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佳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出生缺陷與相關婦兒疾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婦科,四川 成都 610041)
1例宮頸癌根治術后盆腔淋巴囊腫合并感染的護理
王 佳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出生缺陷與相關婦兒疾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婦科,四川 成都 610041)
通過報道1例宮頸癌根治術后盆腔淋巴囊腫合并感染的護理,應警惕宮頸癌根治術后盆腔淋巴囊腫合并感染的發生,掌握盆腔淋巴囊腫合并感染的護理要點。
宮頸癌根治術;盆腔淋巴囊腫;感染;護理
宮頸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治術是宮頸癌的首選治療方法,但手術范圍廣、創面大,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可影響宮頸癌患者的生存率與生活質量[1]。術后盆腔淋巴囊腫的發生是宮頸癌根治術后比較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盆腔淋巴囊腫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髂總、髂外、閉孔及深腹股溝淋巴組織清除后,特別是銳性剪剝,淋巴管殘端未結扎或結扎不徹底,回流的淋巴液潴留于腹膜后,形成大小不等,邊界清楚的包塊。淋巴囊腫一般在術后2~7天發生,術后5~7天開始形成,癥狀為下腹部局限性隱痛,或自己捫及大小不等的腫塊。淋巴囊腫大多邊界清晰、局部壓痛,囊腫合并感染時,則伴有發燒和局部疼痛加劇。
我科于2016年2月收治了1例宮頸癌根治術后盆腔淋巴囊腫合并感染的患者,經積極治療和精心護理,康復出院,現報道如下。
患者,女,48歲,G3P1,因“宮頸癌根治術后4個月,左下腹疼痛伴持續性發熱2周”,于2016年2月20日收入院。患者4個月前診斷為"宮頸癌"在全麻下行廣泛性全子宮切除術+雙側附件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腸粘連松解術。術后病理報告為子宮頸腺鱗癌。術后在我院行2次TP方案化療,外院行1次TP方案化療,2周前出現左下腹疼痛伴無明顯誘因的發熱,遂自服抗生素,未見好轉,后于當地縣醫院就診,考慮診斷為“急性支氣管炎:發熱原因待診”,后予抗炎、抗病毒、降溫及對癥支持治療,體溫波動在37.2℃~39℃,為求進一步診治予我院急診科就診,B超示盆腔左側髂動靜脈血管內側查見6×5.6×6.2 cm無回聲團,邊界清楚,內可見少許分隔,診斷提示盆腔囊性占位:性質待定。
入院查體:體溫39℃,脈搏100次/min,呼吸21次/min,血壓107/69 mmHg,皮膚鞏膜無黃染,肝脾未捫及,外陰發育正常,毛發分布正常,陰道段端光滑,未見滲血、滲液,宮頸、子宮及左右附件均缺如,左盆腔可捫及一大小約5×6 cm腫物,表面光滑,不活動,左下腹及左側腹股溝疼痛,左大腿輕微腫脹。實驗室檢查:白細胞17.96×109/L,中性粒細胞92.4%,血紅蛋白98 g/L,血小板433×109/L,腫瘤標記物CAl9?9、AFP與CAl25均在正常范圍。腹部B超:肝、膽、胰、脾以及雙腎未見異常。血、尿及陰道斷端培養均為陰性。給予一級護理,普食,觀察腹痛變化,測體溫每4 h 1次;多糖鐵復合物膠囊150 mg,口服,1次/d;婦炎康復片3片,口服,3次/d;布洛芬混懸滴劑5 mL,口服,長期醫囑;六合丹外敷,1次/d。入院前4天予頭孢哌酮鈉他唑巴坦鈉2 g,靜脈滴注,每8 h 1次;替硝唑400 mg,靜脈滴注,2次/d;體溫波動在36.8℃~39.4℃。第5天感染科會診后改為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1 g,靜脈滴注,每8 h 1次;體溫波動在36.8℃~37.5℃。連續輸入7天后實驗室檢查:白細胞6.76×109/L,中性粒細胞70.4%,血紅蛋白110 g/L,血小板233×109/L。B超示盆腔左側髂動靜脈血管內側查見2.5×1.6×1.2 cm無回聲團,邊界清楚。右下腹及腹股溝疼痛緩解,左大腿腫脹消褪。于3月2日康復出院。
2.1 淋巴囊腫的護理
2.1.1 協助患者采取舒適半臥位,抬高患側肢體,以利于淋巴引流。定期用皮尺測量左大腿周徑,觀察皮膚溫度變化及下肢動脈搏動的情況,正確評估患者肌力的變化。
