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曉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心手術室,江蘇 南京 210029)
血管重建搭橋治療煙霧病的手術配合與體會
錢 曉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心手術室,江蘇 南京 210029)
血管重建搭橋;煙霧病;手術配合;體會
煙霧病又稱為腦底異常血管網病,是以雙側頸內動脈末端進行性狹窄或閉塞,顱底異常血管網生成為特征的一組血管病。內科以血管擴張藥以及抗生素等進行對癥治療,療效不確定[1]。煙霧病診斷及治療指南推薦行腦血管重建(搭橋)手術治療煙霧病[2]。我院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共完成20例手術,手術效果良好無術后并發癥。現將手術配合和體會報告如下。
共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均有腦缺血、腦梗死表現,經頭顱CT、頭顱核磁共振(MR)+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檢查,并經數字顯影腦血管造影(DSA)確認為煙霧病。
全麻后取平臥位,頭偏向健側,沿顳淺動脈的走形翼點入路切切開頭皮,分離頭皮瓣,游離顳淺動脈分離顳淺動脈的主干及額部分支,選擇受血角回動脈,用血管縫線將顳淺動脈與角回動脈端側吻合,吻合后開放阻斷夾,確認無漏血,止血后回置骨瓣,逐層縫合組織,加壓包扎。
3.1 術前準備
3.1.1 術前訪視
護士術前1天到病房術前訪視,了解患者心理狀態,針對性做好心理護理,并告知術前注意事項,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3.1.2 環境準備
選擇寬敞的百級潔凈手術間,做好晨間清潔工作,調節室溫22℃~25℃,濕度40%~60%。將腦科顯微鏡、高頻電刀、腦科動力系統、托手架專科設備分別擺放在手術床頭側和患者健側。
3.1.3 手術器械及藥品準備
常規開顱器械包(銑刀、磨鉆、動脈瘤鉗及夾、血管吻合器械等)亞甲藍、肝素、罌粟堿等。
3.2 術中配合
3.2.1 巡回護士配合要點
(1)術中病情觀察:密切監測血壓變化,手術中由于麻醉等因素的影響,易出現低血壓,應遵醫囑補充輸注晶體和膠體以保證充足的血容量。在完成血管吻合、解除阻斷血管阻斷后由于外部血流注入大腦半球使原有的血流動力學發生變化,從而引發腦高灌注綜合征。(2)安全用藥:詢問有無藥物過敏史,嚴格遵守查對制度,與器械護士共同核對藥物名稱、劑量和濃度,規范配置手術用藥,并做好標識。(3)正確評估預防手術并發癥:靜脈輸液選擇于健側上肢;應用血管活性藥時生理鹽水稀釋緩慢滴注。于足跟10cm處墊硅膠墊懸空足跟,促進血液回流預防深靜脈血栓的形成[3]。
3.2.2 器械護士配合要點
(1)正確清點手術用物:手術創面小,術中仔細清點嚴防遺漏,嚴格管理器械、棉片數量。檢查器械完整性性及棉片的數量[4]。10-0血管縫線,針細小,一旦脫離視野很難找到,因此用后的縫針器械護士妥善保管,醫生用完縫針后,撕開輸液貼,把縫針粘貼上去[5]。所有棉片保持完整,特別是修剪后的小棉片,用后及時收回,放在固定位置,嚴防丟失。(2)專科器械的使用:銑刀、磨鉆、顱鉆、顯微器械等手術器械熟練掌握操作要領,精密器械輕拿輕放,隨時用鹽水紗布擦拭,術后做好清洗保養與維護。(3)加溫沖洗液:沖洗液進行持續加溫,溫度控制在38℃,神經外科手術的患者的體溫維持恒定,防止術中以及術后出現寒戰等不良反應[6]。
平均手術時間2.5 h,出血約200 mL,未發生相關并發癥。平均住院天數12.3天。隨訪病人血管造影顯示供血血管充盈良好,腦血供改善。
(1)充分術前準備和熟練手術配合是顱內血管重建手術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手術護士提前備齊手術器械和各種藥物,提高配合熟練程度,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腦組織暴露時間。術中準確、迅速傳遞器械。配合顯微鏡下操作時注意力集中,傳遞器械到位確保術者眼睛不要離開顯微鏡就能取到合適的器械,保證術者連續的手術操作。
(2)密切關注手術進展,觀察血壓變化:煙霧病的病理變化是腦血流受損,誘導前給予乳酸鈉林格液500~1000 mL擴容[7]。術中應連續監測患者動脈血壓,曾有報道該病麻醉誘導后死亡的病例[8],為減少意外情況的發生,術前應備好各種搶救措施,確保手術安全進行。血管重建,使血液重新分流,出現血管收縮造成供血不足或過度灌注。麻醉恢復時應動態監測意識、瞳孔及生命體征。
(3)重視手術規范管理,加強手術人員之間的溝通。根據手術進展熟練配合手術,及時清點細小手術縫針,并備足各種型號的縫線,避免開放后吻合口漏血,減少手術出血。降低手術并發癥,確保手術安全。
[1] 段 煉,孫偉建,王莢昱.國人煙霧病臨床特征探討[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05,10(4):269-271.
[2] Research Committee on the Pathology and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Occlusion of the Circle of Willis:Health Labour Sciences Research Grant for Research on Measure for Infractable diseases.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oyamoya disease(Spontaneous Occlusion of the Circle of Willis)[J].Neurol Med Chir(Tokyo),2012,52(5):245-266.
[3] 林素琴,林劍芳,洪飛.婦科盆腔手術圍手術期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136-137.
[4] 於春燕.顯微鏡下三叉神經微血管減壓術的手術配合及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雜志,2014,26(33):31-33.
[5] 許燕青.一次性輸液貼在顯微外科手術中的妙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27):689-690.
[6] 王明娟,徐 舒.神經外科手術側俯臥位的下肢處理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63(1):881-882.
[7] Gosalakkal JA.Moyamoya disease:a review[J].Neurol India,2002,50(4):6-10.
[8] 張馬忠,黃詠磊,王姍娟,等.煙霧病的麻醉處理[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4,24(10):781-782.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28.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