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喜伶
(廣西桂林市婦女兒童醫院腎內科,廣西 桂林 541001)
循征式督導法在老年腎衰終末期血透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玉喜伶
(廣西桂林市婦女兒童醫院腎內科,廣西 桂林 541001)
目的 探討循征式督導法在老年腎衰終末期血透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衰終末期血透老年患者30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15例行常規護理,觀察組15例則依據循證式督導法實施護理。觀察比較兩組諸如深靜脈導管感染、透析低血壓、血脂代謝紊亂、治療期間失衡綜合征等并發癥與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100.0%較之對照組73.33%,顯著高于后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深靜脈導管感染0.00%、透析低血壓6.67%%、血脂代謝紊亂0.00%、治療期間失衡綜合征6.67%等并發癥相比于對照組(20.0%、26.67%、20.0%、33.33%),均明顯低于后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年腎衰終末期血透患者護理中應用循證式督導法,效果顯著,可有效提升護理滿意度,減少血透并發癥。
循征式督導法;腎衰終末期;血透
本文特選取我院收治的30例衰終末期血透老年患者,在護理中應用循征式督導法,探討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衰終末期血透老年患者30例,所選取患者均與終末期腎臟病相關診斷標準相符,排除心功能不全、精神障礙、視聽障礙及認知功能障礙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15例,對照組男9例,女6例,年齡61~83歲,平均年齡(72.5±6.7)歲,觀察組男8例,女7例,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72.3±6.5)歲。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用日裝機DBB27透析機、常規碳酸氫鹽透析液及威高聚砜膜透析器實施血透,4 h/次,兩周5次。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即透析前指導、透析中與透析后護理、健康宣教等,另進行飲食指導、藥物治療等。觀察組則依據循證式督導法實施護理。(1)血透前的護理。護理人員需將血透流程介紹于患者,另將可能出現的不適癥狀一并告知,運用通俗易懂語言,向患者講解透析期間所需注意的各類事項。因老年患者存在普遍較差的身體狀況,在透析器選擇時,需有針對性,即營養不良者,盡可能選擇效率低、面積小的透析器,另選擇具有較好生物相容性的透析膜,最大化減少不良刺激。(2)血透過程中的護理。對透析模式進行合理調控,控制透析液溫度,即35℃~35.5℃為宜,且依據患者鈉離子曲線,對透析液鈉濃度進行合理化調整,減少血透與患者血流動力學所產生的不利影響,另預防并發癥。透析時,禁食,若需進食,需多為蛋白質類食物。針對血壓偏低的患者,對其血透,可采取序貫超濾方法,透析期間,需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如若存在異常,需及時處理,如充生理鹽水、減緩血流速度等。(3)透析后護理。透析后,每日控水、鈉、蛋白質與能量等。護理人員需告知、引導患者,以耐心、溫和調度對待、照顧患者,將透析相關知識介紹于患者,將各并發癥的防護要領講解于患者,叮囑家屬多給予關懷與支持,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勇氣與信心,提升治療配合度與依從性。結合患者個人身體情況與特點,督導其適當性開展有氧運動,如打太極、慢走等。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100.0%較之對照組73.33%,顯著高于后者(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深靜脈導管感染0.00%、透析低血壓6.67%%、血脂代謝紊亂0.00%、治療期間失衡綜合征6.67%等并發癥相比于對照組(20.0%、26.67%、20.0%、33.33%),均明顯低于后者,(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血透會引發各種并發癥,對老年患者生存率產生不良影響,至此,在透析期間,運用有效 措施,最大化減少心血管類并發癥,預防感染,改善機體營養狀況,對老年透析患者生存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循證督導法實際就是督導護理與循證方法的結合體,將護理工作從原先的經驗式護理模式,向以科研成果為依據的新型護理模式轉變。其應用首先將臨床護理所存問題確定下來,將臨床研究結果作為基本依據,而后與護理人員護理技能、經驗,以及患者需求相結合,最終制定出周密、全面、科學、合理的護理方案[5]。護理人員分別在運動、飲食及治療等方面,提供行之有效的督導與監督,幫助患者了解、知曉自身病情及治療療程,這對于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提升,具有重要促進作用。經本次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較之對照組,顯著高于后者;觀察組深靜脈導管感染、透析低血壓、血脂代謝紊亂、治療期間失衡綜合征等并發癥相比于對照組,均明顯低于后者。由此可知,老年腎衰終末期血透患者護理中應用循證式督導法,效果顯著,可有效提升護理滿意度,減少血透并發癥。
[1] 熱娜古麗·努爾,劉 健. 新疆老年終末期腎病患者不同透析方式生存質量及其相關因素[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 2012, 35(10):1370-1374.
[2] 廖華偉,任 敏,樊 雷,等.不同透析方式對終末期腎病患者心血管并發癥的影響[J].華西醫學,2009(6):1517-1519.
[3] 肖遠莉.循證護理的優效性及影響因素分析--來自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的證據[J].西部中醫藥,2014(8):127-129.
[4] 林芙君,陸 瑋,蔣更如.老年終末期腎病患者的透析方式選擇[J].中華腎病研究電子雜志,2016,5(4):186-188.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59.5
B
ISSN.2096-2479.2017.13.1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