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貴++張鳳萍
納米液肥是由達到納米級程度的中草藥等粹取液提煉而成;含有硼、鉬、鋅等微量元素。施用磁能液可大幅度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農作物品質,增加作物的抗逆性,促進作物提早成熟,緩解農作物藥害和凍害。為了驗證納米液肥在大豆上的施用效果,我們進行了拌種及葉面噴施對比試驗。
1 試驗處理及方法
試驗采用大區對比法,不設重復。每個處理面積1畝。同玉米試驗設計處理。
處理1、噴施清水(CK)
處理2、拌種:每平方米用種量使用250mL,加水適量噴霧,均勻噴在種子上。
處理3、在處理2的基礎上,于大豆生長至一出復葉期和開花初期或結莢期分兩次進行葉面噴肥,按每公頃總用量250mL,對水3000倍。每畝每次用量為8.5mL。
2 試驗點基本情況
試驗點共落實3處:林甸鎮、宏偉鄉和東興鄉實驗地各一處。
現以林甸鎮實驗地的試驗點為主進行各項指標調查:試驗地土壤類型為崗地碳酸鹽黑鈣土,中壤土,地勢平坦,肥力狀況是:速效氮154ppm,速效磷46.5 ppm,速效鉀178.6 ppm,,PH值8.3。春季旋耕整地起壟, 5月10日播種,前茬玉米,供試大豆品種為合豐50,肥料選用大豆專用型,肥料總養分量≥51%。施用量為16.7kg/畝。苗前土壤封閉除草,用藥時間為5月21日,千封爽(乙、二、撲) 乳油3000g/hm2。生育期間二鏟二趟。處理3第一次用藥時間6月16日,大豆株高平均10.8cm,一出復葉期。第二次用藥時間7月6日,大豆株高平均30cm,10~11片葉。各處理生長量調查時間為7月6日。其中出苗率調查時間為5月25~26日。
3 田間調查和記載
3.1苗期調查(林甸鎮)
5月25~26日進行田間出苗率調查: 5月25日調查處理出苗率為60%,對照接近60%,兩者基本相當,處理略好于對照。5月26日處理已全苗,對照基本全苗,較處理略差,但不明顯。大豆花期進程很相似,無明顯差異,各處理始花期均在7月10~12日,盛花期7月27~29日。兩處理間的出苗率無差異。7月6日田間調查,通過生物量的數據比對處理與對照相比具有較明顯的生長優勢:處理與對照相比株高無差異,葉片數平均多1.0,根長平均增長5.05 cm,地上植株鮮重平均增長2.72g,干重增長0.86g,地下植株鮮重平均增長0.28g,干重增長0.04g。兩處理間的生長量也略有差異,處理3的表現要好于處理2,優勢表現于葉片數、根長及地上、地下植株干鮮重。其中葉片數平均多1.0,根長平均增長0.5 cm,地上植株鮮重平均增長0.39g,干重增長0.56g,地下植株鮮重平均增長0.12g,干重增長0.04g。
3.2物候期調查(林甸鎮)
從生育期調查結果看,在出苗期處理的出苗率好于對照,苗率要提高5%左右。其余各生育時期沒有差異。于9月15日田間調查各處理均已進入成熟初期,磁能液處理2和3與處理1相比大豆植株綠色葉片數多1~2片,且綠意較濃,生長勢頭好于對照。處理2和處理3之間無差異。各處理間成熟期表現一致無差異。
4 考種測產分析
從考種結果看,處理與對照相比:株高平均增長3.4cm, 每平方米株數多0.3個,株粒數平均增加5.0個,百粒重平均增加0.65g。兩處理間處理3較處理2優勢表現不明顯,表現為百粒重增加0.3g,產量略有增長。處理2比對照平均畝產量增加16.2kg ,平均增產率11.0%;處理3比對照平均畝產量增加20.2kg ,平均增產率13.5%。
5 結論
通過今年納米液肥在大豆上的應用試驗,可見應用納米液肥有較明顯的增產提質效果。拌種處理增產幅度為大豆11.0%;拌種加葉面噴施增產幅度為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