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花
(重慶市腫瘤研究所,重慶 400030)
探討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療中晚期肝癌的護理與管理
蘭 花
(重慶市腫瘤研究所,重慶 400030)
目的 探討碘125粒子植入治療中晚期肝癌的護理與管理。方法 選取來我科行碘125粒子植入治療的中晚期肝癌患者52例作為研究對象,52例患者均行碘125粒子植入治療,在治療期間給予心理護理、疼痛護理、術前評估和健康指導等護理干預,術后給予患者放射防護,病情觀察和并發癥護理。結果 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了碘125粒子植入治療,患者術后均未發生出血、感染等并發癥。結論 在中晚期肝癌患者采取碘125粒子植入治療期間,給予術前、術后全面的臨床護理干預,可顯著的減輕患者的痛苦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對于促使患者取得良好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碘125粒子;植入;中晚期肝癌;護理;管理
在臨床上肝癌發病較快,在早期發病時診斷比較困難,大多數的患者確診肝癌時為病情已是中晚期,且合并有嚴重的肝硬化,這種情況下死亡率比較高,即使手術,預后也并不理想。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臨床對于無法行手術切除治療的晚期肝癌患者,采取碘125粒子植入的方式進行治療晚期肝癌患者,在臨床療效上取得一定的效果。王俊杰[1]等研究指出:放射性粒子治療是腫瘤微創治療的一種粒子組織間近距離治療新型技術,其局部劑量與其他外照射技術相比,具有更好優勢。臨床上放射性碘125粒子組織間植入治療晚期肝癌已是當下一種新治療肝癌的重要手段,王秀平[2]等研究CT引導下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中晚期肝癌中,其臨床總有效率達到70%,并能有效的控制病灶,其臨床植入技術操作簡便,創傷較小,安全性較高等優點。為了加深該疾病進行植入治療的效果研究,為其在臨床治療上提供更多的有利依據,文中將以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采用碘125粒子植入治療中晚期肝癌患者52例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并進行給予有效的針對性護理,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本組研究為重慶市腫瘤醫院肝膽腫瘤科住院部并已確診為肝癌患者52例,其中男33例,女19例。年齡21~69歲。原發性肝癌33例,直腸癌肝轉移8例,胰腺癌肝轉移6例,肺癌肝轉移5例。
1.2 治療方法
52例患者均行碘125粒子植入治療,入院后醫生根據腫瘤發病的部位,腫瘤體積大小,周圍組織侵犯程度、有無轉移決定碘125粒子植入的劑量。植入前常規消毒鋪單,用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穿刺點皮膚,并囑患者進針時屏住呼吸,依據CT引導進針相應深度至靶點,然后再次CT掃描確認穿刺點無誤,同法依次植入若干植入針,邊退針邊植入碘125粒子,粒子間隔1.0~1.5 cm,均勻分布。然后CT掃描粒子植入情況。植入完成。在治療期間給予心理護理、疼痛護理、圍手術期護理及放射防護管理,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2.1 心理護理
本組研究對象,均為中晚期肝癌患者,入院時采用美國國立綜合癌癥(National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推薦的心理痛苦管理篩查工具(Distress Management creening Measure ,DMSM)進行評估,它包括心理痛苦溫度計(Distress Thermometer,DT)和心理痛苦相關因素調查表(Problem List,PL)兩部分,顯示均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恐懼、抑郁等心理痛苦,以及患者和家屬對手術的不了解,擔心治療后的副作用影響,加重心理負擔,無法配合手術進行,影響術后恢復,減弱了患者的家庭社會支持效果。責任護士在患者入院后根據心理痛苦管理篩查工具動態評估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當DT<4分,進行心理疏導等一般干預措施,情緒穩定停止評估;當DT≥4分,責任護士和主管醫生根據PL相關問題共同進行干預,并建立每周1次的動態評估表,列入交班內容。同時建議患者到心理咨詢門診進行心理咨詢或治療;住院期間責任護士需動態評估患者的心理痛苦狀況,特別是在手術前、后或病情加重等關鍵環節需隨時評估及干預,結合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生活背景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宣教,提供專業的有效針對性的護理,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解除緊張、恐懼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態,配合治療,提高治療的依從性。
2.2 針對疼痛護理
