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杏嬌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荔灣醫院,廣東 廣州 510170)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護理管理
何杏嬌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荔灣醫院,廣東 廣州 510170)
目的 探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護理管理方法與效果。方法 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組,各自60例,對照組患者按照常規護理模式干預,研究組患者按照個體化的連續性護理模式干預,對比兩組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評價指標后顯示,研究組護理滿意率、母嬰并發癥發生率及產后48h血糖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個體化連續護理,效果明顯,值得借鑒。
妊娠期;糖尿病;護理管理;個體化連續護理
妊娠期糖尿病(GDM)屬于妊娠期常見并發癥[1],若孕產期產婦暴露在高血糖環境中,會造成圍產期母嬰并發癥發生率升高。我院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護理管理方法與效果進行了如下研究與報道。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納入對象120例,全部是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入選時間2014年8月~2016年8月。納入研究對象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2],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本研究,隨機數表法分組,每組60例,對照組:年齡在20~38歲,均值30.5±3.2歲;初產婦42例、經產婦18例。研究組:年齡在20~39歲,均值30.9±3.4歲;初產婦41例、經產婦19例。兩組患者在年齡、初經產上對比并無差異(P>0.05),可比。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入院后進行常規宣教,按照醫囑進行糖尿病護理管理,出院后叮囑康復注意事項等。研究組則加用個體化連續護理干預:①成立小組:入組研究后成立連續護理小組,該小組領導班子組成包括1名高年資主任醫師、2名主管護師、1名護師,小組成員是數名護士,領導班子負責醫療與護理指導工作,并負責成員的教育培訓,小組成員則負責具體的護理工作。②評估并制定護理措施:入院后連續護理小組對患者進行評估,包括一般資料、知識掌握情況、心理需求、健康需求等,然后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合理的個體化連續護理策略。③連續護理實施:制定科學化的自我管理處方、教育處方,按照患者家庭的基本情況,尤其是身體健康需求、心理情緒狀態等,小組和患者、患者家屬一起進行自我管理和教育處方的研究與制定,確保該處方中涉及健康疾病知識、處理方法、注意事項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必須加強飲食管理,因為理想的飲食策略能減少饑餓性質的酮體出現,同時做好碳水化合物的限制,減少餐后高血糖發生。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口味、醫囑禁忌等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明確食物的類型與數量,在允許范圍內可讓患者自行選擇飲食。隨訪期間,根據患者血糖合理調整飲食計劃,以高纖維素為主,并適量攝取新鮮的蔬菜與水果,多吃豆制品、牛奶等,但禁忌辛辣、生冷及刺激性食物,禁食純糖、油炸、油膩等食品。運動療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促進血糖更好控制,盡量提高葡萄糖耐受度,減少對胰島素的需求。此外,餐后1 h可指導與協助她們進行一些合理的運動鍛煉,控制時間半小時至1小時,以耐受為宜。避免運動過于劇烈,誘發流產,同時禁忌注射胰島素或空腹情況下運動。運動期間,護理人員做好監護,避免跌倒,若患者有不適,及時停止運動。血糖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母嬰并發癥成正相關,為此要積極做好血糖監護,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學會血糖監測方式,定期監測,包括血糖儀應用,以便為患者提供可靠的監測效果。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母嬰并發癥、產后48 h血糖水平及護理滿意率進行觀察記錄,并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組間母嬰并發癥比較
研究組發生2例產后出血、1例感染、1例新生兒低血糖、2例巨大兒、1例新生兒黃疸、1例胎兒宮內窘迫,母嬰并發癥發生率為6.67%,對照組發生4例產后出血、3例感染、3例新生兒低血糖、5例巨大兒、4例新生兒黃疸、3例胎兒宮內窘迫,母嬰并發癥發生率為18.33%,研究組母嬰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2 組間患者對護理滿意率比較
研究組患者對護理滿意58例、不滿意2例,滿意率為96.67%,對照組則滿意50例、不滿意10例,滿意率為83.33%,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率經統計學分析可知差異明顯,研究組更高(P<0.05)。
2.3 組間患者產后48 h血糖水平比較
研究組患者產后4 8 h時空腹血糖為( 5.9 8± 0.3 2) m m l/L、 餐 后 2 h血 糖 為(6.8 9±0.7 4)m m o l/L,對照組則依次為(6.73±0.45)mmol/L、(7.78±0.93)mmol/L,研究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過去多采取常規護理模式處理,這種護理模式重在疾病,而忽視人自身的感受[3]。隨著近幾年醫學模式不斷發展,新型護理模式逐漸開展起來,我院將個體化連續護理干預應用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取得了不錯效果。本次研究表明個性化的連續護理干預應用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能提高護理滿意率,減少母嬰并發癥發生率,改善餐后血糖。由此可見,個體化連續護理干預應用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能明顯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減少并發癥發生,保障母嬰安全,提高護理滿意程度。個體化連續護理干預成立相關護理小組,制定科學化的護理策略,從飲食、健康教育、運動干預、出院指導等方面展開護理,明顯提高了患者的遵醫行為,促使她們以良好的心態接受與配合護理,從而提高護理效果,避免并發癥發生。
[1] 程根娣,平風娟,彭巧君,等.循證護理模式對妊娠糖尿病病人預后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4,28(1):68-70.
[2] 付春艷.妊娠期糖尿病系統的護理管理[J].飲食保健,2016,3(18):90-91.
[3] 陳雪群.規范護理管理妊娠期糖尿病與妊娠結局相關分析[J].華夏醫學,2016,29(2):125-128.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17.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