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高飛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北京 101500)
心臟瓣膜置換術后46例的護理
張高飛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北京 101500)
目的 探討心臟外科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后的臨床護理方法,以便積極促進臨床患者手術后的恢復,從而有效地防止手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方法 選取2016年1月~10月我院心臟外科因心臟瓣膜病變收住入院進行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治療的患者46例作為研究對象,回顧臨床護理方法。結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無一例出現并發癥。結論 在心臟瓣膜置換手術的手術后的護理過程中護士需要對患者進行嚴密的呼吸、循環系統的監護,并行抗凝處理和精心的護理、觀察
瓣膜置換;華法林;護理
風濕性心臟瓣膜病是由于風濕性炎癥引起的慢性心臟瓣膜的損害,并由此而產生的不同程度的心臟瓣膜狹窄或者關閉不全,或二者同時存在。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10月我院心臟外科因心臟瓣膜病變收住入院進行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治療的患者46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齡31~59歲;平均住院日期(12.12.11)天。
1.2 研究方法
1.2.1 有關神經系統的觀察
心臟瓣膜手術后需要做好神經系統的觀察,患者在全麻狀態下進行瓣膜置換手術,手術后的神志恢復需要一段時間。在患者神志未完全清醒的狀態下,護士需要密切注意觀察患者的神志變化是否清醒,同時還需要注意觀察患者的雙側瞳孔情況包括雙側瞳孔的瞳距以及雙側瞳孔的對光反射情況。當患者神志轉清后,護士要對患者的清醒程度做出判斷,要向患者提出開放性以及閉合性的問題,以便觀察患者是否可以正確的給予呼應以及作答。另外,護士在患者神志清醒后還需要觀察患者的肢體活動情況以及四肢肌肉力量的恢復情況,護士需要向患者提出指令性的活動要求,觀察患者能否正確完成指令性動作,同時護士對于患者四肢肌肉力量的判斷可以分別采取不同的方法。對于雙上肢肌肉力量的判斷護士可以要求患者握拳,通過觀察患者的握拳力度判斷雙上肢的肌肉力量恢復情況。對于雙下肢護士需要要求患者抬起下肢,同時護士給予相對地對抗性動作,以便判斷患者雙下肢的肌肉力量的恢復程度。對于患者神經系統的觀察尤為重要,也是全麻狀態下瓣膜置換手術后患者能否順利拔出氣管插管的重要判讀因素之一,只有在患者神志完全恢復能夠很好地配合醫護人員的情況下,同時肌肉力量包括呼吸肌的力量完全恢復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拔管,以保證患者安全以及脫機后的生命體征。
1.2.2 有關呼吸系統的維護
心臟瓣膜手術后當患者順利脫離呼吸機的輔助通氣后,護士需要積極做好患者的呼吸道的護理,加強肺部護理以防止呼吸系統并發癥的發生。在患者剛剛拔出氣管插管之后的一段時間內,患者會出現聲音嘶啞的問題,這是由于氣管插管刺激所造成的,需要一段時間的恢復,護士需要做好心理安慰工作。在預防瓣膜置換手術后呼吸系統并發癥方面,護士需要指導并在臨床工作中協助患者做好有效的呼吸道管理,鼓勵患者自主性的咳嗽咳痰,以便肺部更好地復張以及防止墜積性肺炎的發生。護士需要遵醫囑每日定時為患者進行霧化吸入,在每次霧化吸入后護士需要為患者叩背,叩背的順序為患者背部自下而上、自外而內,同時指導患者深吸氣后咳痰。在拔管后的一段時間內由于氣管插管的刺激,患者會有陳舊性的血痰咳出,患者容易表現出緊張情緒,護士應該及時做好心理安慰工作。
1.2.3 有關循環系統的維護
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后需要注重循環系統監護[1]需要使用多功能監護儀連續動態血流動力學的監測,注意強心、利尿、補鉀治療。控制輸液量和速度,預防發生肺水腫、左心衰竭。應維持偏快的心率 ,避免心率過慢,加重左室負荷。護士應每小時準確記錄患者的生命體征情況,注意患者的主訴以及不適表現。在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后,護士應該注意維持適當的輸液速度,以免輸液過快從而加重患者的左室負荷,造成急性左心衰竭的情況。定時監測患者的中心靜脈壓情況,注意單位時間的液體入量,既不能限制過嚴,也不能過多過快的補充液體加重心功能不全。術后早期維持負平衡,直到心功能恢復。術后血紅蛋白一般維持在100 g/L左右。及時調整輸液量以及輸液速度,必要時應用蛋白以及利尿劑。
1.2.4 有關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后電解質的觀察
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后護士需要遵醫囑抽血化驗患者的離子情況,尤其是鉀離子的情況。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后的患者鉀離子濃度不應過低,以免造成心律失常的情況。當患者鉀離子過低時,要積極遵醫囑進行補鉀治療。在補鉀的過程中,護士需要注意臨床補鉀應該選擇大靜脈通路,外周通路不可以作為高濃度補鉀的通路以免刺激血管甚至造成血管損傷壞死的不良事件。在患者補鉀過程中患者還要注意觀察患者的尿量情況,補鉀速度不宜過快,每次補鉀之后需要及時復查。可以進食的患者需要鼓勵患者進食含鉀豐富的食物。
