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獻銀,李 紅,林 勇
海奧口腔修復膜應用于骨量不足行牙種植引導骨再生效果探討
趙獻銀,李 紅,林 勇
目的 探討海奧口腔修復膜應用于骨量不足行牙種植引導骨再生的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1例骨量不足行牙種植引導骨再生術患者應用海奧口腔修復膜,行牙種植引導骨再生術進行治療,觀察修復成功率、骨厚度、植骨厚度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等療效。結果 91例患者術后成功77例,基本成功 12例,失敗 2例,修復成功率 97.80%,術后骨厚度(2.661 5±0.461 1)mm高于術前(1.271 0±0.211 3)mm,(P<0.05);平均植骨厚度為(2.416 6±0.473 4)mm,術后1例出現急性腫脹,不良反應發生率1.10%。結論海奧口腔修復膜應用于骨量不足行牙種植引導骨再生,效果顯著,有效增加骨厚度及植骨厚度,提高修復成功率,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牙種植;骨密度;骨再生;口腔修復膜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Haiao prosthodontics membrane to induce bone regeneration in patients with bone mass insufficiency of dental implantation. Methods 91 cases of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ives.All the patients with osteogenesis induced by tooth implantation due to bone shortage had been given Haiao dental reparing membrane operation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une 2014 and July 2015.The curative effects were observed,such as successful rate of repairing,bone thickness,bone craft thickness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occurrence rate. Results In all operations,77 cases succeed,12 cases almost succeed,2 cases failed.The successful rate of repairing was 97.80%.After operation bone thickness was(2.661 5±0.461 1)mm,which was higher than preoperative thickness(1.271 0±0.211 3)mm,(P<0.05);The average bone graft thickness was(2.416 6±0.473 4)mm.After operation,1 case had acute neuronal swelling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occurrence rate was 1.10%.Conclusion Haiao dental repairing membrane applying to osteogenesis to induce tooth implantation due to bone shortage have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s.It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thickness and bone graft thickness,increase the successful rate of repairing with high security.Thus,it deserves to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field.
Key words:dental implant;bone density;bone regeneration;prosthodontics membrane
牙齒缺失是口腔科的一種常見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咀嚼功能、發音、美觀等,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種植修復已成為目前臨床上修復牙齒缺失的最佳方法。但是,牙齒缺失后,牙槽骨多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導致骨量不足,程度較輕時易引起種植失敗,嚴重時無法行種植修復。引導骨再生是對骨量不足患者常用的一種手術方法,其中可通過生物膜形成屏障,以保證骨修復的成功進行[1-2]。本研究采用海奧口腔修復膜,應用于我院91例牙齒缺失骨量不足的牙種植患者,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1例骨量不足行牙種植引導的患者進行研究,經臨床檢查、X線、CT等檢查確診,符合牙齒缺失的診斷標準[3]。納入標準:臨床檢查確診,口腔內無感染性病灶存在。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不能耐受手術患者,精神疾病患者,糖尿病及牙周病經治療無改善的患者,夜磨牙患者,中途退出者,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抽煙者,伴有鄰面牙槽骨吸收者。本組中男 53例,女 38例;年齡 29~51(39.88±3.56)歲;缺牙部位:前牙56例,前磨牙27例,磨牙8例;唇側骨質不足73例,腭側骨質不足18例;口腔內斑菌控制指數(12.05±1.02)%;平均骨厚度(1.2710±0.2113)mm。
1.2 術中器械 種植體:韓國DIO系統,規格型號:3.8 mm×10 mm,3.8 mm×12 mm,4.1 mm×10 mm,4.1 mm×12 mm,4.5 mm×10 mm,4.5 mm×12 mm;骨粉:韓國BoneMedik-DM骨粉;生物膜:海奧口腔修復膜;卡尺:德國USTOMED公司10分度游標卡尺。
1.3 方法 手術前給予潔牙、齦下刮治等牙周基礎治療,待口腔內無感染后方可進行手術。術前CT、X線等檢查,以明確牙槽骨床、軟組織、骨質情況。患者取仰臥位,0.12%氯已定含漱1 min,常規消毒,并采用復方鹽酸阿替卡因注射液(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66184)進行局部浸潤麻醉,回抽無血進行注射,5 min后檢查麻醉效果。麻醉時對于牙齦邊緣以及牙間乳頭處不可過度麻醉,以避免導致齦緣出現局部缺血。
依據術前影像學檢查結果,根據骨質的情況選擇長度合適的系列鉆進行鉆孔,首先使用圓鉆定位,裂鉆、導航鉆擴大后,置入種植體,填充適量骨粉,應用海奧口腔修復膜置于植骨區域,適當加壓,邊緣處覆蓋2.0~3.0 mm,間斷縫合關閉創口。術后給予抗生素口服7 d,10~14 d后拆線,術后6個月復診檢查,牙周健康,種植體穩定,X線檢查顯示種植體與骨結合良好時進行二期手術,同時采用10分度游標卡尺測量患者的成骨厚度及植骨厚度(成骨厚度:術后牙槽骨總厚度,植骨厚度:成骨厚度-術前牙槽骨厚度)。二期手術后隨訪1 a,記錄修復成功率。
