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亮
(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江蘇 南通 226001)
1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突發心跳呼吸驟停的急救護理
張 亮
(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江蘇 南通 226001)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心跳呼吸驟停;急救護理
近年我國糖尿病患病率顯著升高,最新的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2010年我國18歲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1.6%,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為50.1%,我國目前糖尿病患者約占全球1/4[1]。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作為糖尿病最常見的急性并發癥,具有較大危害性,如果不及時、不恰當的治療,腦水腫、永久性神經損害和死亡的風險顯著增加。多項研究證實老年DKA患者死亡率高[2]。現將本院1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突發心跳呼吸驟停搶救成功的救治體會匯報如下。
患者,女性,28歲,因“突發呼之不應,伴抽搐1 h”于2015年8月21號02:24由家屬送入院。入院時患者神志清,反應淡漠且遲鈍,呼吸急促,口唇干燥,雙手爪型,Hr 125次/min,RR 34次/min,BP 120/82mmHg,T 36.4℃;入院前進食、飲水即嘔吐,為胃內容物,無畏寒發熱,無噴射樣嘔吐,近兩日有感冒發熱;既往四年前妊娠期間有測血糖高病史,產后多次測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正常,否認其他病史,否認相關家族性遺傳病史;入院時動脈血氣分析示:pH 6.807,PaCO2 16.9 mmHg,HCO3- 2.6 mmol/L,K+ 4.13 mmol/L,Na+ 125.7 mmol/L,Lac 1.8 mmol/L,Glu 39.0 mmol/L,血常規:WBC 36.7×109/L;尿常規酮體(++++),尿糖(++);診斷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2型糖尿病。
入院后經常規胰島素持續治療、快速液體輸注、補堿、糾正電解質紊亂、動態監測血糖等處理后;04:28患者突發神志不清,心電監護示Hr下降至25次/min,立即予以胸外心臟按壓,氣管插管控制通氣,腎上腺素靜注,04:33患者心電監護示患者恢復自主心律,78次/min,頸動脈搏動恢復;持續心電監護,尤其注意心電波形的變化;床邊備好搶救車;補堿糾酸;冰帽護腦;補液,多巴胺持續泵入,并根據患者血壓調整速度;留置胃管、尿管;05:25醫生護士共同護送患者至ICU住院;9月1號,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生命體征穩定,出院。
2.1 DKA急救護理
開放兩條靜脈通路,一條遵醫囑進行強化胰島素治療,另一條進行快速補液、補堿、消炎、補鉀等,每小時測量患者指尖血糖,并根據血糖值調整胰島素的速度;留置胃管,防止患者嘔吐致誤吸,并胃管內注入溫開水,緩解酸中毒;注意補堿的速度及量,并每2 h復測動脈血氣分析,及時查看并匯報pH值及K+的變化情況;動態監測患者心電波動,及時發現低鉀高鉀心電圖特征表現,并匯報醫生針對性處理。
對于酮癥酸中毒患者,應立即快速輸液和用堿劑進行治療。常用的堿性藥物是碳酸氫鈉溶液,邊治療邊觀察,逐步糾正酸中毒,是治療的原則;遵醫囑于血鉀正常,尿量>40 ml/h或者血鉀低于正常時在治療初始胰島素治療時同時進行補鉀,補鉀以10%氯化鉀為主,方式以靜脈滴注為主,可同時通過留置胃管進行胃腸道補鉀,補鉀時一定要在心電監護下進行,并定期復測血鉀濃度,以免引起高血鉀。動態監測血糖、血酮體、血鉀、血氣分析等,根據血糖、血酮、電解質變化,正確補充液體及時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密切觀察患者瞳孔變化;留置導尿管,觀察尿量、尿色的變化,精確統計尿量,為補液提供參考,同時根據其了解其腎功能的情況。
2.2 心肺復蘇急救
患者突發神志不清且心電監護提示心率降至25次/min時,目擊者即管床護士,立即同時判斷患者頸動脈搏動及患者呼吸型態,判斷時間5~10 s,頸動脈搏動消失,立即開始胸外心臟按壓,按壓深度5~6 cm,并同時呼救,值班醫生和當班護理組長聽到呼救后,均10 s內到達,同時護理組長推氣管插管車至床旁;值班醫生替換管床護士按壓并下達搶救用藥醫囑,腎上腺素1 mg,靜脈注射;當班組長確認患者氣道內無分泌物及嘔吐物后開放氣道,“EC”手法固定簡易呼吸器,加壓給氧,10 L/min,按壓通氣比例30:2。通氣間歇遵醫囑調配好呼吸機各參數;管床護士重復醫生口頭醫囑(腎上腺素1 mg,靜脈注射)確認無誤后執行并記錄后在1 min內準備好插管用物;同時組長配合醫生完成氣管插管,氣管導管尖端距門齒距離為21 cm,聽診兩肺呼吸音對稱,接呼吸機控制通氣,接CO2分壓儀測得呼氣末CO2分壓為36 mmHg。護理組長與管床護士交換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按壓中斷時間<10 s;直到5 min后心電監護儀顯示患者出現自主心律,頸動脈搏動恢復。
2.3 復蘇后低溫治療護理
復蘇成功后遵醫囑第一時間持予以冰帽使用,并每小時測量患者肛溫。2015年新指南中提出所有在心臟驟停后恢復自主循環的昏迷(即對語言指令缺乏有意義的反應)的成年患者都應采用目標體溫管理,目標溫度選定在32℃~36℃,并至少維持24 h。降溫期間持續動態觀察血壓、脈搏、呼吸、意識、瞳孔等生命體征的變化并做好詳細記錄,尤其是注意觀察心電圖的變化。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病情監測中,除了要關注其臨床表現的變化外,還有動態監測其各種生化指標,尤其是動脈血氣分析和電解質,避免酸中毒的加重、電解質紊亂的加劇,發生惡性心律失常、心臟驟停等。發生心跳呼吸驟停后,應發揮團隊合作進行搶救,并分工明確,有條不紊,充分發揮每一個的作用,減少時間的浪費。
搶救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除了注重病情的觀察外,還要加強患者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主觀能動性,提升自我監測的意識,改善預后,做好糖尿病一級預防。
參考文獻
[1] Xu Y,Wang L,He J,et al.2010 China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Surveillance Group. 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JAMA,2013,310(9):948-959.
[2] 鄧 艷.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護理中的作用[J].醫學信息,2015,28(36):129-130.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5
A
ISSN.2096-2479.2017.18.1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