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俊秀,張 俊
(江蘇省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江蘇 南通 226001)
延續護理模式應用于52例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臨床作用觀察
顧俊秀,張 俊
(江蘇省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江蘇 南通 226001)
目的 著重于分析52例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運用延續護理模式的臨床作用。方法 對104例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間收治的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進行研究,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組,因而實驗組與對照組各52例。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實驗組采用延續護理模式,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結果 實驗組一般感情指數、情感得分、健康指數、生活滿意得分、護理滿意度分別為(8.2±1.6)分、(51.8±8.4)分、(11.5±4.6)分、(9.5±1.6)分、96.16%,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在延續護理模式中,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可得到有效提升,生活質量可得到提高。
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延續護理模式;臨床作用
針對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應用傳統護理往往很難取得良好的應用成效,但是通過結合其疾病特征、性格特征、臨床表現實施延續護理模式,則時常能夠獲得令人滿意的臨床效果。在此背景下,我科選取了104例曾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分別給予了不同的方式進行護理,從而深入討論兩種護理對其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的影響?,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臨床資料,樣本數為104份,按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52例患者,女4例,男48例;患者年齡52~85歲,平均(58.1±3.5)歲;發生腎功能不全到血液透析時間(2.2±0.5)個月。實驗組52例,男患者49例,女患者3例;年齡在51~84歲,平均為(57.6±3.2)歲;出現腎功能不全至血液透析時間(2.1±0.4)個月。兩組基本資料不構成顯著差異(P>0.05)。
1.2 排除及入選標準
排除標準:①患有精神障礙疾病的患者;②沒有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③臨床資料不全的患者;④護理過程中失訪的患者;⑤惡性腫瘤患者。納入標準:確定無言語障礙、感染性疾病、臟器疾病、原發性癡或繼發性呆疾病,積極配合研究。
1.3 方法
對照組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傳統護理,給予知識教育、病情評估、體征監測、透析護理等護理措施,確保護理措施能夠有效落實。
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延續護理模式,具體如下:①組建護理小組:應成立一個專門的護理服務小組,通過集體制定護理活動方案,集體設計服務手冊,以及根據患者信息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進行實施。此外,護理小組成員每周向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微信隨訪或電話隨訪一次。②健康教育:護理小組成員有能力有責任有義務向患者普及各種日常用藥的療效、種類以及不良反應,督促患者形成“遵醫囑服藥”的意識,同時按期檢測各項臨床指標。應定期發放最新的健康資料與講座知識手冊給患者,在健康教育中確?;颊吣軌蛄私饷糠N藥物的不良反應、用法、劑量等知識點,以免患者出現肝腎損傷等毒副反應。應長期鼓勵患者堅持鹽攝入、血壓、體質量等方面的控制,準時到正規醫院或我院復診腎功能、肝功能、心電圖、血尿常規等基礎檢查,同時幫助患者了解這些檢查的臨床意義與重要性。叮囑患者治療后及時補充微量元素、維生素以及蛋白質,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設置運動量、運動幅度,加強個人衛生,做好防寒保暖。③并發癥預防:很多長期血液透析的患者未經合理的防護容易發生瘺狹窄、閉塞,對其血液透析效果極為影響,因而護理小組成員需要患者準備血液透析時告知其不能讓造瘺部位接觸水以及外力壓迫。對于存在明顯造瘺情況的患者,告知其造瘺部位不能佩戴首飾與手表,加強造瘺部位的清潔,以免發生感染。鼓勵患者開展適量的運動促進血管充盈,在發生感染、滲血與水腫等不良狀況時及時就診。④心理護理:護理小組成員應運用專業知識與語言溝通能力初步了解與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結合患者出現的心理問題給予相應的心理疏導,包括疾病知識講解、治療方案講解、預后講解,也可運用音樂療法、注意力轉移法等手段幫助患者減少內心的心理陰影面積,有效的消除其負面情緒。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如下指標:①生活質量評分:在SF-36(簡明健康測量量表)中根據情感得分、生活滿意得分、一般感情指數、健康指數等方面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各項目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②護理滿意度:在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中設置非常滿意,一般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等項目,護理滿意度=(滿意+非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實驗組患者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細數據為:實驗組情感得分為(51.8±8.4)分,生活滿意得分為(9.5±1.6)分,一般感情指數為(8.2±1.6)分,健康指數為(11.5±4.6)分;對照組情感得分、生活滿意得分、一般感情指數、健康指數分別為(33.2±7.3)分、(5.2±1.2)分、(4.6±1.4)分、(7.6±3.5)分。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者48.08%非常滿意(25/52),48.08%滿意(25/52),3.84%一般滿意(2/52),無不滿意例數(0/52),護理滿意度96.16%(50/52);對照組不滿意5例(9.61%),一般滿意9例(17.31%),滿意26例(50.00%),非常滿意12例(23.08%),護理滿意度73.08%(38/52)。結果證實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較實驗組低(P<0.05),蘊含統計學意義。
臨床幫助慢性腎衰竭患者應用血液透析治療效果確切,在半透膜原理下將多種有害代謝廢物與機體多余電解質排除體外,能夠實現糾正水電解質紊亂與凈化血液的目的[1]。由于血液透析花費高、療程長、并發癥多,因此患者在精神上與生活上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極其影響其生活質量[2]。傳統護理是基于血液透析治療開展的基礎護理,一般不會涉及院后護理,但是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較弱,因而生活質量難以得到改善[3]。
本研究顯示延續護理模式對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提高與生活質量的改善極有幫助,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延續護理模式將患者作為護理中心,而且延伸到了院外護理,在微信、家訪、電話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實時疾病動態,有利于維護患者的健康以及提高生活質量[4]。
本次在成立護理小組后由責任護士負責電話、微信與家訪里為患者開展健康教育,促使其提高對各種藥物的辨識,同時提高自我護理意識;在并發癥預防中結合血液透析患者的以往案例指導患者正確的接受治療,以及正確的對待與處理并發癥,有利于促進患者的健康;在心理護理中展現了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與護理水平,也提高了患者對于治療的自信[5]。
綜上所述,給予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應用延續護理模式,可改善其生活質量,也可提高其護理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1] 蔡曉燕,潘 蓉,劉玉玲.延續護理在慢性腎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3,01(32):144-145.
[2] 楊 薇.延續性護理對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02(67):212-213.
[3] 陳梅梅.延續護理在慢性腎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臨床護理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6,24(02):66-68.
[4] 賈東影.舒適護理模式配合血液透析治療慢性腎衰竭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5(05):247-248.
[5] 申屠俊.延續性護理對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鄉村醫藥,2016,18(02):69-70.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17.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