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碧,王明明,董應蘭
(廣西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柳州市工人醫院)重癥醫學科,廣西 柳州 545005)
采用兩種牽引方法對ICU骨折病人預防壓瘡效果研究
廖 碧,王明明,董應蘭
(廣西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柳州市工人醫院)重癥醫學科,廣西 柳州 545005)
目的探討本科研制的自行組裝可調式牽引架對ICU嚴重創傷骨折患者預防壓瘡療效應用研究。方法選取96例經臨床和X線檢查確診骨折需轉入ICU嚴重創傷并下肢骨折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46例和對照組50例。研究組采用自行組裝可調式牽引架配合常規護理,對照組采用單純常規護理。觀察及記錄2組患者的壓瘡發生率及嚴重程度,并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對照組中發生一級壓瘡5例,二級壓瘡1例,三級壓瘡1例,發生率14.0%,研究組發生二級壓瘡1例,發生率2.17%,P<0.05,研究組疼痛級別和壓瘡發生率降低,2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該自行組裝可調式牽引架既可保證與布朗式架相同的牽引效果,能減少布朗式架牽引所致的不足,同時可有效預防壓瘡發生率,促進患者的康復。
自行組裝牽引床;下肢骨折;壓瘡;預防護理
壓瘡又稱壓力性潰瘍(pressure ulcers,PU),為臨床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其患病率一直高居不下,國內12所醫院進行的聯合調研發現壓瘡的患病率為1.58%[1],壓瘡一旦發生,不僅影響患者的康復,同時也會增加醫療護理成本[2]。由于骨折患者術后大多數需要保持長時間的臥床休息,因此對臥床的骨折患者采用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為了骨折牽引病人壓瘡發生率,選擇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經臨床和X線檢查確診為不穩定骨折需轉入ICU治療的嚴重多發傷96例骨折患者進行臨床研究[3],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5年12月經臨床和X線檢查確診不穩定骨折需轉入ICU治療的96例患者,采用密封信件把符合實驗標準隨機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采用X線檢查比較2組牽引治療前后骨折復位效果。方法是分別用50張卡片寫上研究組和對照組,裝入100個信封,在接診符合入選標準并愿意參與試驗患者時打開信封進行分組,最終分組情況研究組有46例患者,對照組有50例患者。其中,研究組男29例,女17例,年齡4~90歲,平均年齡57.3歲,嚴重創傷股骨骨折18例,脛腓骨骨折11例,骨盆骨折+脛腓骨骨折6例,骨盆骨折+股骨骨折7例,其他下肢骨折4例,其中伴有胸、腹部外傷25例,伴有脊髓損傷9例,伴有顱腦損傷6例,其他聯合傷6例,完全性骨折8例,不完全性骨折38例;對照組男40例,女10例,年齡7~88歲,平均年齡56.8歲,嚴重創傷股骨骨折16例,脛腓骨骨折10例,骨盆骨折+脛腓骨骨折8例,骨盆骨折+股骨骨折10例,其他下肢骨折6例,其中伴有胸、腹部外傷28例,伴有脊髓損傷8例,伴有顱腦損傷9例,其他聯合傷5例,完全性骨折9例,不完全性骨折41例;研究組予本科研制的自行組裝的可調式牽引架進行牽引,全部簽署知情同意書,家屬和/或患者都表示理解,對照組予布朗式架進行牽引。本次研究中,排除體質量≥100 kg,穩定性骨折,可手法復位或復位后骨折穩定的患者。2組性別、年齡、體質量、病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方案符合科學性和倫理原則,對2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
1.2 方法
牽引方法。(1)研究組:應用自行組裝可調式牽引架進行牽引,自行組裝可調式牽引架需要的材料包括2根支撐桿和1根橫梁(支撐桿和橫梁都是約1.2 m長、直徑3 cm的不銹鋼管)、6個鎖緊螺釘、4個移動滑輪。組裝方法:進行下肢牽引時,先將監護床尾板取下,將2根支撐桿分別套嵌在床尾兩邊向上的鑄鐵支柱上,用配在支撐桿上的鎖緊螺釘鎖緊;然后把帶有移動滑輪機構的橫梁橫放在支撐架之間,通過支撐套桿進行固定,橫梁的高度可根據牽引要求調節、鎖緊,橫梁上的移動滑輪機構的位置可根據牽引角度進行調節。安裝完畢,將牽引繩穿過橫梁上的滑輪,連接重物進行牽引,重物的重量根據實際情況調節。(2)對照組:采用常規布朗式架進行牽引。將布朗式架放置監護床上,根據患者的體重、骨折部位等選擇牽引重量,再根據牽引要求調整布朗式架角度,安置牽引裝置后進行牽引。
