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玉
(江蘇省中醫院手術室,江蘇 南京 210000)
髖關節置換術的手術護理配合方法
周美玉
(江蘇省中醫院手術室,江蘇 南京 210000)
目的探討髖關節置換術的手術護理配合方法。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髖關節置換術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為研究組,同時在此期間對手術護理工作進行質量改進;收集以往在我院未接受髖關節置換術護理改進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對比兩組手術一般資料、術后臥床時間及獨立行走時間。結果 兩組手術一般資料(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手術消毒時間、手術鋪巾時間、術后清點器械時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臥床時間及獨立行走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手術室護士術前通過有效的交流,掌握手術室配合步驟,以提高患者手術療效。
髖關節置換術;手術護理;配合方法
隨著社會老齡化,股骨頸骨折發病率逐年上升,老年人基礎疾病多、骨質疏松,加上股骨頸解剖、血供的特殊性,骨折后功能恢復差。相對于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髖關節置換術療效肯定,術后患者恢復快,是理想的手術方法[1]。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手術技術難度大,時間長,對手術室護士的護理技能提出嚴峻考驗。因此本文擬對髖關節置換術的手術護理工作進行質量改進,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髖關節置換術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為研究組,同時在此期間對手術護理工作進行質量改進;收集以往我院未接受髖關節置換術護理改進的患者作為對照組。研究組男34例,女16例,年齡63~78歲,平均年齡(73.6±8.2)歲;對照組男32例,女18例,年齡61~79歲,平均年齡(70.4±8.3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條件
(1)患者手術類型為人工髖關節置換術;(2)既往無骨科手術史;(3)臨床資料完整;(4)受傷原因為跌倒、外傷、車禍。
1.3 手術護理質量改進方法
1.3.1 手術前1天準備:(1)術前1天探視患者,做好全面評估;(2)對于患者術前擔心問題逐一解答,如老年患者擔心手術麻醉副作用,對手術療效存在疑惑時,護士向患者介紹手術醫生的手術特長,合理分析手術方案,通過讓患者了解術后康復方法,緩和患者心中緊張情緒,放松心情;(3)清洗患肢,術前剃除手術區毛發,術晨再次消毒包扎。
1.3.2 手術室準備:準備三通連接裝置、深靜脈穿刺包,檢查多功能麻醉機、監護儀等器械,檢查C型臂X線機是否正常功能,電路是否穩定。
1.3.3 手術前準備:入室后觀察生命體征,建立上肢外周靜脈通路,監測 CVP及 MAP,輸入復方氯化鈉注射液。手術前對患者軀干進行毛毯覆蓋,注意保暖。
1.3.4 巡回護士護理:(1)配合麻醉醫生行全身麻醉;(2)術中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患者口渴時,用濕面簽涂抹患者嘴唇;(3)限制參觀人數,保持手術室空氣潔凈。
1.3.5 器械護士護理:(1)要求熟悉器械護士熟悉手術步驟及過程,將備好的器械分別放置在兩個無菌臺上用無菌單遮蓋;(2)安裝髖臼假體時,協助醫生置于患者合理體位。(3)確認手術器械、儀器及設備運作正常;(4)術后清點紗布、器械、縫針,以免遺留體內。
1.3.6 術后護理:(1)抬高下肢,預防脫臼;(2)患者從手術床搬運到病床的時候,注意肢體擺放,保持髖關節旋轉中立位。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手術一般資料、術后康復情況、術后臥床時間及獨立行走時間。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手術一般資料
研究組手術時間為(105.2±10.1)min、手術出血量為(196.5±23.4)mL、手術消毒時間為(1.63±0.54)min、手術鋪巾時間為(1.25±0.34)min和術后清點器械時間為(3.29±0.47)min,均顯著少于對照組的(113.2±12.4)min、(219.5±31.5)mL、(1.97±0.63)min、(1.67±0.51)min和(4.05±0.58)min,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術后臥床時間及獨立行走時間
觀察組術后臥床時間為(12.6±2.5)天,獨立行走時間為(49.6±5.7)天,均顯著短于對照組的(15.6±2.8)天及(59.6±6.5)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老年人群骨質疏松,在受到外力、撞擊的情況下,極易發生股骨頭、股骨頸骨折。1938年國外學者Willess首次將髖關節置換術用于臨床,隨著近幾年髖關節置換術手術器械、手術方法的改進,也對手術室護理工作提出較高的要求。手術室護士在護理中首先要做好術前的訪視,了解患者對手術的看法及情緒波動[2]。其次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熟悉手術中特殊器械的使用方法,最大程度配合手術醫生,保證及時準確的傳遞器械。此外由于老年人基礎疾病多,抵抗力差,而髖關節置換術對手術室環境要求高,這就需要手術室護士加強無菌觀念,嚴格遵守無菌規程,減少手術間人數,保證空氣潔凈度[3-4]。本次研究發現,研究組手術一般資料、術后康復情況、術后臥床時間及獨立行走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因此,本文認為手術室護士要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術前通過有效的交流,掌握手術室配合步驟,熟悉器械的使用,從而保證手術順利進行,促進患者康復。
[1]劉 霞.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手術護理配合[J].現代護理,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82):80.
[2]李少娟,王貴清.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術中配合和護理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1,9(14):152-153.
[3]李錦英,李麗娟,危友華.老年患者髖關節置換手術的麻醉護理配合體會[J].當代醫學,2012,18(16):116-117.
[4]任冬云.老年患者髖關節置換手術的麻醉護理配合體會[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2):241-242.
本文編輯:張 鈺
R472.3
B
ISSN.2096-2479.2017.32.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