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莉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湖北 武漢 430071)
NCU限制性探視結合預約式探視制度的實施
黃文莉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湖北 武漢 430071)
為了更好滿足患者及家屬心里需求,深入貫徹人文護理和個性化護理理念,提高服務質量及滿意度,針對NCU目前限制性探視制度的現狀,根據病人及家屬對探視的需求,對NCU現有探視制度進行改革,將限制性探視制度與預約式探視制度相結合,滿足了患者家屬探視需求,滿意度得到明顯提高。
NCU;人性化護理;預約探視制度;滿意度
ICU病房中的家屬探視制度通常是以醫院的規定或慣例為依據的,而不是根據病人及其家屬的要求[1]。通常是完全杜絕或限制性探視,以不影響治療、護理為目標,很少考慮到患者及家屬的心理需求。我科NCU,主要接收本專業原發病重癥危及生命的病患為主,重點在于原發病的控制與治療,為了有效控制院內感染,一直依照慣例實施限制式探視制度,探視時間為7:30~8:30,16:30~17:00。隨著人文護理的開展,人性化護理越來越深入人心,患者及家屬的心理需求越來越高,限制性探視不能完全滿足家屬的心理需求[2],同時由于NCU與綜合ICU無論是在規模、設施、專業特點、環境、特別是人員配置等方面都是有很大區別的,因此,在探視制度上不能照搬ICU的管理模式,必須建立一套適合本專業的管理模式。根據滿意度調查結果,我科從2016年3月改革了現有的探視模式,實施彈性探視制度,即將預約探視制度與限制性探視制度相結合,將制度管理與人性化關懷相結合,深化優質護理服務,取得了明顯效果。
目前共有床位12張,注冊護士19名,本科學歷14人,??茖W歷4人,主管護師3人,護師9人,護士7人,平均年齡27.5歲。醫生實行首診負責制。配置有中央監護系統、呼吸機、微量泵、腸內營養泵、顱腦降溫、床邊心電圖機、消毒機等設備。
2.1 腦血管疾病急性期需要限制性臥床,如腦出血,SAH,大面積腦梗塞,癲癇,嚴重顱內感染,格林-巴利、重癥肌無力危象等危重病人需保持絕對安靜環境才利于疾病的恢復。家屬的頻繁進出探視、說話、肢體接觸等對病人的康復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2.2 減少環境污染,預防交叉感染 重癥監護病人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易遭受獲得性感染,特別是嚴重的肺部感染,會加重原發病,也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NCU對環境質量要求較高。而病人家屬頻繁探視對NCU環境質量影響較大,故限制病室內人員流動可減少病室空氣污染的機會。付虹和徐風玲等[3]的調查顯示,家屬探視前后的空氣采樣細菌培養率有顯著性差異,家屬探視行為嚴重污染ICU病房的環境質量,家屬外衣帶有大量的病菌是一個潛在的威脅。為了預防交叉感染,家屬不能隨意進入[4]。盡管探視對病人及家屬都是一種迫切的心理需求,但其導致發生院內感染的潛在危害性不容忽視。
2.3 過度探視影響醫護正常工作秩序工作。從醫療角度上來說,限制陪護并限制探視時間,有利于醫護人員集中精力進行診治和搶救[5],由于過度關注病人,而家屬往往又不懂得醫學專業知識,對病情過度擔憂,希望醫護人員多加關心自己親人忽視其他病人的心理。這種心理會影響到醫護人員正常的工作程序,或使之產生對這一病人及家屬相對厭倦,甚至逆反心理,對立護患關系,從而影響護理效果。特別是搶救病人時,家屬情緒會干擾正常搶救進行,嚴重影響搶救效果甚至帶來安全隱患。