疼痛是每一位癌癥患者最為難忍的臨床表現,患者不僅是身體因疼痛帶來的不適,還會相應的造成患者精神上、心理上、等不同程度的影響[3]。主管護士首先教會患者疼痛評估的方法,根據患者疼痛的程度遵醫囑按三級止痛原則給予止痛藥,并觀察止痛藥的效果和副作用,積極采取暗示療法、行為療法等非藥物方法,同時聯系家屬給予患者有力的家庭支持,為患者提供安靜、整潔、溫馨的修養環境,向患者講解一些戰勝疾病的成功病例,樹立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從精神上擺脫對疼痛的恐懼。
2.3 術前護理
(1)術前健康指導患者在床上練習自主大小便,翻身、肢體活動等技巧,以適應術后臥位的變化。指導患者做腹式呼吸、咳嗽、咳痰訓練,監督吸煙患者戒煙1周,注意預防患者發生呼吸道感染。講解粒子植入的手術方法及術中的配合。
(2)術前測量患者生命基本體征,糖尿病患者監測血糖情況,高血壓患者了解降壓藥服用情況。備好術中用藥及防護用品。
2.4 術中配合
鋪好手術床,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協助醫生做好生命體征的觀察。同核醫學科醫生共同核對粒子數目。
2.5 術后護理
2.5.1 術后監測與活動指導
肝癌患者粒子植入術后給予持續低流量吸氧3~5天,給予心電監護,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盡可能減少劇烈活動,臥床休息24 h。
2.5.2 出血的觀察與護理
觀察穿刺點敷料有無滲血、滲液,穿刺處皮膚有無皮下出血,如果滲血明顯應給予及時局部加壓包扎。重點觀察有無壓痛、反跳痛、肌緊張腹膜刺激征表現,觀察患者的面色、血壓、心率的變化,是否存在腹腔內出血以及是否出現呼吸困難等癥狀。
2.5.3 體溫的監測與指導
碘125粒子植入術后要密切觀察體溫變化,同時定期復查肝腎功能。患者術后容易出現低熱癥狀,主要原因是粒子植入術后腫瘤組織壞死引起的吸收熱,一般不需特殊處理,3~5天即可恢復正常。對于術后出現高熱的患者,遵醫囑使用藥物,按高熱病人護理給予相應對癥處理,有肝腎功能損害者給予保肝處理。
2.5.4 加強營養,預防感染
中晚期肝癌病人在圍手術期內應要注意飲食,加強營養,提高機體抵抗力[4],術后飲食要清淡,盡量不進食油膩食物,保證足量新鮮蔬菜、水果攝入,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給予靜脈營養支持,增強機體抵抗力,預防感染,促進傷口愈合。
2.6 放射防護
2.6.1 防護管理
碘125粒子屬于放射性物質,要遵循我國《放射衛生防護基本標準》及相關法規,做好時間防護、距離防護、屏蔽防護[5]。即在植入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植入時動作要快、準,盡量的縮短操作時間,并注意與患者保持一定(最好1 m以上)的距離,減少照射劑量[6]。同時醫護人員盡可能的遠離放射源,做好防射防護工作。
2.6.2 放射安全指導
醫囑患者盡量住單間,不隨意走動,縮小活動范圍,減少對其他患者的輻射。家屬看護盡量在1 m外的地方,防止長時間受輻射影響健康,并縮短和限制探視,孕婦、小孩不宜接觸患者。
本組52例患者均順利完成了碘125粒子植入治療,患者術后均未發生出血、感染等并發癥。術后1月復查腹部CT,發現患者的肝臟腫瘤病灶有不同程度的縮小。碘125粒子植入術治療中晚期肝癌是一種新的內放射治療措施,可以很好的保護正常肝臟組織不受放射線損傷,同時可以使肝癌組織細胞持續接受較高的放射劑量,極大的提高了內放射治療的準確性和持續性[7]。在中晚期肝癌患者采取碘125粒子植入治療期間,術前給予心理護理、疼痛護理、術前評估和健康指導等護理干預,術后給予患者放射防護,病情觀察和并發癥護理,可顯著的減輕患者的痛苦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對于促使患者取得良好治療效果,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1] 王俊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腫瘤[J].當代醫學,2009,15(29):632-634.
[2] 王秀平,邵成偉,田為中.CT引導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中晚期肝癌效果研究[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12,13(4):250-253.
[3] 何晶晶,陳英梅,王秀臣,等.CT引導下經皮穿刺微波消融聯合125 I粒子植入治療肝癌的術后護理[J].現代臨床護理,2012,11(9):32-34.
[4] 劉慶華,李平球.碘125 粒子植入治療原發性肝癌臨床護理[J].醫學前沿,2015,11(5):32-34.
[5] 支秀玲,李艷紅,梁文麗.疼痛的護理評估及控制進展[J].護理研究,2003,17(2):139-140.
[6] 楊玉珍,李 崢.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腫瘤的術后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3,9(1):3-4.
[7] 張 曉,王亞東,賈 萌,等.放射性碘125治療老年肝癌術后復發患者的有效性與安全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8):4530-4532.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18.1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