1.4 觀察指標 ①修復成功率:依據國家衛生部制定的治療修復效果標準,對患者的修復成功率進行評價[4]。成功:患者經種植體修復后,穩定性良好,缺損部位出現新生骨,與自體骨結合良好,牙齦健康,骨密度均勻;基本成功:患者經種植體修復后,有輕度松動,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種植體與牙槽骨周圍水平吸收<2.5 mm;失敗:患者經種植體修復后,牙齦出現溢膿,種植體松動明顯。修復成功率=(成功+基本成功)/總例數×100%。②骨厚度及植骨厚度:于患者手術6個月后,采用10分度游標卡尺,測量并記錄患者的骨厚度及植骨厚度。③不良反應發生率:觀察并記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
1.5 統計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構成比(%)表示,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采用 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91例患者行牙種植引導骨再生術后,修復成功77例,基本成功 12例,失敗 2例,修復成功率97.80%(89/91);91例患者術后平均骨厚度為(2.661 5±0.461 1)mm,高于術前的(1.271 0±0.211 3)mm,(t=26.152,P=0.000 0),平均植骨厚度為(2.416 6±0.473 4)mm,91例患者中術后出現牙周急性腫脹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1.10%(1/91)。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齲齒、外傷、牙周病等牙齒疾病的發生率逐年增高,若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發展至終末期多需將患牙拔除,導致牙齒缺失[5]。目前,種植修復是治療牙齒缺失的首選方法。種植修復主要由種植體與牙冠組成,通過將種植體植入牙槽骨內作為牙根,起到固定的作用,同時恢復口腔咀嚼受力。戴上牙冠后恢復牙體形態,患者可正常進食,外形逼真、美觀、舒適度高、穩定性較強,不會像活動義齒易脫落。并且,種植在牙槽骨后可對其造成刺激,避免牙槽骨的進一步萎縮,不損傷鄰牙,深受醫患的一致好評。但是,牙齒缺失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牙槽骨吸收,吸收嚴重者導致骨量不足的發生,患者不得不尋求其他修復方式,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6]。
引導骨再生術是臨床上最先用于治療牙周病的一種手術方式,隨著生物組織學的不斷發展,生物膜的出現使得引導骨再生術亦可用于牙齒缺失后牙槽骨骨量不足,通過將生物膜覆蓋于牙槽骨缺損的部位,使牙周膜細胞能夠優先進入根面,從而于根面上形成新的牙骨質,加快缺損部位的修復再生[7]。生物膜的種類較多,其中,海奧口腔修復膜是臨床上較為常用的一種雙層膠原膜,可吸收,降解時間長,且降解的代謝產物無細胞毒性,避免感染的發生。有研究指出,膜引導骨再生技術是利用膜的機械屏障原理,阻擋軟組織長入種植體周骨缺損,使成骨細胞在膜下空間中優勢生長,形成新骨充填骨缺損,進行牙種植術治療同時行骨引導再生治療,可有效阻止軟組織中成纖細胞和上皮細胞長入骨缺損區,有效防止這些細胞與患者有骨生存能力細胞發生競爭抑制,最終保護骨塊穩定,達到修復骨缺損目的[8]。
種植牙的理論基礎為骨結合,骨結合是指通過將種植體直接與骨組織接觸,其間不存在非骨性組織,結合后能夠承擔骨組織的負荷,而在此過程中,牙槽骨的厚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本研究顯示,91例患者術后修復成功率 97.80%,平均骨厚度,(2.661 5±0.461 1)mm高于術前的(1.271 0±0.211 3)mm,平均植骨厚度為(2.416 6±0.473 4)mm,與劉茂富報道的修復成功率相當[9],牙槽骨后度的增加,種植體植入后穩固性更強,不易發生脫落及松動,減少感染等不良反應發生率,本研究中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0%,低于溫靈等研究中的不良反應發生率8.9%[10],證實應用海奧口腔修復膜能夠更為有效地促進自體骨與植骨的生長修復,均顯著提高了患者前牙、前磨牙及磨牙部位的牙槽骨厚度,增加了種植體的固位力,從而提高治療效果,且安全性較高,可能與其血液血漿的良好通過率、較佳的血凝塊穩定功能,穩定的固位力及細胞隔離功能有著重要的關系。
綜上所述,采用海奧口腔修復膜應用于骨量不足行牙種植引導骨再生術患者的效果確切,有效地增加骨厚度及植骨厚度,提高修復成功率,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石艷,嚴寧,何維興,等.兩種膠原膜在牙種植中引導骨再生的對照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雜志,2016,25(3):55-58.
[2] 孫海濤,孫玉華.牙種植中使用不同口腔修復膜材料引導骨再生的有效性對照評價[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6,21(1):34-36.
[3] 全國牙病防治指導組.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方法[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3-37.
[4] 宿玉成.現代口腔種植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23-224.
[5] 肖健平,譚葆春,吳文蕾.南京地區中老年牙周炎患者牙齒缺失情況調查[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3,29(4):542-546.
[6] 王剛.人工骨修復牙槽骨缺損的研究進展[J].西南國防醫藥,2014,24(4):455-456.
[7] 賈黎,崔軍.引導骨再生的生物膜技術在種植義齒中的應用研究[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4,9(3):298-301.
[8] 蔣柳宏,董瀅,景向東,等.引導骨再生技術在上前牙種植修復中 的 效 果 [J].中 國 組 織 工 程 研 究,2015,19(7):1138-1142.
[9] 劉茂富.海奧口腔修復膜引導骨再生對牙種植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7,22(1):19-21.
[10]溫靈,區韻嬋,翟煒東,等.海奧口腔修復膜與鈦膜對牙種植引導骨再生患者骨厚度及修復成功率的影響[J].臨床醫學,2016,36(2):102-103.
Application of Haiao Prosthodontics Membrane to Induce Bone Regeneration on Bone Mass Insufficiency of Dental Implantation
ZHAO Xian-yin,LI Hong,LIN Yong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Puyang Oilfield General Hospital,Puyang 457001,China)
R782.12
B
1672-688X(2017)03-0207-03
10.15926/j.cnki.issn1672-688x.2017.03.014
2017-06-12
濮陽市油田總醫院口腔科,河南濮陽457001
趙獻銀(1968—),男,河南長垣人,主任醫師,從事口腔種植工作。