3.1 限制性探視制度易讓病人、家屬產生不滿情緒,特別是意識清醒病人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頻繁地搶救病人會使他們產生恐懼心里,部分家屬因親人病情危重或需要承擔較高的醫療費用易產生負性情緒,硬性規定的探視時間易激惹家屬負性情緒。同時由于家屬不能實時觀察親人病情、治療、護理措施以及是否得到良好的照顧等情況,從而產生不信任心理,甚至無理取鬧,會將某一細節問題放大而與醫護人員吵鬧,認為就是因為家屬不在病人身邊守護不而發生的,從而趁機提出制度外的要求。同時家屬與家屬之間還容易出現負性“情緒污染”,埋下糾紛隱患。從我科2015年2月份到2016年2月收集的378份滿意度調查表顯示:在“為了持續改進護理質量,您的意見和建議”一項中,有83人希望延長探視時長(22%),137人對現有的探視時間不滿意(36%),主要認為由于工作、家庭成員較少照顧不過來等原因,而不能在規定的時間趕來探視病人,全年滿意率93.2%,其中由于探視引發糾紛5例。
3.2 醫生支持力度不夠,家屬信任的對象往往是醫生而不是護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醫生說一句頂護士說十句”。由于大部分醫生收治病人時沒有向家屬交代探視制度的習慣,當護士向家屬告知探視制度時,家屬往往會以“醫生都沒說不能留人”而無視探視制度,又或某些醫生原則性不強,遇熟人、領導、上級打招呼會交代護士這是某某特殊病人,要照顧一下,讓家屬延長探視時間甚至干脆留陪,給護士宣教和管理工作帶來極大麻煩,從而給護患關系留下隱患。
3.3 部分家屬素質、醫從性差,對重癥監護病房缺乏敬畏心理,重醫輕護思想嚴重,無視探視制度和護士勸阻,在非探視時間隨意按門鈴,隨心所欲,想什么時候來就什么時候來,甚至從工作人員通道隨意進出NCU,且態度蠻橫,造成年輕護士不敢管,護士會對此類家屬產生敵對情緒,導致護患關系不和諧,易引起糾紛。
3.4 因普通病房床位飽和而將輕癥病人收入NCU,由于監護室環境特殊,特別是夜間,經常搶救病人使意識清醒病人產生恐懼,從而渴望家屬留陪,家事因此在探視結束也久久不愿離開病房,增加了管理上的難度,有時護士會花很大一部分時間來同家屬進行周旋,嚴重影響工作情緒和工作效率,帶來安全隱患。
4.1 2016年3月,我們根據滿意度調查表收集家屬的建議,征得科主任同意,在醫生的積極配合下,在保留常規限制性探視制度基礎上制定了限制性探視與預約探視制度相結合的彈性探視制度:①在探視次數、時間長度不變的情況下,需征得主治醫生同意、護士長評估后方可進行預約探視,并簽署預約探視同意書。②制定病人預約探視表,在不影響治療與護理工作前提下,原則上接受預約探視時間段為12:00~13:00,18:30~19:30。其依據是在8:30~12:00這段時間是醫生查房及護士為病人進行常規護理和治療時間段,13:00~16:30這段時間是患者午休及治療時間段(因神經科患者病情特殊,通常下午有特殊的治療時間段,如脫水劑的應用等),因此不接受探視,且12:00~13:00、18:30~19:30為患者家屬下班時間段,比較方便探視。③預約探視時間需提前一天預定,且探視時長不超過30分鐘,每次限2人。④管床護士填寫預約探視表格,護士長、家屬簽字確認,并將預約探視時間寫在病人床旁“重點交班”的小白板上,便于交班。⑤家屬需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進入NCU必須穿隔離衣,換鞋、洗手。⑥做好宣教工作,取得家屬配合,探視結束,家屬應立即離開病房。⑦如臨時更改探視時間,家屬需及時電話通知醫護人員。⑧學齡前兒童謝絕探視。⑨有傳染性疾病家屬謝絕探視。⑩積極開展人文護理,人性化探視制度,特殊情況特殊對待。有證據表明,放寬家庭探視可以改善病人預后[5]。法定節假日、臨終病人,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秩序情況下,適當延長探視時間。
4.2 嚴格按照“重癥監護病房收治病人標準”收治病人,一旦病情穩定,轉普通病房,加快周轉。
4.3 加強醫護患三者溝通,組織醫生認真學習探視制度,醫生在收治病人時有責任和義務告知患者及家屬探視制度,積極配合護士,避免糾紛傾向。護士長嚴格把關,杜絕由于醫生的關系而出現的違反探視制度的情況。做到全員參與管理,并將探視制度的宣教納入績效考核指標。