2.1.2 評估患者下腹及腹股溝疼痛程度,有無壓痛及反跳痛,指導患者應用適合的疼痛評估方法,正確評估疼痛分值,根據疼痛分值匯報醫生,并給予相應的疼痛措施。指導患者一些預防及減輕疼痛的技巧,讓其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2.1.3 右下腹及腹股溝處六合丹外敷,促進淋巴液的吸收,選擇合適的時間,觀察局部皮膚有無發紅及皮疹。
2.1.4 遵醫囑正確足量使用抗生素加強抗炎治療,觀察患者用藥后的作用及用藥后的不良反應。
2.2 高熱的護理
2.2.1 溫水擦浴、降溫貼等物理降溫方法降低體溫,效果欠佳者應考慮應用解熱鎮痛類藥物。
2.2.2 密切觀察患者體溫變化的同時,防止過快降溫引起的虛脫。
2.2.3 操作治療中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正確留取血液培養及藥敏試驗標本。
2.2.4 保持病室內空氣清新,溫度適宜,及時更換汗濕衣被,注意保暖防止受涼。
2.2.5 保持口腔清潔,觀察有無口腔潰瘍,囑患者多飲水,進食高熱量、高蛋白、豐富維生素、易消化飲食,補充機體因高熱而引起的損耗。
2.3 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護理
較長時間的臥床休息,使下肢血液流動緩慢以及高熱體內水分的蒸發,極易引起下肢深靜脈血栓。在積極抗炎治療的同時,運動療法指導床上主動活動顯得十分重要。應密切觀察患者有無下肢疼痛、腫脹、活動困難等癥狀,指導患者做好下肢的保暖,防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
2.4 預防跌倒的護理
因患者貧血、下腹及腹股溝疼痛導致行走不便,應保證病房內有充足的光線。地板干凈、不潮濕。危險環境有警示標識。有潛在危險的障礙物要移開。有高危跌倒/墜床患者的標識。
睡覺時請將床欄拉起,離床活動時應有人陪護。呼叫器放于患者易取位置。避免穿大小不合適的鞋及長短不合適的褲子,鞋底應防滑。引導患者熟悉病房環境。當患者頭暈時,確保其在床上休息。及時回應患者的呼叫。定時進行巡視,教會患者使用合適的助行器具。
2.5 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對腫瘤患者十分重要,保持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對疾病的預后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針對患者出現的焦慮、緊張、以及對疾病預后的諸多擔憂,護士要經常與患者交流,給予細心、耐心及連續不斷的心理指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傾聽患者訴說心理問題,做好心理疏通工作。解除不良的社會、心理因素,減輕其心理負擔和軀體癥狀,減少或避免精神刺激,減輕生活中的應激性壓力。及時給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鼓勵患者積極參與到自身疾病的治療護理當中。調動患者的積極性,了解周圍環境,了解對自己的治療和護理。介紹以往治愈患者的成功案例,以激發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與信心。另外還要與患者家屬積極溝通,給予患者更多的理解與關心,使患者獲得親切感與安全感[2]。
宮頸癌根治術后盆腔淋巴囊腫合并感染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常伴有高熱、下肢疼痛、下肢腫脹、行走不便、腹脹、排尿困難等。應當熟悉淋巴囊腫合并感染的臨床表現及相應的處理及護理措施,做好相關護理,促進淋巴囊腫的吸收,控制感染,預防血栓與跌倒的發生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黃曉莉.宮頸癌根治術后并發癥的護理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09,7(24):122-123.
[2] 陳桂梅,林 薇.宮頸癌根治術并發癥的發生原因及護理措施[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12):1998-1999.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13.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