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琴
(上海市第三社會福利院,上海 201900)
淺談分層次培訓模式提升養(yǎng)老護理員整體業(yè)務素質
黃 琴
(上海市第三社會福利院,上海 201900)
目的 隨著老齡化隊伍的急劇上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養(yǎng)老護理員這個朝陽事業(yè)正蓬勃發(fā)展,需要更多有愛心的人加入到養(yǎng)老護理的大軍中來,通過培訓提升整體護理員隊伍的業(yè)務素質。方法 通過對218名養(yǎng)老護理員進行“分層次”培訓。結論 通過遞進式方式,讓護理員及時更新養(yǎng)老護理知識,規(guī)范養(yǎng)老護理操作標準化,提升養(yǎng)老護理員的職業(yè)滿足感和崗位創(chuàng)新的自豪感。
養(yǎng)老護理員;分層次培訓;提升技能
我國現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如何讓讓老人安享晚年,滿足老人的合理需求,讓她們身心愉悅地生活,不斷提升老人幸福指數是擺在全社會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護理人員規(guī)范化、標準化的操作技能,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溝通能力,都成為這支養(yǎng)老護理隊伍迅速提高并不斷提升的重要一環(huán)。
1.1 一般資料
選取養(yǎng)老護理員218人,平均年齡49周歲,學歷初中以上占6%,初中占73%、初中以下占21%,其中男護理員15名,女護理員203名;技師1名,高級護理員1名,中級護理員10名,初級護理員3名,上崗證203名。2014年1月~2016年12月,利用“分層次”標準化模式對養(yǎng)老護理員操作進行培訓,共培訓養(yǎng)老護理員近1萬多人次。
1.2 培訓方法
1.2.1 入職前培訓
隨著我院床位數的不斷增加,每年需要有4~5批養(yǎng)老護理人員充實到養(yǎng)老護理團隊中來,近年來我們共培訓新入職的護理員250多人。為使她們盡快勝任崗位工作并能為老人提供良好的服務,我們堅持對新入職的護理員進行為期一周的崗前操作訓練和一個月的跟班學習,不僅學理論基礎更抓好護理基礎操作培訓,要求每位護理員都要基本掌握并會操作18個項目,從貌似簡單的洗手到較為復雜的鼻飼喂食,通過標準的演示分解,糾正每一位護理員基本的動作,讓他們從入職第一天起就端正工作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工作習慣。在經過嚴格的入職操作考后,她們走上養(yǎng)老護理崗位,并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崗位跟蹤,符合養(yǎng)老護理能力的才能成為我院護理團隊中的成員。
1.2.2 直觀培訓模式
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采用視頻、PPT等形式,讓學員通過清晰的示范畫面進一步加大認知程度,提升優(yōu)質護理的畫面感,牢固掌握標準化操作的必要性,起到養(yǎng)老護理員們在崗位中能相互督促,共同提升的目的。又如開設專題課、現場會、三基操作崗位練兵、應急預案演練、護理質量抽查等形式,提升養(yǎng)老護理人員處理日常工作事務的能力,確保逐漸提升養(yǎng)老護理等級水平。
1.2.3 親身體會培訓法
當老人肢體功能或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失去或降低時,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痛苦是難以接受和體會的,作為一名合格的養(yǎng)老護理員,首先要走進老人的生活,體會老人復雜的生理變化,為了讓護理員有深刻的感悟,使用親身體會法進行培訓。例如為了讓護理員們親身體會為偏癱老人穿衣時老人的感受,把老人(護理員扮演)的一側肢體用保護帶限制其活動能力后,“享受”被護理的過程,讓護理員切切實實體驗老人生活現狀和需求,從而引發(fā)她們工作、學習思路,輸液保護用具、助步鞋、手指分離用具、隱私褲就是體驗的產物,通過30多位老人的臨床使用后,得到了家屬和老人的好評和喜愛。
1.2.4 情景模擬培訓模式
定期組織中級以上護理員開展學習互動、交流護理經驗,對日常工作室經常容易導致護理人員疏忽和護理差錯的問題進行探討后編寫情景模擬案例,技師負責安排演示人員的編排、練習和組織安排全體養(yǎng)老護理員的培訓地點和時間。通過清晰的示范畫面進一步加大認知程度,在學習中不斷反思,完善服務過程,豐富服務內涵,引導他們做有心人。
1.2.5 技師帶徒、徒帶徒方式
技師帶徒的形式開啟崗位培訓新模式。先從生活護理區(qū)挑選13名較年輕、有文化基礎、肯學習的護理員作為技師的首批徒弟,他們除了要掌握過硬的護理技能外,還要不斷以理論知識充實自己,經過技師的傳幫帶,使他(她)們成為院里的骨干力量,并要求他們在學好業(yè)務技術的同時做好二傳手工作。我院養(yǎng)老護理員普遍存在的文化水平低、年齡偏大等諸多因素,在開展培訓工作時要全面考慮培訓的時效性和覆蓋率,避免部分養(yǎng)老護理員因內容太多或太復雜而產生抵觸情緒,如何讓護理員不僅能繼續(xù)長期“留守”養(yǎng)老機構,而且擺脫目前護理員技能水平相對低下的困境。利用徒帶徒(二傳手)崗位培訓模式,將生活區(qū)域內的上崗證護理員分派給取得中級以上護理職業(yè)資格證書的養(yǎng)老護理員,每位中級以上護理員分派13~15位持有上崗證的養(yǎng)老護理員進行崗位標準化操作指導,做到指導率達到100%。這些小老師在技師的指導性不負眾望,不僅動腦筋想辦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標準到位的操作指導,每月不定期進行各項目考核,就這樣通過3年的崗位指導和練兵,使所有在崗護理員從原來未培訓前的技能考核率70%提升到了95%,真正讓傳、幫、帶、教的培訓模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分層次”規(guī)范化、標準化的技能培訓能夠極大地提升養(yǎng)老護理員的服務質量及時更新養(yǎng)老護理的知識與技能,現218位養(yǎng)老護理員中,技師2名,高級護理員10名(原來的一位高級已升為技師),中級護理員10名(原來的10位中級均已升為高級),初級護理員13名,上崗證183名。18項養(yǎng)老護理操作技能實際成績從剛開始的平均65分提高到了平均85分,這些培訓成績的取得不僅讓她們樹立起責任感、使命感,更為今后“分層次”培訓計劃的實施奠定了較為扎實的基礎。
[1] 汪雅虹,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調查分析及護理對策.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6:26.
[2] 吳金鳳,王素英,張 英.護理員團隊化管理在老年住院患者生活照料中的應用,上海:上海市護理學會,2016,3:16.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1
B
ISSN.2096-2479.2017.17.1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