4.4 探視前準備:①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②保持床單位、衣物及周圍環境清潔、整齊、干凈。③及時清理患者大小便,保證患者身體無異味。④保持患者肢體功能位置。⑤保證各種導管位置正確,各種儀器設備運轉正常,監護儀導線擺放正確。⑥吸痰患者保證呼吸道通暢。⑦仔細閱讀患者一天護理記錄,調整好自身情緒,迎接家屬到來。
4.5 探視時,責任護士主動與家屬溝通,重視家屬的“探視體驗”,及時主動提供疾病、護理相關信息,如患者一天的體溫、出入量、飲食、排泄、皮膚、病情變化、情緒變化、特殊護理與治療、特殊檢查結果、疾病相關知識等等。認真傾聽、回答家屬提問,重視對家屬的心理護理,滿足家屬合理需求,減輕焦慮,減輕不良情緒。
4.6 加強6 S管理,保證病區環境干凈、整潔。各種急救藥品、物品、儀器設備要做到100%的準確到位,儀器設備隨時處于完好狀態,確保搶救及各項技能操作順利進行,從而避免由此引發的醫療糾紛。
4.7 注重細節護理,加強一級質控,完善相關配套服務措施,完善質控,提高護士主動服務意識。
4.8 定期進行滿意度調查。
5.1 評價方法
①患者及家屬評價:在原有滿意度調查表中增加“你對目前探視制度是否認可”一項,調查對象為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入住NCU一周以上的出院及轉出患者及家屬,共發放調查表137份,收回有效問卷135份。②醫護人員評價:對所有醫生及護士進行訪談調查。
5.2 效果
滿意度由2015年93.2%提高到98.3%,無一例因而引起的糾紛。有107例(79.2%)對現行探視制度表示認可,35人(25.9%)認為規定的預約探視時間段應該放寬,因不確定自己是否能準時在預約的時間段來進行探視,另有7人(5.2%)認為預約探視不應該限定時間段。醫生和護士則普遍肯定目前的探視制度與效果。認為既能滿足患者家屬情緒和精神的需求,充分發揮家屬的積極作用,又把由于限制式探視制度給家屬帶來的消極影響降到最低。家屬可以合理安排探視時間和工作時間,做到工作家庭兩不誤,提高了家屬對探視制度的依從性。同家屬有效地溝通,不僅增加了家屬的信任度,也保證了醫療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護士親切的態度、良好的交流技巧,增強了患者家屬的安全感以及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減輕了患者家屬的心理負擔,護士也在家屬的肯定和鼓勵中看到了自身的工作價值,激發了其工作的熱情,提高了護理質量。
彈性探視制度的開展與實施,讓我們認識到,制定探視制度時,不僅要考慮醫療和護理工作的需求,也要考慮到來自患者家屬的需求。當然目前探視制度不可能滿足所有家屬需求,我們對家屬所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將進行進一步研究和探討,以尋求更好的、更能滿足廣大家屬的探視制度。將制度化管理與人性化護理相結合,深化優質護理服務,使優質護理服務的內涵得到更深層次的體現。
[1] 趙繼軍,席惠君,苑錦清.重癥監護病房家屬探視的可行性與必要性[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1,18(6):21-22.
[2] 石玉蘭,廖 燕,陳 林.I C U探視制度探討[J].華西醫學,2007,22(4):882-883.
[3] 付 紅,徐風玲,王 勁.家屬探視對重癥監測治療病房環境質量的影響[J].疾病控制雜志,2000,4(3):275.
[4] 蘇曉光,巴 明,吳海苗.改進ICU患者家屬探視管理的探討[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2):93-94.
[5] 韋曉君,徐燕敏,余 焱.ICU病人家屬對限制陪護的心理反應及護理對策[J].南方護理學報,2002,9(4):53-55.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72
A
ISSN.2096-2479.2017.17.1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