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雅蘭
(湖南省孝感市中心醫院,湖南 孝感 432000)
無痛護理技術手術室護理的研究
余雅蘭
(湖南省孝感市中心醫院,湖南 孝感 432000)
目的 研究無痛護理技術手術室護理的質量研究過程。方法 選取入院治療符合手術期護理的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手術室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疼痛護理干預。對比兩組相關數據指標。結果 對照組經過穿刺時間、出蘇醒室時間,疼痛評分標準,MAP,心率水平均高于觀察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二次穿刺率為0.8%,術中追加麻醉藥物率為2%,麻醉蘇醒后的不佳質量為10%,術后追加鎮痛劑比率為8%,不良事項合計率為21%,均低于對照組的0.6%、1%、8%、6%、18%,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手術室護理中應用無痛護理技術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應激水平,可以有效控制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水平,保證手術安全,降低并發生的發生和發展,對于提早控制康復護理恢復效果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手術室;無痛護理;研究
手術是有效的技術診斷標準,采用微創手術受到認可,逐步得到有效的普及。手術是一種高風險的臨床治療方式,具有較高的創傷性作用,風險性較大。因手術不良事件頻繁發生,會造成住院時間增加、致殘、死亡等問題。手術室是醫院的高危險科室,手術期間的護理質量要求較高,與手術的安全和成功有一定關系,可以有效地促進手術成功效果的提升。
1.1 一般資料
選取入院治療符合手術期護理的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年齡>18歲,均屬于擇期手術患者,麻醉等級分別為Ⅰ、Ⅱ級,臨床資料較為完整,無手術禁忌問題。未合并其他相關神經異常發病問題;整體認知、精神狀態正常,無特殊人格問題。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齡18~82歲,平均年齡55歲;普外科手術35例,婦科手術28例,肝膽外科手術25例,其他手術12例。根據患者實際入院時間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麻醉方式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圍術期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疼痛護理方法,具體如下。
1.2.1 疼痛的心理護理過程
提高患者的耐疼痛護理是最直接有效的陣痛護理方法,對畫著的恐懼、抑郁水平、抗拒等負面情緒進行降低,對疼痛可能引發的各類生理變化進行處理,逐步提升神經感覺的輕度,讓患者對疼痛更加的敏感。護士應該有效的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明確性格特征,心理護理水平等。需要具有良好的耐心標準,避免患者因為不懂而產生畏懼的狀態,需要詳細的了解手術的目標、方法、收益、解釋說明麻醉藥物的基礎特性、機制、感受度等,逐步減少患者的各類憂慮,必要時現身說法,逐步減輕患者的擔憂情緒問題。護理過程中需要以有效的態度親切、和藹、積極主動狀態,關心患者、打消患者的顧慮,以有效嫻熟的操作,提高醫患之間的有效配合,體會護理的專業性,增強患者的自信心[1-2]。
1.2.2 無痛輸液穿刺的護理方法
以正確嫻熟的方法,以快、準、穩、輕、著力范圍,保證一針見血、規范實際操作,合理的控制無痛護理的效果,準確的消除止血帶的各種束縛問題。選擇合理的外敷藥物方式,在穿刺過后,緩解疼痛效果。在輸液過程中,需要多觀察,多分析,耐心,細致的調整,逐步減輕患者輸液的疼痛感,提高護理的有效作用。
1.2.3 無痛導尿的護理
無痛導尿是指緩解患者導尿的不適感水平,預防尿潴留發生。導尿過程中,尿管往往會對尿道的粘膜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使患者在蘇醒的時候產生情緒騷動問題,需要在術前合理的解釋導尿的步驟,有效的獲取合理感受,避免患者因為導尿產生刺激作用,刺激患者情緒的緊張。
1.2.4 鎮痛泵的有效管理
護士需要掌握鎮痛的實際方法,明確麻醉的基礎知識,明確藥物止痛的基本原則。在麻醉鎮痛期間做好有效的數據監護管理,及時發展麻醉的不良反應問題,及時有效的評價分析,確定鎮痛效果,使麻醉充分的滿足鎮痛的基本需求等。
1.3 疼痛檢測水平的評估分析
疼痛水平重包含疼痛的部位、強度、強弱變化、性質、惡化水平、改善條件標準、疼痛影響因素等。根據護士實際熟練掌握的VAS視覺模擬評分標準進行方法的分析,準確的判斷實際評估疼痛的水平,并對相關評估數據進行記錄。
1.4 觀察指標
需要在手術前、中、后三個階段,觀察患者疼痛的評分,MAP標準水平、心率變化。觀察患者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包括穿刺失敗、麻醉組織不全、麻醉過淺。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按照穿刺蘇醒程度,準確判斷疼痛評分、MAP、心率水平結果顯示,整體水平明顯高于相同標準,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二次穿刺率為0.8%,術中追加麻醉藥物率為2%,麻醉蘇醒后的不佳質量為10%,術后追加鎮痛劑比率為8%,不良事項合計率為21%,均低于對照組的0.6%、1%、8%、6%、18%,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無痛護理技術可以有效的改善圍術期患者的手術疼痛感效果,其中包含對麻醉穿刺引發的疼痛、切口、病變等問題,對局部軟組織、麻醉藥物末梢的神經刺痛、體位壓迫導致的肌肉緊張,都與護理效果有直接關系[3]。
綜上所述,無痛護理技術應用在手術護理中,需要明確實際手術的護理要求,對相關無痛護理的研究方式和方法進行判斷,不斷提升護理可靠性和穩定性,確保護理研究質量水平的快速提升。
[1] 武玲玉,陳美好,陽麗萍.應用無痛護理技術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的研究[J].當代醫學,2013,19(17):129-130.
[2] 周 波,楊 芳.無痛護理技術對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4,10(2):413-415.
[3] 李 純,劉 芳.注重無痛護理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J].當代醫學,2013,19(2):117-120.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3.1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