1.2.5 有關引流液的觀察
在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后護士需要做好引流液的觀察以及引流管的護理工作。在臨床工作中,護士需要觀察患者的引流量是否過多,或者引流量突然減少,注意觀察有無心包填塞的表現。當患者的引流量多、顏色紅、溫度高且難以控制,應警惕可能為活動性出血,應該及時通知醫生,并且積極配合醫生做出相應的處理。
1.2.6 有關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后飲食的護理
患者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后,當患者順利拔出氣管插管后需要禁食水六小時,以避免誤吸、嗆咳甚至是因此而造成的窒息情況。當患者可以進食水時,需要試探性地飲水一次,觀察無嗆咳的情況發生后方可鼓勵患者進食。在飲食方面多鼓勵患者選擇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物,鉀離子濃度低的患者鼓勵患者進食含鉀豐富的水果或食物。
1.2.7 有關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后抗凝藥物的服用
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后為防止血栓的形成以及更好更有效地保證置換瓣膜的正常工作,手術后的患者需要遵醫囑服用抗凝藥物華法林。在服藥期間,需要每日監測患者的凝血化驗,以便醫生對于患者當日的服藥量及時做出調整。在服藥期間,護士需要加強觀察應用抗凝藥物可能引起的并發癥包括出血和血栓,加強出血、栓塞的觀察及護理[1]。護士需要注意觀察患者的四肢活動情況、語言表達情況甚至是各種不適主訴,以便及時判斷是否有血栓的危險,當高度懷疑時應該及時報告醫生并進行相關檢查,遵醫囑協同應用其它抗凝藥物或加大華法林的用量。另外,護士還需要觀察患者是否有出血的危險,包括注意觀察患者皮膚是否出血點、刷牙或者口腔護理時口腔黏膜以及牙齦是否有出血的情況,及時報告醫生抽血化驗,遵醫囑調整抗凝藥物的用藥量甚至是暫時停用華法林,并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在日常飲食上需要著重選擇溫軟食物,避免冷熱刺激或者過硬的食物損傷食道造成出血的情況,并且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屬注意活動安全,適當限制患者活動避免磕碰。
1.2.8 有關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后的宣傳教育工作
為更好地配合醫生做好護理工作,更有效地保障療效,護士需要積極做好手術后宣傳教育工作。在宣教過程中為了達到良好的效果,可以采取多種渠道以及多種方法的宣傳教育形式,包括紙質宣傳教育材料的發放、多媒體的放映。在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后的宣傳教育工作中,護士需要著重做好抗凝藥物的服用以及不良反應觀察的講解,以便取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重視和理解配合。
1.2.9 有關心理護理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士需要及時幫助患者避免緊張等不良情緒,鼓勵患者積極進行自我照護,提高患者的自身價值的體現,使患者認識抗凝治療的重要性,學會自我保健[2],增加患者的醫療依從性。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無一例出現并發癥。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導致心臟血流動力學改變,出現一系列臨床癥侯群。以二尖瓣狹窄為主要特征。臨床多采取瓣膜置換的手術方法進行治療,做好術后的護理工作不僅有利于患者恢復,更加可以有效的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心臟瓣膜置換手術的手術后的護理工作應該是全面而且細致的,護士應該在臨床工作加強護理觀察,從不同方面進行專業性的護理指導以及護理照顧。同時由于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后抗凝藥物的應用,護士還要充分地做好手術后的宣傳教育工作,以保障治療效果以及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
綜上所述,充分的溝通以及護理,是臨床護理安全的保證,更是取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屬信任的前提,也是護患良好溝通配合的首要條件。在心臟瓣膜置換手術的手術后的護理過程中護士需要對患者進行嚴密的呼吸、循環系統的監護,并行抗凝處理和精心的護理、觀察[3]。
[1] 翁峰霞.心臟機械瓣膜置換術后聯合抗凝治療578例的分期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3,12(11):87-88.
[2] 盧 珊.心臟瓣膜置換術后服用華法林抗凝指導及健康教育[J].臨床醫學工程,2012,19(2):58-59
[3] 阮文珍.瓣膜置換術后緩慢心律失常患者應用起搏器的觀察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1):65-66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05.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