋江,林明惠,林康泉,等.中藥超聲霧化熏洗對混合痔術后創面修復影響的臨床研究[J].世界復合醫學,2016,2(1):44-46.
[5] 丁德祥.中藥熏洗在混合痔術后的應用分析[J].光明中醫,2016,31(24):3592-3593.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42.94.01
本文編輯:張 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