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健
(湖南工學院 湖南 衡陽 421002)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學生滿意度的實證研究
陳 健
(湖南工學院 湖南 衡陽 421002)
為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的學生滿意度,采用自編問卷對296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大學生心理健康課滿意度調查問卷具有較好的信效度,大學生對心理健康課具有較高滿意度,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對心理健康課的滿意度比普通大學生更高。高校需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的建設。
大學生心理健康;滿意度;課程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深入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推進,以移動互聯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進步深刻改變了社會生活,大學生面臨了更大的學習、生活、情感和就業壓力,加上大學生處在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關鍵時期,加強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黨和政府也非常重視大學生心理教育,下發了系列文件,明確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開展的原則與渠道等。2011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指出大學生心理健康課是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集知識傳授、心理體驗與行為訓練為一體的公共課程。為保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開設,基本要求同時明確指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是公共必修課程,2個學分,32-36 個學時。基本要求出臺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開設有了明確的標準,各高校積極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本研究試圖從學生的角度,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課開設的價值以及滿意度,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改革,進一步提升大學生心理教育的實效提供參考。
本研究借鑒已有相關成果[1],根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實際,編制了大學生心理健康課學生滿意度調查問卷。該問卷包含7個維度,分別為課程價值、任課教師、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技能及教學效果,總問卷共34個項目,采用0-4五級評分。問卷從大學生對心理健康課的期待情況和實際滿意度兩個方面進行考察。問卷的代表性項目有“該課程對大學生掌握并應用心理健康知識,培養自我認知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自我調節能力,切實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老師上課很投入,充滿了激情和活力”、“內容理論聯系實際,案例生動、貼近學生實際,具有說服力”、“通過老師的教學,我能了解心理學的有關理論和基本概念,明確心理健康的標準及意義?!眴柧砭幹仆旰?,研究者請教育學和心理學專業的博士和教授進行了審定,大家一致行為問卷反映了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的主要方面,具有較好的內容效度。研究者在衡陽某高校采用方便取樣的方法隨機抽取大一新生296人進行集體施測,共收回有效問卷280份,有效率94.60%。其中男生257人,女生14人,9個學生性別未填。被試都為工科類學生。自評家庭經濟狀況較差的學生74人,一般的學生187人,較好的學生5人,14人未填寫家庭經濟狀況。運用SPSS13.0進行統計分析,用到的統計方法有配對t檢驗和獨立樣本的t檢驗,以及描述性統計。總問卷的克隆巴赫系數為0.97,課程價值維度的克隆巴赫系數為0.89,任課教師維度的克隆巴赫系數為0.87,教學態度維度的克隆巴赫系數為0.86,教學內容維度的克隆巴赫系數為0.85,教學方法維度的克隆巴赫系數為0.80,教學技能維度的克隆巴赫系數為0.84,教學效果維度的克隆巴赫系數為0.89。
(一)各維度及總體期望值得分
大學生對心理健康課總體期望得分為3.02,各維度期望得分在2.92-3.11之間。本研究所采用問卷的評分在0-4之間,平均值為2。這表明大學生對心理健康課的期望較高,大學生認可課程的價值,對課程的開設具有較高的期望。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各維度及總體期望值得分情況
(二)各維度及總體滿意度得分情況
大學生對心理健康課總體滿意度得分為2.66,各維度滿意度得分在2.42-2.81之間。這表明大學生對心理健康課滿意度較高,大學生心理健康課較好的滿足了學生的需要。具體情況見表2。

表2 各維度及總體滿意度得分情況
(三)各維度及總體期望值與滿意度的比較
從表1與表2可以發現,大學生心理健康課學生的期望值與學生的滿意度之間具有一定差距,滿意度都較學生的期望值低。本研究采用配對t檢驗的方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課期望值與滿意度的差異進行檢驗。具體結果見表3。為了更直觀地表示期望值與滿意度的差異,本研究用柱狀圖對兩者的差異進行了呈現。見圖1。已有研究表明[2],80%的大學生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充滿期待,但是對課程表是很滿意的學生僅僅只占 14.52%。這個結果與本研究具有一致性。

表3 各維度及總體期望值與滿意度的差異檢

圖1 學生期望值與滿意度的比較
(四)不同經濟狀況大學生對心理健康課滿意度的差異分析
本次調查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家庭經濟狀況進行了評價,分為較差、一般、較好三個類型,考慮自評家庭經濟狀況為較好的學生只有5個,研究者采用獨立樣本的t檢驗單獨對較差和一般的差異進行了分析,而沒有用單因素的方差分析對三種情況進行比較。結果表明,家庭經濟狀況較差與家庭經濟狀況一般的學生在教學效果的滿意度方面的差異顯著。同時,在課程價值的滿意度方面,兩者之間的差異也較明顯,p值為0.062。結果見表4。

