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營營
(濟寧市腫瘤醫院,山東 濟寧 272000)
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期間的心理干預與護理方法
李營營
(濟寧市腫瘤醫院,山東 濟寧 272000)
目的 探討分析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期間的心理干預及護理方法。將我院收治的96例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配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48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心理干預,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 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5.42%,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92%,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發生不良反應8例(16.67%),觀察組發生不良反應1例(2.08%),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心理干預對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進行護理,能顯著提高護理滿意度,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其護理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婦科惡性腫瘤;化療;心理干預;護理方法
婦科惡性腫瘤(Gynecological malignant tumor)是女性生殖系統的常見疾病,包括子宮、卵巢和輸卵管等部位的腫瘤,以子宮及卵巢腫瘤最為常見[1]。婦科惡性腫瘤死亡率相當高,嚴重危害廣大女性的健康。化療是針對婦科惡性腫瘤的主要治療手段,能顯著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但化療治療時間較長,患者在治療中常出現不良反應,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2]。本文針對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期間的心理干預及護理方法進行探討,選取96例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我座位研究對象,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6例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年齡25至65歲,平均年齡(43.2±7.4)歲。將所有患者隨機分配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48例,其中對照組平均年齡(43.6±6.5)歲;觀察組平均年齡(43.8±6.9)歲。兩組患者的年齡等一般資料經比較并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完成化療護理,指導患者飲食和衛生處理,密切監視患者出現的化療副作用。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心理干預,包括:(1)護理人員充分了解患者情況,積極進行溝通,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并制定相應的干預措施。(2)護理人員積極引導患者樹立治療信心,舉例成功案例,并指導治療相關注意事項,降低患者心理壓力。(3)護理人員在護理期間積極引導患者運動和放松心情,適當為其播放舒緩音樂。(4)對患者采取相應的心理疏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幫助患者康復。
1.3 觀察指標
使用調查問卷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定,患者在化療護理后獨立完成問卷,評價標準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三項,護理滿意度為:(非常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例數,以百分率(%)表示;另統計兩組患者護理中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經檢查統計,對照組非常滿意21例(43.75%),觀察組非常滿意32例(66.67%),x2=10.6219,P=0.001;對照組基本滿意20例(41.67%),觀察組基本滿意15例(31.25%),x2=2.3434,P=0.126;對照組不滿意7例(14.58%),觀察組不滿意1例(2.08%),x2=10.2310,P=0.001。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5.42%,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92%,x2=10.2310,P=0.001,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對照組發生不良應8例(16.67%),觀察組發生不良反應1例(2.08%),x2=12.5274,P=0.000。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女性肩負著家庭和社會的重大責任,女性生殖系統是孕育生命、繁衍后代的搖籃,同時也可能發生各種疾病。女性生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主要是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3]。據統計,在發展中國家,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發病率分別位列女性全部惡性腫瘤的第二、七、九位,宮頸癌和卵巢癌的死亡率高居第二和第八位。我國婦科腫瘤的發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且有向年輕化發展的趨勢。
惡性腫瘤多發生于老年婦女,過早分娩、密產、多產者易發宮頸癌;少產、不育者易患子宮內膜癌。不潔的性生活將引起女性生殖器官感染;內分泌長期高水平雌激素的刺激是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發病因素之一;不良生活方式尤其是大量吸煙,可能是誘發宮頸癌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脂肪飲食可能誘發子宮內膜癌。
目前化療仍是治療婦科惡性腫瘤的重要方法之一。許多患者在得了腫瘤癌癥后會出現緊張、抑郁和焦慮等情緒,心理上的壓力會影響其康復。顯然,癌癥既是軀體疾病,也是心理疾病,因此對于癌癥病人,單純使用生物醫學的模式來治療和護理是遠遠不夠的,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采取針對性心理干預措施,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配合治療的進行,加快康復的進度[4]。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在經過護理干預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5.42%,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92%,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發生不良反應8例(16.67%),觀察組發生不良反應1例(2.08%),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說明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療效完全可以通過心理干預而改善。
綜上所述,采用心理干預對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進行護理,能顯著提高護理滿意度,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其護理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許琍文.護理干預對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不良反應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8-9.
[2] 認知干預對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5,9(36):16-18.
[3] 婦科惡性腫瘤化療的原則和策略[J].中華醫學雜志,2005,85(30):2089-2090.
[4] 王曉芬,包怡榕.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不良情緒的影響[J].中國臨床研究,2015,28(8):1099-1101.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17.1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