1.3 療效判定標準
采用X線檢查比較2組牽引治療前后骨折復位效果。觀察患者疼痛程度、壓瘡發生率。(1)疼痛程度觀察:采用6種面部表情疼痛評估工具從微笑至悲傷和哭泣來表達。分值0~5分[4]。評估于患者進行牽引當日,方法為牽引前、牽引后1、4 h各進行1次評估,之后每班評估1次。(2)壓瘡發生率:壓瘡發生率公式=特定時期壓瘡新發病例數/特定人群病例數×100%[5]。壓瘡分期根據2013年韓斌如,王欣然主編的《壓瘡護理》進行分期,分為6期。觀察方法:每天護士對患者進行壓瘡(Braden)評分,每次進行翻身時觀察患者皮膚受壓情況,如患者皮膚出現壓瘡立即填寫壓瘡報告表上報以及分析原因。
1.4 觀察指標
觀察和記錄2組患者的壓瘡發生情況,并進行對比分析。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患者壓瘡情況比較研究組和對照組2組患者對壓瘡發生及壓瘡發生期率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患者更單時間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表1 1組患者壓瘡情況比較

表2 2組患者壓瘡不同期情況比較
壓瘡是多種因素造成的,目前的護理工作重點是基礎護理管理[6]。骨折手術患者需要保持較長時間的臥床狀態,對照組中患者的大腿根部和后端、足跟與布朗式金屬架緊密接觸、摩擦,再而患者因不舒適度,對治療、護理依從性差,結果對照組中發生一級壓瘡5、二級壓瘡1例,三級壓瘡1例,發生率14.0%,研究組發生二級壓瘡1例,發生率2.1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士每天對2組患者都分別進行壓瘡評分,并每次進行翻身時觀察受壓皮膚情況[7],如出現壓瘡立即填寫壓瘡報表上報并分析原因。結果證明該研究,采用自行組裝可調式牽引床能具有獨特優勢,需要牽引時,把監護床兩端床板取下,將牽引架固定安裝在兩端床檔鐵柱位置,與監護床整體銜接,由螺絲扭緊固定,軟枕墊高肢體,能有效保證肢體力線在一條直線上,無肢體成角畸形及肢體反常運,成為骨科牽引架;不需要牽引時,取下牽引架,安上床板,恢復監護床原樣為普通ICU監護床,具有較大靈活性和實用性。可調試牽引架采用軟枕墊高患肢,取代布朗式鐵架抬高肢體,改善患者的舒適度,不易產生壓瘡[8]。本項研究的可調式牽引架與布朗式牽引架對比能明顯減輕患者的壓瘡發生率,舒適的牽引體位有效緩解骨折引起的疼痛[9],增加患者的舒適度,減輕患者的痛苦,減少醫療費用。
[1] 蔣琪霞,劉 云,管曉萍,等.住院患者壓瘡現患率的多中心研究[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3,26(12):1298-1303.
[2] Moore Z,Cowman S,Posnett J.An economic analysis of reposi-tioning for zhe prevention of pressure ulcers[J].J Clin Nurs,2013,22(15/16): 2354-2360.
[3] 董應蘭,王明明,劉小春,等.自行組裝可調式牽引架在ICU嚴重創傷并下肢骨折患者中是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 32(32)2514-2517.
[4] 金莉英,張川英.體位干預對高齡股骨頸骨折骨牽引患者舒適度及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9):18-19.
[5] 江 露,楊基華.自制下肢骨牽引保護支架在骨科下肢骨牽引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36):4544-4546.
[6] 梁 萍.骨科癱瘓患者并發壓瘡的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12.7(6):223-224.
[7] 吳在德.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720-812.
[8] 戚 麗,陳莉霞,陳其爽子.長期臥位床墊的設計與應用[J].護理研究,2010,24(8A):2057.
[9] 李 莉.老年患者褥瘡的防治新進展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5):45-46.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3.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