表4 不同經濟狀況學生在各維度上的得分比較

教學效果期望值3.06±0.703.12±0.68-0.630.528總體得分期望值3.05±0.583.03±0.510.270.785課程價值實際值2.57±0.842.37±0.761.880.062任課教師實際值2.82±0.732.75±0.700.730.466教學態度實際值2.90±0.772.81±0.720.860.388教學內容實際值2.76±0.762.68±0.750.760.447教學方法實際值2.81±0.672.69±0.681.300.196教學技能實際值2.72±0.682.55±0.751.640.102教學效果實際值2.84±0.822.59±0.812.220.027總體得分實際值2.77±0.662.63±0.611.620.106
(一)大學生對心理健康課抱有較高期待,且實際滿意度較高,高校需要進行一步明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地位與任務。當代大學生的主體意識不斷增強,自我規劃、自我發展、自我控制的能力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大學生在當代社會中碰到的困惑與迷茫也越來越多。他們的學習壓力、就業壓力、情感壓力、人際壓力較以往有較大幅度的增加,大學生希望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更新觀念、學到一些自我調適的方法與技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自2011年教育部下發大學生心理健康課基本要求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的地位得到了廣泛認可。各高校根據相關要求大力加強了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的建設,在課時、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改革等方面都給予了很大重視。此次調查所在的學校是湖南省大學生心理素質提升示范校,該校一直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大學生心理健教育課程建設方面學校給予了很多支持。大學生對心理健康課滿意度較高也說明了建設的成效。大學生對心理健康課期待值和滿意度都較高的結果,可以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課程開設的必要性和課程在提升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積極作用。但在有些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課存在被邊緣化的現象。主要表現在,課程設置不夠科學、體系不夠完善、內容不夠充實。針對這種現象,筆者呼吁有關高校需要進一步認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明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重要地位和任務,在課程開設上不打折扣,發揮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在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課與學生的實際需要仍有差距,高校要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的建設。本次調查的結果表明,大學生對心理健康課的期待值和滿意度都較高,但兩者之間的差距較大,統計檢驗表明具有顯著差異。滿意度是指顧客期待值和實際滿足程度之間的差異,差異越小滿意度就越高,反之,滿意度就越低[3]。本研究的結果表明,大學生在對心理健康課的期待值和滿意度之間具有較大差異。這說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在滿足學生需要方面還有欠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要進行改革,才能更好得滿足學生的需要。當然,大學生心理健康課作為一門相對較新的課程,不可避免地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師資隊伍、教學理念等。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相對薄弱,無法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心理發展需求。當前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慕課深刻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習方式。因此,相關高校利用新型教學理念和技術,整合國內各高校優質心理健康教育資源,進行混合式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三)貧困大學生更加認可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價值與效果,大學生心理健康課應在培養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同時,兼顧各類型學生的需要。貧困大學生是高校的弱勢群體,他們承擔了改變家庭和自身命運的壓力,發展愿望也更為強烈,在豐富多彩的大學生生活中,面臨的困惑和掙扎也更多。近年來,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一直受到高校、政府及社會的廣泛關注,如何提高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成才已成為研究的熱點[4]。本次調查的結果表明,貧困大學生對心理健康課的課程價值的實際滿意度更高,心理健康課的實際教學效果的評價也更高。這個結果一定程度反映了大學生心理健康課對貧困大學生的重要意義。近年來,許多研究者批判了大學生心理健康課將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作為重點的做法,倡導引入積極心理學的理念,重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5,6]。本研究的結果表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中,我們一方面必須引入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將提升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作為重點,另一方面也要兼顧不同類型大學生對心理健康課的不同需要。
本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取樣方面:一是,樣本量不夠大。本研究實際的有效數據只有280個,雖然符合研究的基本要求,但其結果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驗證;二是,男女性別不平衡。本研究的樣本中女生只有14人,男生有257人??紤]人數差異較大,本研究沒有對男女性別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滿意度上的差異進行分析;三是,家庭經濟狀況的三種劃分類型沒有包含全部,且各類型的學生數量差異大,影響了數據分析。下一步的研究需要進一步加大樣本的代表性。
[1]張社強, 陳洪濤, 陸偉華. 廣西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學生滿意度的調查與分析[J].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 29(6):144-148.
[2]何炎芬.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立體化課程資源構建[J]. 高教學刊, 2016, (14):246-247.
[3]劉俊學, 張力. 試論教育需求者感知服務質量[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03(04):58-62.
[4]劉曉琳, 邢紅旗. 高校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5(03):41-42.
[5]丁笑生.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構建的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 2015(11):93-96.
[6]曹新美, 劉翔平.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與積極心理學取向[J]. 教師教育研究, 2006, 18(03):65-69.
An empirical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 satisfaction of Mental Health Course
CHEN Jian
(Student Affairs Department, Hu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ngyang 421002, China)
In order to study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the self-mad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evaluate 296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questionnaire had satisfactory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college stud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in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common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on the mental health cours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course
G444
A
2095-7408(2017)01-0109-05
2016-11-07
2016年湖南省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工程之湖南省大學生心理素質提升示范校建設項目(16XL08)和2016年湖南省教研教改項目—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課混合式教學改革與實踐的階段性成果(878)。研究也得到了湖南省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的資助。
陳?。?979- ),男,湖南祁東人,講師,博士,主要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